光威复材的喜与忧,中国碳纤维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3月30日碳纤维第一股光威复材(300699.SZ)披露2019年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5.7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56%,ROE提升3.52个百分点至17.4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17.91%至7.53亿元,业绩符合预期。但是产销数据方面碳纤维和预浸料产销量同比下降,依旧处于去库存阶段,低端产品竞争加剧,光威复材喜与忧泾渭分明。

光威复材的喜与忧,中国碳纤维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光威复材的喜:主业优势明显,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19年光威复材实现营业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25.77%,创2017年上市以来新高。收入构成方面公司碳纤维及织物、碳梁和预浸料三大业务收入分别为7.98亿元、6.73亿元和1.77亿元,同比增长32.33%、29.24%和-3.38%,收入占比46.52%、39.26%和10.32%,碳纤维及织物和碳梁收入占比合计达到85.78%,较2018年提升3.36个百分点,主业优势明显。公司制品及其他、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0.51亿元和0.16亿元,收入占比合计3.90%,同比降低0.25个百分点。

2019年光威复材实现归母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38.56%,高于业绩快报中37.88%增速,略超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增长62.84%。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17-2019年光威复材ROE与净利率均持续提升,主要是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明显,由21.7%下降至18.7%,主要是虽然公司研发费用由1.32亿元增长至1.9亿元,但营业收入增长更快导致研发费用率下降。光威复材销售费用率由1.5%小幅上升至1.9%,2017年上市后资本结构优化,财务费用率由2.2%下降至0.4%,总体来看ROE和净利率提升得益于期间费用率的下降:

光威复材的喜与忧,中国碳纤维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资料来源:Choice,阿尔法经济研究

光威复材的忧:重要产品毛利率下降,国外依赖性提升

2016-2019年光威复材毛利率由60.97%下降至48.01%,其中收入占比近五成的碳纤维及织物毛利率由77.3%小幅提升至79.3%,但收入占比近40%的碳梁毛利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39.2%下降至21.8%,此外碳纤维预浸料毛利率由23.2%持续下滑至14.2%,重要产品毛利率下滑拖累综合毛利率。光威复材2019年的收入主要来自T300级低端产品,干湿法T700级贡献的收入较低,其他产品收入预计更少,公司毛利率下降或与行业竞争加剧有关:

光威复材的喜与忧,中国碳纤维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资料来源:Choice,阿尔法经济研究

产销量方面,2019年碳纤维产销量分别为73.56吨和63.83吨,同比下降15.22%和10.28%,库存下降35.91%至8.76吨;碳纤维预浸料产销量分别为692.10万平方米和641.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20%和10.33%,库存下降1.93%至36.23万平方米,主要是对T700级碳纤维和预浸料去库存处理。

碳纤维织物产销量达到54.88吨和48.55吨,分别同比增长32.17%和37.52%,系军方客户订单增加公司及时交付军品碳纤维织物所致,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与客户A及双方军事代表签订了金额达9.27亿元的订货合同,提前绑定了一半的收入。用于风电行业的碳梁产销量达到697.88万米和649.27万米,分别增长39.50%和31.67%,主要是客户订单增加,公司产销量同比增加所致。

分地区来看,光威复材国内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22.24%,收入占比59.12%;国外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29.46%,收入占比39.92%。2016-2019年光威复材国外收入占比从2.15%提升至39.92%,国外市场依赖性提升。

中国碳纤维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碳纤维是一种主要由90%以上碳元素组成的高性能新型纤维材料,具有耐高温、耐摩擦、耐腐蚀、比重小、重量轻等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用途也特别广泛。2018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达到9.26万吨,其中风电叶片、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和汽车领域的需求占比达到23.8%、22.7%、15.4%和11.7%。

中国在碳纤维领域的起步可追溯到1962年,基本与日本碳纤维研发同步进行,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碳纤维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日本,到2005年国内碳纤维企业仅有10家,产能仅占到全世界的1%左右,在高模、高强等高性能碳纤维领域长期空白。

碳纤维的价值按行业来看,航空航天价值占比高达49.14%,体育休闲、风电叶片、汽车和混配模成型的价值占比分别为11.82%、7.52%和5.30%。从需求结构来看,国内体育器材占了半壁江山,其次是风电叶片和混配模成型;国外碳纤维应用三大领域分别为风电叶片、航空航天和体育休闲,占比分别为23.8%、22.7%和15.4%,国内碳纤维主要用在体育休闲和风电叶片等价值较低的领域,光威复材T700等碳纤维的去库存及毛利率下滑也反映出在低端碳纤维行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中国碳纤维需求量从2012年的0.8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2.45万吨,但从供给端来看中国碳纤维有效产能仅从2012年的680吨增长至2018年的9620吨,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碳纤维长期依赖进口。2013-2018年光威复材相继突破T800级、M40J等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术,中复神鹰T1000级碳纤维生产线2018年在江苏连云港下线投产,在高端碳纤维领域中国实现了突破,但受限于产能,短期实现国产替代不现实:

光威复材的喜与忧,中国碳纤维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阿尔法经济研究

中国在民用航空领域与欧美巨大,C919大飞机还处于试飞阶段,可能考虑到民用飞机的安全性等因素,光威复材的碳纤维尚未在民用飞机上规模化应用。但随着光威复材和中复神鹰等在高端碳纤维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生产向规模化和稳定化发展,未来在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原创声明:本文系阿尔法经济研究原创,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公众号或网站未经授权转载。

免责声明:阿尔法经济研究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碳纤维   神鹰   中国   阿尔法   年光   产销量   毛利率   织物   叶片   航空航天   经济研究   机遇   库存   收入   领域   行业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