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图文: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却说:我们要宽容。
声明:风起堂原创文章,严禁抄袭搬运,侵权必究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01马斯克、马云和任正非,成了话题中心‍‍

网易丁磊在日前举行的网易大会上说,“科技公司除了‘上天’,也要能‘下地’,从乘风而起,转向真正脚踏实地。”

而近来提到高科技,马斯克、马云和任正非却成了话题的中心人物

被国内科技界对标的马斯克,特斯拉的创始人,但却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

为了完成百万地球人上火星刚刚试航了飞往火星的星际飞船,一边要让特斯拉在地下畅通无阻,在拉斯维加斯的地下挖隧道,这位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马斯克,正在赶着丁磊所说的“上天入地”的事。

马云,被拉去和马斯克对照,确实也有点冤枉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人物,除了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还有阿里云、达摩院、AI芯片和犀牛智造,也算是互联网巨头中的科技创新派了。但这位“马爸爸”,但近日却风波不断,先是蚂蚁金融上市暂停,多年前收购银泰被反垄断监管处罚,投资社区团购更是当成批判的焦点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为何又扯上了任正非呢?

不得不说,能和马斯克的“上天入地”对上号的,国内也就只有华为任正非了

在中国的科技企业中,能实现从0到1的诸多突破的,华为当仁不让。几十年来华为的5G技术,第一次实现了中国科技技术在基础层面上对美国科技的领先。当然,华为也因此成为美国全力打压的对象。

马斯克、马云、任正非,因为一场互联网巨头“卖菜”的,成了舆论场上科技话题的漩涡中心

恰巧的是,马云和任正非,都在不同场合谈到了马斯克。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02马云对话马斯克:别那么做!

一年前,马云和马斯克在一场对话中就谈到了“送百万地球人去火星”。

马斯克表示,为确保我们能够进入到不同的行星生活,就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质。

但马云却自称不是火星的粉丝,马斯克要想“抓住地球的未来,没有那么容易”,并对马斯克说:“我感觉去火星就是回不来的感觉,别那么做!”

不但劝马斯克别飞火星,自己呢?马云道:“我也不喜欢爬喜马拉雅山,有一天如果有电梯的话,我希望能够坐上电梯到喜马拉雅顶上看看。”

马云的意思大概是,当别人把直达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顶的电梯造好了,我就可以上去了;如果把电梯比作基础创新、基础制造,坐电梯登顶珠峰不就是马云阿里的大数据、云计算、阿里云等应用层面创新吗?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犹如当年“造不如买”的“贸工技”科技企业发展路线,造成了今天我们从芯片制造到操作系统,几乎所有的底层技术、基础创新都来自于美国技术的被卡脖子局面

如果科技企业没有人想着“飞往火星”,却都想着“坐电梯登顶珠峰”的话,我们的科技还会有未来吗?

这次互联网巨头们扎堆社区卖菜引起舆论场全面声讨的背后,就是对这种仍然只顾追求短期利益、不顾长期未来发展的互联网巨头的不满,背后也更是对华为和任正非这样的自主创新力量的期待。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2019年1月15日,广东深圳,华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在当日举行的圆桌会议接受媒体的采访

03任正非谈马斯克:对未来的探索,要宽容

就在马云和马斯克的对话一年后,马斯克飞往火星的星际飞船SN8试航了。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飞船降落的时候发生了爆炸。

12月9日,马斯克的“星际飞船”(SpaceX Starship SN8)第一次试航。在经历了顺利升空到达预定高度后,又完成垂直到水平的空中翻转后平稳降落;但当飞船再次从水平翻转呈垂直状态降落时,在着地瞬间爆炸,化为灰烬。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虽然飞船炸了,但马斯克却宣布此次试航是“成功的失败”马斯克的飞船又炸了,或许有人会认为马云的“坐电梯登珠峰”想法更现实些

任正非却显然不是这样看的

在王育琨的《苦难英雄任正非》中,讲述了2018年华为的一场Fellow及部分欧研所座谈会上,任正非也谈到了马斯克的案例。

有参会者提问任正非:马斯克也正面临一个矛盾,一方面要去做创新、颠覆,另一方面在商业层面又面临挑战,他们正在找一个面向未来的愿景?

任正非:对真正的奇思妙想有可能在主航道上有科学合理成分的人,让这些新苗不断成长。我们对未来的探索,要宽容。我们要宽容创新、宽容失败

创新路上,总是会有无数的失败。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马斯克的飞船试航降落爆炸,马斯克自称这是成功的失败。而任正非在两年前似乎就看到了,马斯克面向未来的探索,一定会充满失败

对未来的探索,要宽容;要宽容创新、宽容失败!”这是任正非对马斯克的科技创新的态度。

任正非同时谈到可能发生的美国断供问题,“我们要继续宽容,如果美国不给我们要素,我们需要自己去创造要素,创造的同义词是失败,失败可能很多。”

当然,任正非和马斯克的战略有些不同,马斯克是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动力、航天飞船、交通拥堵等多个领域多点开花,华为却一直坚持在ICT的主航道上。

任正非对“马斯克的作战面可能太宽”有些担心,建议“应该聚焦”。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04美国不给要素,华为怎么办?

就在任正非谈马斯克之后1个月,任正非就在内部讲话中对“美国不给我们科技要素”的可能,做了重要的战略判断

任正非认为这种巨大不确定性可能长达10年,华为为此做了两个极端的准备。

第一,活下去是最高纲领;第二,如果美国不给我们科技制造的要素,哪怕从零开始,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创造要素!

中国近些年来的创新,绝大多数是在流通、销售、买卖环节,而这也正是任正非在访谈中提到的创新泡沫化,结果就是今天的关键设备和技术上被卡了脖子。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1、美国不给要素,只有自己创造!

当华为从跟随者成为领先者之后,发现比冲锋更重要的是基础构建。华为早已开始加大对基础创新的投入,在华为已有1万多人主要从事明天技术的基础研究,华为还支持全球各地的大学教授去做后天的探索与研究。

2、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中最主要的是宽容

正如马斯克的火箭不是第一次爆炸,科学研究也不可能百发百中。任正非告诉王育琨,华为的研发每年也只有50%的成功率,每年要浪费掉几十亿美元,但却培养起一大批高级将领。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在今年的大学访谈中,任正非又多次提到对科学创新要宽容。

要实现科学研究的“向上捅破天”,任正非认为,不仅要重视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的研究,更要重视一些不以应用为目的的纯研究。

任正非提到, 基础研究的漫长和孤寂,需要要坐得住“冷板凳”,更要允许并尊重、认可“坐冷板凳”的存在,允许一部分人是“梵高”应该是可以的。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3、华为破局之战

任正非的战略布局下,围堵突围和面向未来的华为破局之战,正在全面奋发

面向未来:任正非将华为的创新理念作出战略性调整,将市场应用导向为调整为面向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2.0方向。华为又联合清华、复旦等高校成立了华为博士后研究工作站;任正非更是亲自连续走访国内顶尖学府和科研院所,高调提倡基础理论、基础研究。

面对芯片和系统的断供:华为在硬件上全面扎根国内产业链,从显示面板、芯片到存储闪存,再到半导体制造的投资产业链,华为正在带动着国内产业链的全面升级提升;软件应用商鸿蒙手机操作系统即将全面上线,HMS已成长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解决了软件的根问题。

危机之下,20万华为人在任正非带领下,正在为了华为的全面突围破局而战。孟晚舟事件,华为坚决跟加、美政府打官司;美国禁止华为进入美国,华为却在全球拿下了90多份5G订单;最新《华为破局》中详解了面对越来越没有底线的打压,华为却如何稳重理性,有理有据,坚持开放,稳步成长,面向未来

面对封锁,《华为破局》 ¥45 购买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科技、经济之战,《华为破局》值得每一家出海奋斗的企业、每一家面对行业巨头打压的中小公司和每一位面临职场压力的人们借鉴。因为,华为破局也是中国科技的破局之路,这条路上,“除了胜利,没有退路。”

05如何能再多几个华为?

30多年前,凭着2.1万元,7-8个非专业人士,没有技术、没有产品、没有市场、没有客户,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历经苦难无数,终于成就了华为今天的全球5G领先。

2020年全球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美国政客不断甩锅找茬,全球IT产业链面临重塑,华为更是面临33年以来最极端的困难条件。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正如王育琨在《苦难英雄任正非》中引用的一句话,“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一如任正非所说:“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的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

关键时刻见格局,任正非在带领华为过程中的一次次危机处理、关键讲话和关键决策,如今已成为业界和国人的旗帜、标杆,被奉为学习楷模。

很多关心中国科技的国人都会感叹,“要多几个像华为这样的公司,我们还会有这么多被卡脖子的吗?”

格局!都是谈马斯克,马云劝他别那么做,任正非:我们要宽容

要想成为华为这样的企业,就不得不深入学习和了解华为的战略和文化,了解任正非的苦难和思想。

《苦难英雄任正非》,从英雄的苦难、有灰度的人生、复杂环境的活法、世界强国的借鉴、成众人之公、英雄团队建设及创新战略等维度做了深度剖析,呈现出任正非独一无二的企业管理哲学和理念。

2020新:苦难英雄任正非 ¥45 购买

王育琨先生研究任正非21年,多次与任正非促膝长谈,倾力推出本书,完整地、全景式地解析华为和任正非,希望能让困境中的创业者感受商业领袖的突破重围和榜样的力量,跟着任正非,看得更清、更远、更高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任正非的故事、任正非的管理方式、任正非的关键决策和任正非的灰度哲学,点击上方商品卡即可购买这个套书,茶伴书香,开卷有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宽容   华为   火星   阿里   科技   美国   飞船   中国   苦难   要素   格局   电梯   未来   英雄   基础   技术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