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想坐电梯上喜马拉雅,任正非却说:华为绝不放弃珠峰战略高地

声明:风起堂原创文章,严禁抄袭搬运,侵权必究

马云想坐电梯上喜马拉雅,任正非却说:华为绝不放弃珠峰战略高地

在珠峰上架设通信基站

马云和马斯克说,“如果有电梯,我希望能够坐电梯到喜马拉雅山顶上看看。”

任正非却说,华为5G业务,不追求“销售额最高”,但一定要占领 “珠穆朗玛峰”这个战略高地,华为也绝不会为了钱放弃这个战略高地!

但华为在美国强大的技术封锁之下,如何才能守住战略高地,如何才能突围破局?

01马云:想坐电梯上喜马拉雅山顶

“我希望能够坐电梯到喜马拉雅山顶上看看。”这是马云和马斯克在人工智能大会上对话时所说的一句话。

马斯克要把100万人送往火星,马云却劝他别那么做,认为去了火星就回不来了。

马云还说:“我也不喜欢爬喜马拉雅山,有一天如果有电梯的话,我希望能够坐上电梯到喜马拉雅顶上看看。”

当马斯克为了飞往火星的人类理想,不断的进行火箭和飞船实验、不断试航、经历一次次失败和爆炸的时候,马云的阿里,也在不断的开疆拓土。

马云想坐电梯上喜马拉雅,任正非却说:华为绝不放弃珠峰战略高地

2019年11月13日下午,由浙商总会主办的第五届世界浙商论坛,在大会组委会的统一安排下如期开幕

阿里除了传统电商淘宝、天猫之外,旗下的盒马和淘鲜达让很多年轻人买菜不用上菜市场了;最近,阿里领投的社区团购又开始瞄准小区门口菜摊小贩们的一把白菜的流量了。

不可否认,阿里在互联网金融、云计算、智能制造上也有所创新,但总的说来,马云却仍然是走在应用层面的创新上,追求的仍是短期利益;而马斯克的飞往火星才是探索未来,是从0到1的基础创新

或许应用层面的创新,也正符合马云的创新战略,不用自己爬喜马拉雅山而是坐电梯登顶珠峰。

只是,马云乘坐的电梯,却是谁造的呢?

马云想坐电梯上喜马拉雅,任正非却说:华为绝不放弃珠峰战略高地

2020年5月3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中国移动与华为设立在珠峰大本营之上海拔5300米的5G基站

02任正非也谈喜马拉雅:战略高地绝不放弃

和马云“坐电梯上喜马拉雅山顶”的想法不同,国内科技创新的领军者,华为任正非在公开谈话中,也多次谈到了喜马拉雅山顶。

在任正非看来,从0到1的基础创新、科技的最高峰,便如同喜马拉雅的山顶珠穆朗玛峰。

任正非在一次记者采访中,将5G技术称为喜马拉雅山顶的“珠穆朗玛峰”,并明确表示:华为5G业务,不追求“销售额最高”,但一定要占领 “珠穆朗玛峰”这个战略高地,华为也绝不会为了钱放弃这个战略高地

对5G的战略定位,美国司法部长巴尔是这么说的:“5G技术是下一代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以及下一代工业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如果中国在5G领域独占鳌头,他们将主导一系列依赖5G平台并与之交织的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比如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等等。”

自19世纪以来,美国在创新和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美国科技霸权的基础。所以,美国绝不容他人超越和领先,尤其是在基础科技上。

巴尔说:“但是现在,中国技术对美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遏制中国发展5G,避免将主导权拱手让给中国。”

马云想坐电梯上喜马拉雅,任正非却说:华为绝不放弃珠峰战略高地

于是,华为变成了美国遏制中国技术领先的第一目标,美国开始动用国家力量对华为发起了强大的打击和技术、设备、零部件封锁。

任正非知道,“美国就是为了争夺战略高地,争夺不到,所以使用行政手段。”

华为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战略高地。

但任正非对美国的技术强大丝毫不敢小觑,他说: “迟早我们要与美国相遇的,那我们就要准备和美国在“喜马拉雅山顶”上交锋。我们怎么会见钱眼开,放弃这个战略高地呢?

马云想坐电梯上喜马拉雅,任正非却说:华为绝不放弃珠峰战略高地

习惯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任正非,早就看到了这一幕。

华为为了和美国在“山顶”上交锋的那一天,早已做好一切准备。任正非在谈为什么要有海思备胎计划时就说了,“从那时起,就考虑到美国和我们在“山顶”相遇的问题,做了一些准备。”

这也是任正非在2004年就让何庭波带领上万人启动自研芯片计划的起因了。

03守住战略高地的华为破局之战

就在马云的阿里第四次投资十荟团、京东公告7.5亿美元战略投资兴盛优选、碧桂园筹资77.5亿加大社区团购力度的时候,华为的任正非,却戴上安全帽、穿上工装,下矿井,走钢厂,视察5G技术在井下和钢厂的现场应用情况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认为,追求流量的消费互联网已经成为过去式,新基建作为时代的新风口,其核心就是5G引领下的产业互联网。黄奇帆表示,新独角兽们要迎着这个风口去发展

可惜,阿里等一众互联网巨头们,显然没有听见黄教授的提醒,依然紧盯“一把白菜的流量”,却忘了我们还有科技自主创新上“芯片白菜价”的期待,。

马云想坐电梯上喜马拉雅,任正非却说:华为绝不放弃珠峰战略高地

幸好我们还有一个华为,有一个任正非。

从十几年前芯片被高通供货不畅,到美国巨头思科利用专利诉讼打压,华为面对巨头打压,华为如何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自主技术,稳重理性,有理有据,坚持开放,稳步成长为今天的全球领先。

早已习惯了被断供、被巨头打压的华为,为了守住5G技术的战略高地,早有准备。

1、强大的研发投入:

重压之下,华为2020年的研发投入已达200亿美元;华为坚持每年将10-15%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6,000亿元。

华为全球研发人员达到9.6万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49%;华为截至2019年底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85,000多件,且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

近期,任正非在研发招聘座谈会上更是宣布,明年要扩招研发人员8000名,加大战略投入,集中力量打赢这场“谋生存、求发展”的两年战略攻关战。

正是因为数十年的研发投入,华为成了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民族品牌的标杆,中国的5G技术也才第一次在基础层面上领先了美国

马云想坐电梯上喜马拉雅,任正非却说:华为绝不放弃珠峰战略高地

2020年12月11日,江苏省南京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研究所,醒目标语“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

2、面对芯片和系统的断供:

华为在硬件上全面扎根国内产业链,从显示面板、芯片到存储闪存,再到投资半导体制造产业链,华为正在带动着国内产业链的全面升级提升;

软件应用上鸿蒙手机操作系统即将全面上线,HMS已成长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中国人自己的移动端操作系统,将不再受制于人。

马云想坐电梯上喜马拉雅,任正非却说:华为绝不放弃珠峰战略高地

3、面向未来:

任正非将华为的创新理念作出战略性调整,将市场应用导向为调整为面向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2.0方向。

华为又联合清华、复旦等高校成立了华为博士后研究工作站;任正非近期更是亲自连续走访国内顶尖学府和科研院所,高调提倡基础理论、基础研究。

马云想坐电梯上喜马拉雅,任正非却说:华为绝不放弃珠峰战略高地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孟晚舟事件中,华为坚决走司法诉讼之路;美国禁止华为进入美国,华为却在全球拿下了90多份5G订单;芯片断供上华为的“去美化”正在跟时间赛跑。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科技、经济之战,也是中国科技的破局之路,这条路上,“除了胜利,没有退路。”

如你我所期:“要是能多几个像华为这样的公司,我们还会有这么多被卡脖子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喜马拉雅   华为   高地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电梯   战略   火星   阿里   珠峰   美国   中国   山顶   芯片   基础   技术   科技   马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