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商业真正回归用户,告诉你价值千万的企业营销心法

营销需要发心:只有回归用户发自内心的真诚,用户才会将心比心。

为何营销需要发心?这涉及回到一个动机问题。佛教讲发心,菩萨有三种发心∶

1.发大智心-以智慧广求一切佛法,普令众生皆得法喜之乐。

2.发大悲心-慈愍一切众生轮回生死,受种种苦,誓愿救拔。

3.发大愿心-依四弘誓愿,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让商业真正回归用户,告诉你价值千万的企业营销心法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之後,经梵天请求,使得佛陀发心济度天下苍生。於是,佛陀马不停蹄地向国王、贵族、百姓,甚至向天神、鬼怪、外道等说法,直到涅盘,这都缘起于发心。

当然,我们现在讲的是营销,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虽不是菩萨,但也要讲发心。企业创业的动机是什么,品牌营销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挣钱。可是当所有人心里想着挣钱,钱却离你越来越远。不同的价值观选择,造就了不同的天时地利人和,直接决定了企业使命及寿命的长短。

商业的本质不是交换,而是利他。解决他人的问题就是他人,纯粹骗钱的商业模式是无法持久的。说实话,现在很多的企业营销,就像是一个个美丽的陷阱,让人不知不觉的掉进去,大家好像天经地义,睁一眼闭一眼,一直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最后的下场是没有好果子吃,好苹果与烂苹果都死在一起玩完,这就是中国现在企业与营销的怪圈现状。

打个比喻,营销就像是一颗颗播洒人间的认知种子,一开始并没有善与恶,但随时间的不断演化,各自将产生不同的巨大影响。当人们的认知水平越来越强时,一切谎言的市场红利越来小,而真心做好产品、真心做好服务的企业慢慢会做得越来越大。

之所以要发心,是与现今的商业的高速发展与移动互联网传播离不开的。面对人工智能的2017年,随着分享与社区经济的发展,所有的信息越来越透明,加上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的认知水平也越来越高,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皆有因果。

要如何改变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误区1:营销不是面对的不是互联网无情感的数据,而是面对一个个活生生与有趣的人。

不管是零售营销、电商营销、微商营销还是节日营销、活动营销,面对的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互联网中标签化僵尸化的数据。

误区2:营销不是抄袭现有的模式方法,而是你的服务产品是否创造新的用户价值

很多人想找捷径,找到一招鲜的营销,然后是抄袭,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模式一直在变化,你永远都跟不上。唯一要跟上的,是你的服务产品是否创造新的用户价值,这才是用户所关心的。

误区3:营销不是尔虞我诈的套路,而是指直人心的温暖与感动

现在套路太多,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付。可是发现农村也学会了套路,让社会所有人觉得身累心累,好像很有钱的,但过得并不开心。什么我找了一个假的女朋友,假的支付宝等,好像生活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什么是真的,让人有些寒心。

让商业真正回归用户,告诉你价值千万的企业营销心法

让商业真正回归用户,告诉你价值千万的企业营销心法

品牌与营销的好坏,体现是企业自身价值观的好坏。以现实挣钱为导向,还是理想品味为导向,以短期利益,还是长期互动,不同企业有对待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表现方式,这是企业的价值观选择,只有长期互动营销才是企业发展的常态。

营销不是权力的游戏,充满了尔虞我诈的套路,而是为用户创造开心游戏,让用户觉得感动,自然会有更多的口碑为你宣传。就像我在附近社区菜市场和超市购物,建个微信群聊天,天天过来买,有时给你一块肉,有时给你加点葱,你自然而然成了忠实顾客。这是最自然最省成本的营销方式。

商业竞争当然是残酷的,可用户要的却是温情,这是所有企业要面对的人性博弈。当然,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相信理想是存在的:只有当营销贴近用户的心,用户才会将心比心。追求商业与生活的真善美,创造更美好的用户体验,成为每个企业的商业追求,是营销的最高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大智   心法   誓愿   商业   用户   将心比心   企业   佛陀   尔虞我诈   套路   众生   菩萨   认知   价值观   误区   理想   价值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