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更美好要用重罚犯罪来实现吗?商鞅变法是不是典范?

面对犯罪分子,该是形成梯次的惩罚体系,还是一律严刑峻法?一个网友问我,他的室友认为犯罪重罚世界就会很美好,还举例商鞅变法,该怎么说服他?

这肯定是对商鞅变法的理解出了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对如何让世界更美好的理解上出了问题。

世界更美好要用重罚犯罪来实现吗?商鞅变法是不是典范?

商鞅变法的核心,在于“立信”,也就是赏罚分明。如果要用刑罚轻重这个角度来衡量,那就是严格执法,与重罚还是轻罚没有太大关系。

要说严刑峻法,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对腐败分子的处罚极其严苛,只要发现,多被处死。他的儿子甚至因此被他亲自活活打死。但是,整个有明一朝,其腐败程度却是在中国历史上所仅见。

可见,刑罚的轻重,并不是犯罪多少的关键,更不会是世界是否美好的关键。包括商鞅自己,改变不了整体的社会态势,他也只能接受被五马分尸的结局……

世界更美好要用重罚犯罪来实现吗?商鞅变法是不是典范?

世界是否会更美好,取决于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教育水平、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国际国内政治态势……

而题主室友所提到的,是其中一个方面,即法治是否健全完善的问题。由于“世界美好指数”是一个过于庞大的课题,我们就只就法治问题来简单谈谈。

法治社会的核心是规则的建立和执行。一套完善并能不断根据形态变化进行修正的规则,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后果进行预判,让绝大多数人在规则的范围内活动。而对于不守规则的人,则让他们付出相应的代价。通过规则的有序运行,让社会保持总体平衡,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在一定的时期内,国家可能会加大对某类或所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置力度,可称“严打”。“严打”可以在短期内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手术式清理”,但随后仍然要面临如何保持的问题。

世界更美好要用重罚犯罪来实现吗?商鞅变法是不是典范?

事实上,当某些时候违法犯罪行为高发,已经到了不严打不行的时候,一定是的相关运行机制、规则出现了大的问题。所谓“乱世用重典”,说明社会已经成了“乱世”。

因此,每次在严打之后,随之而来的不是“继续严打”,而是有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或者变化,以从根本上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发态势。

一味追求严刑峻法,甚至把严刑峻法当做让世界更美好的良药利器,最终的结果是一叶障目,不见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反而会出大问题。

举一个个例:一个没有其他生活技能或者没有找到工作的小偷,原本只是想入室偷点东西,但如果入室盗窃一律死刑,那么,他有可能为了不被发现,干脆直接先杀死室内的人,因为这一杀人行为并不会让他盗窃行为的法律后果更严重——反正都是死刑!

因为单纯的严刑峻法并没有解决盗窃产生的根本性经济问题,一旦盗窃发生,就可能让盗窃比之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这样的话,比起单纯盗窃只是判几年时候他要考虑杀人的更大后果,对世界来说是更糟糕了还是更美好了呢?

世界更美好要用重罚犯罪来实现吗?商鞅变法是不是典范?

最后总结:让世界更美好,需要的是全局性的考量,单纯的严刑峻法脱离了社会的整体需要。“乱世用重典”,那是因为是世界已经变成“乱世”,而治国者应当做的是不要让世界变成“乱世”。

关注牙牙小语,我们一起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重罚   严刑峻法   重典   全局性   世界   刑罚   严打   乱世   态势   典范   法治   犯罪行为   后果   美好   规则   社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