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这么多新品类?消费者的脑子和钱都不够用了

小陈是网购达人,从多年前的某宝到后来的某猫再到某东,每次网络大促,她都会补货,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


因为长期网购,所以每每大促日之后她都会看看新闻报道,哪些品牌销量冲上了第一,以此来大概判断一下自己的眼光。


刚过去不久的“618”,让小陈觉得有点不同。


“感觉出现了好多以前没有听说过的品类,我觉得我算是挺能跟上消费潮流的了,但好像还是落后了。”她对小编说。


小陈平时酷爱小酌,但大多是一些低度酒。今年网购,她就发现了不少新的品类,“以前就是类似RIO一样的鸡尾调制酒,现在什么梅酒、苏打酒、果酒品类特别多,其实这些都是低度酒。”


面对这么多新生的酒类,某一瞬间小陈突然觉得“脑子不够用了。”


表面上看,新的赛道越来越多,仔细辨别之后才发现,很有可能眼下的新赛道只是此前某一赛道下的一个细分品类而已。


但是,这样做的好处是,不断有新的赛道,能够不断吸引目光,不管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的目光。


现在的消费者忠诚度普遍不高,这是事实。


这个事实是怎么造成的?无论品类还是品牌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消费者的选择太多了,目不暇接,新生代消费者又都爱“尝鲜”,所以,很难对某一品牌忠诚也就不能理解了。


也正因为如此,嗅觉敏锐的商家们更愿意去开拓新的赛道。


已经有的赛道大多拥挤不堪,而且很多赛道上都已经有巨头出现,自己想要再分羹要费上九牛二虎之力,关键还不一定能成。与其如此,倒不如另辟蹊径,让自己成为一个新赛道的开拓者。


至少,如果能够建造一定壁垒的话,先发优势还是能够维持一段时间的。更重要的是,投资者需要新故事,消费者需要新体验。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品类越来越被细分化,但是每个品类里的品牌可能短期内都很难成为巨头。


前几年,每每到电商节过后,各个电商平台公布的信息中都会含有一项哪些品牌成交量破亿元,但是近几年开始,在公布的数据中,新品牌成交过亿元的很少,而在有的年份甚至对这一数据根本就没有公开。


现代的技术、制造业的红利、各种各样品牌曝光的渠道都让新品牌的出现甚至爆红相对容易,但是进入门槛越低意味着竞争越激烈。


在某一个赛道上,一旦某玩家因为某产品冒了头,可会有大量企业跟风复制,这一点在传统快消行业已经被验证过无数次,最后造成同质化竞争,利润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新品牌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营销而不是产品本身,无论是请代言人还是社交媒体上花样百出的宣传,这些都能够迅速吸引到消费者,让他们去试一试。


短期内,这些品牌的销量可能会很高,但是一旦营销停止,可能就没有那么红火了,消费者很有可能会被另一个品牌吸引走。


而这,或许不该是商家们追求的最终目的。


无论营销投入是多少,都能够有相对稳定的消费者,这或许是一个品牌真正的价值。


否则,无尽地开辟新赛道也并不是长久之计。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钱是有限的,需求也是相对稳定的,再这么下去,估计像小陈一样的消费者不仅脑子不够用,钱也会不够用了吧。


新金融记者 刘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品类   脑子   消费者   都会   可能会   销量   赛道   短期内   巨头   投资者   目光   事实   稳定   竞争   品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