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85不爱北漂:放弃“执拗”,选择务实,是“幸福的成熟”

——北京985不再爱北漂:显大学生择业理念更新

文/马进彪

在北京奋斗,考验大学生的才华与努力。不过,连北京985的毕业生,似乎都不再爱北漂。近年来,以清北为代表的北京985毕业生,留京率不断下跌。2019年清北两校的本科毕业生留京率,连2成都不到。与此同时,广东是他们离京后最大的流向地。毕业后选择哪座城市,无疑是打工人初入职场的灵魂叩问,大学生最终选择用脚投票。(中国新闻周刊1月4日)

北京985不爱北漂:放弃“执拗”,选择务实,是“幸福的成熟”

何去何从,是大学生毕业的重要自问,他们的第一步有可能是按着心愿走出去的,也可能是出了校门后的一次探索,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很难断定哪里就是终生的归宿。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学毕业生的流向变化,也是相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自己所有专业和理想方向贴切度变迁的风向标。换言之,能更好地发挥自我价值的地方,当然就会是首要选择的地方。

但这里面并不排除政策性引导,因为就现实来说,不管哪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的基本定位,而这也意味着这些城市未来阶段的发展方向,这是一城一地科学规划尊重历史传承和资源情况的结果,它不会轻易改变。而如果将“北京985的毕业生,似乎都不再爱北漂”放在这个越来越清晰的大背景下来看,也就成了选择的必然。

曾几何时,毕业大学生们并未对北京的定位有着深切的感受,有的只是个人化的憧憬。但这几年的政策导向不但是明确的,同时更重要的也是行动性的。比如,对非首都功能的大力疏解,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解掉诸多产业是为了让位于科技创新,发展高精尖产业。

而就这个方面来说,北京毕业的大部分大学生们已经有了切身体会,他们发现并认识到,一味地要“执拗”地留在北京,也就变成了不必要的消耗,消耗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而,广东成为他们离京后最大的流向地,在那里可找到更贴切的自身定位,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务实表现。

在北京的“北漂”生活得都很难,甚至出现了反映北漂苦逼的小说,并成为了畅销书,这确实是个真实情况,但更是大学生们基于的一个不现实,那就是将自己985的优势与最好的工作和北京户籍主观地绑在了一起,当成了在北京生活的“多联通票”,这是一不现实的认知。

而近年来以清北为代表的北京985毕业生,留京率不断下跌,也说明在其他城市可选择的机会也不少,甚至更多。而最关键的是,大学生们也在更新择业理念,在初入社会的一步上也有了必要的成本意识,和“曲线进取”意识,在其他城市取得了更多成绩时再回北京实现梦想,那也是一种幸福的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北京   高精尖   执拗   广东   流向   贴切   其他城市   消耗   毕业生   理念   意识   成熟   代表   幸福   产业   大学生   地方   城市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