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魅族16?——极致性价比将与为人诟病的耍猴同在!

2018年8月8日,魅族16正式发布了,骁龙845+imx380,魅族首款18:9全面屏手机,起售价2698起。

如何评价魅族16?——极致性价比将与为人诟病的耍猴同在!

这是黄章出山之后的真正大作,不同于15,这款产品基本上集合了目前智能手机的主流元素,从产品角度来说,如果其FFR(Fault feedback ratio 产品故障反馈比例)、系统稳定性和相机算法不出问题,这将会是3000价位最值得购买的产品,甚至没有之一。

从参数是来说,在3000价位,这款手机的各方面几乎都做到了无可挑剔!

设计部分

18:9全面屏,定制cof封装(这个价位就不要想cop了,不现实),7mm的额头和4mm的屏幕封装部分(下巴具体尺寸未知,估计7mm左右),1.43mm的左右边框,由于采用屏下指纹而达到几乎完美的背板设计,以及7.3mm的厚度和圆润的造型,16 152g、16p 182g的重量,都让这款手机的颜值达到了目前的顶级水准。

性能部分

魅族自pro5之后第一款真正的旗舰性能手机(pro6 plus存在感不足、魅族15p ID落后时代),骁龙845+6GB RAM+64 GB ROM(ufs2.1),最高8+256的配置,目前的顶级旗舰水准。

相机部分

imx380(1/2.3英寸)+F1.8大光圈定制镜头(等效25mm)+光学防抖+2000w imx350像素 F2.6副摄镜头(焦距未知),目前市面上华为P20 pro之外的最强配置(考虑到售价,这款产品的硬件会继续加分),软的部分未知,但底子在,应该不会太差,缺失了AI摄影。

续航和快充

16 3000mah电池,16p 3640mah电池,电池相比于同尺寸手机不够大,考虑到845的功耗,其续航可能稍显不足,但考虑到其7.3mm的超薄设计,这部分不算槽点。最高24w QC4.0+快充,旗舰水准。

其他

线性马达、双扬声器、4*4momo天线、散热铜管设计、双频wifi、蓝牙5.0,旗舰机该有的基本都有,缺失了NFC有点儿小遗憾。

显然,这是一款比小米8更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尤其是外观设计部分。正如我开头所说,如果其FFR、系统稳定性和相机算法不出问题,这将会是3000价位最值得购买的产品,甚至没有之一。

然而,正如 @丧科技所说:

所说:小米几乎做到了性价比平衡的极致,魅族来跟小米拼性价比,那么必然要做一些比小米更甚的妥协,而这部分妥协,煤油们会接受吗?(丧失:我说过吗?)

2017年,小米6发布,骁龙835,6+64的存储组合,不锈钢机身,3D玻璃后盖,四轴防抖的广角+长焦双摄,起售价2499。

在这款产品发布的时候我说,对于小米的旗舰机来说,我从来不担心其性能和性价比,然而,性能和性价比没有问题的小米5、5s却在商业上接连失利,为什么?

因为供货太慢导致的抢购。

小米6如是,产品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其一如既往地搞不定初期供货,那么它的命运与小米5别无二致。

后续的结果证明了我的观点,小米6在商业上嗝屁了,嗝屁的理由也很简单,由于初期供货不足导致的抢购压缩了市场预期,后续元器件成本的上浮导致小米6面临亏损状态,所以这款产品直到生命周期末期也没有完成基础版本(6+64)的现货。

小米8的售价由2499提高到了2699,其供货相对于小米6有了大幅度改善,但现货依然是两个月之后的事儿了。

现在,魅族16的供货会如何?

我们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产品供货不足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是受上游供应链新技术产能的制约。

确实,对于部分新技术,如小米8探索版的结构光(供应商的原因)是这个理由;或者一些复杂结构设计的产能问题,如find X的机械结构生产。

但是,对于诸如小米6、小米8或者魅族16这种以成熟技术为主的产品,不存在这种制约,实际上,find X产能不足的本质也是初期对市场预期的保守导致的。

对于小米6这类产品来说,其供货难的根本是基于两点考虑:

先聊第一点,周转资金问题

我们先来聊一聊什么叫周转资金,

资金周转(Turnover of Capital)是指在企业的资金,在购进商品时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随着商品的销售,购买商品时所垫支的货款得以收回,企业的资金又从商品形态回归为货币形态;企业资金的这种存在形态的转换和回归,随着商品流转的不断进行,而周转复始、延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源于MBA智库

资金周转过程中的资金就叫周转资金。

对于传统企业发展来说,以一定的本金进行生产,利用产品销售赚取利润,利用利润进行扩大生产,周而复始,把企业做大。

然而,这个速度太慢了,更快的方式是贷款或者融资,2018年,小米因为上市而公布了其财务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其初期扩大再生产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融资,且其现金流规模相对较小。

我们知道,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赚取利润,而投资者的投资,其根本是投资收益,这两部分叠合在一起的需求叫做企业经营利润预期。

企业经营利润由两部分要素决定,利润率和周转率。

通俗点说,企业经营和投资收益的预期是按照年利润率来算的,而经营行为获利是由单次周转的利润率和年周转次数决定的。

要么单次利润率高,要么资金周转速度快,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资本的预期收益。

对于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企业来说,其基本思路是用一定的资金进行备货,然后货物迅速出货,回款,然后订货,生产,进行下一次周转。

这就是为什么小米手机都是周期性抢购的,在早期,由于市场竞争不够激烈,产品的生命周期长,所以小米4以前,利用这种模式可以达到千万级的销量,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迅速缩短,小米曾经的抢购模式就不灵了。

对于华为和OV这种传统模式厂商来说,一方面他们的利润率高,资金雄厚,可用于生产的周转资金更多,另一方面,渠道托盘。

对于hov这种厂商来说,他们的渠道商一般都是先打款,后提货,而这些货款就会被厂商用于产品生产。

这就是为什么hov能够实现发布即现货,而小米不能。

这只是渠道商的一个好处,渠道商的另一个好处是,库存托盘。

也就是我们要聊的第二个问题:基于市场需求预估和库存风险控制的选择。

我们说,渠道商的好处有两点,第一,货款支援,第二,库存托盘。

对于厂商来说,如何进行新品备货?

第一当然是基于周转资金的考虑,但这只是要素之一,因为只要你的产品有足够的盈利预期,银行贷款或者企业融资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要素之二是库存风险问题,因为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你在产品备货期很难预料到这款产品的准确市场需求,供不应求会导致抢购,供过于求会导致库存,在这上面,低毛利的性价比产品会有天生的劣势。

举个例子(只是说明原因,数据瞎编),利润率是30%的产品,我卖出去1w台产品,利润可以覆盖3000台的库存(卖不出去的),那么我的备货误差率控制在30%以内即可;但对于利润率3%的产品,我卖出去1w台产品,利润只能覆盖300台的库存,备货误差率需要控制在3%以内,一旦超出,就有亏损风险。

对于低毛利产品来说,库存风险会被无限制放大,备货预测难度会大幅度增加。

还有一点,对于hov等传统厂商,渠道是其库存风险的天然托盘,一方面,线下庞大的销售渠道和经营数据会知道产品销量预测,达到更为精准的备货,同时,他们会在产品生命周期末期帮助厂商清库存。

以上内容总结,对低毛利的线上产品来说,其劣势有三点:

以上三点,导致了性价比的线上厂商必须以保守策略供货,这就是我们所诟病的“耍猴”。

小米这么多年被人诟病耍猴,但依然走抢购的路线,一方面是周转资金不足(本身的资金储备不够+渠道商支援有限),另一方面,被骂耍猴没关系,但若是供货过量导致库存问题,会要小米命的,小米note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而这些,在魅族身上被无限放大了。

首先,魅族经历了PRO7和魅族15两代的库存问题,我不知道魅族如今的现金流状况如何,但一定不会很乐观,前段时间传珠海给予了魅族20亿资金的援助,不知道是贷款还是入股。

外部资金进入,无论是贷款还是入股,都是有收益预期的,这进一步加重了魅族产品的盈利预期。

但是,以魅族16的性价比,其利润率很难理想(毕竟,以魅族的体量,是没有足够的供应链议价权的,且这款产品的用料还这么足,部分元器件是定制的,这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其次,魅族在经历pro7和15之后,其产品市场预期到底有多大?这很难被预估。

我们看到很多产品的初期呼声,很容易过度估量其市场预期的,如小米8,冷得真的很快。

在这样的背景下,魅族16的抢购几乎是必然的了,且,可能比小米6有过之而无不及。

煤油们,在被魅族16震惊了之后,做好抢购的心理准备了吗?

我前面说:如果其FFR、系统稳定性和相机算法不出问题,这将会是3000价位最值得购买的产品,甚至没有之一。

但这些,真的能够被避免吗?

FFR就不说了,建议诸位购买者(狂热粉忽略)稍微等一等,等前两批用户反馈之后再选择,系统稳定性如是。

对于相机算法部分,我持有保留意见。

华为P20 pro的出彩,一方面是因为其1/1.7英寸的底和等效80mm的超级长焦,但更重要的是其基于算法的超级夜景和AI相机。

AI摄影是一个极其有意思的事情,它绝不只是某些人所说的一个滤镜那么简单。

因为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直出效果最重要,而针对不同的场景,需要的参数调节是不一致的,传统的手机相机,尽可能往中性的路子上调,这确实很好地避免了犯错,但同时,照片也会显得乏味。

AI的好处就是场景识别和针对性优化,这相当于你的手机内置了一个电子修图师。

虽然目前的AI相机依然存在很多缺陷,但随着软件算法的不断更新,其效果会越来越好,这绝对是未来手机相机的潮流。

魅族16此次放弃了AI摄影,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这也是目前小厂面临的最尴尬的地方,研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性价比   华为   利润率   小米   托盘   极致   算法   初期   形态   库存   为人   利润   厂商   资金   评价   相机   数码   手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