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米推荐P2P爆雷门”说起——企业利润到底何处来?

最近,小米发布了官方纪录片『一团火』,在这个纪录片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为米粉们所津津乐道,关于稻草卖黄金的故事:

由“小米推荐P2P爆雷门”说起——企业利润到底何处来?

雷军说:

难道我们真的习惯了尔虞我诈的生活吗?

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公司,

真的值得你信赖呢?

真的是你的朋友呢?

小米在小米运动和小米vip里对P2P产品进行了大力推广,不只是简单的广告位展示,而是深度整合到了小米vip任务里面去的,用小米的品牌为这些野鸡P2P公司背书,而今,P2P们连续爆雷,米粉们损失惨重。

有人说,P2P爆雷,跟小米有什么关系 ?黑得没水平!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我们说臭了的活生生的例子,百度魏则西事件,我们能说“百度不过是打个广告而已,罪魁祸首是莆田系医院”吗?

现在再来看小米的《一团火》和雷军的说辞,讽刺吗?什么样的公司才是一家值得信赖的公司?难道真的是所谓的良心和性价比吗?

良心和性价比是小米的两大标签,问题在于,商业是要赚钱的,如果性价比代表了良心,那企业的发展靠什么?

雷军给出的小米愿景是,小米硬件不赚钱,靠互联网业务赚钱,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定位。

而在小米招股书中,小米明确了“互联网业务”的内涵——主要是广告业务,2017年,小米的广告业务营收是56亿,而其互联网总营收不过90亿+。

由“小米推荐P2P爆雷门”说起——企业利润到底何处来?

在小米招股书中,明确了理财产品分销在小米互联网业务中的战略地位:

由“小米推荐P2P爆雷门”说起——企业利润到底何处来?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产品结构的知识。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于1970年提出的波士顿矩阵从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个维度对企业产品结构进行了划分,共分为四个类别:

由“小米推荐P2P爆雷门”说起——企业利润到底何处来?

对于传统商业来说,一个正常的产品成长过程应该是问题产品→明星产品→现金牛产品。

由“小米推荐P2P爆雷门”说起——企业利润到底何处来?

现金牛产品是企业产品结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盈利的源泉和现金流的保障,也是企业产品发展的最终目标。

对于现金牛产品,其市场占有率不错,但可预期前景一般,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提高售价,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保证企业利润和为明星和问题产品输血,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小米的硬件不可能成长为现金牛产品,因为雷军说“做感动人心的产品,硬件不盈利”,这就等于把小米的硬件产品线由明星产品成长为现金牛产品的路掐死了。

可是,小米毕竟是一家正常的企业,情怀可以拿来收买人心,但却不能当饭吃,小米必然需要足够的现金来源去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转,小米靠什么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呢?

第一,靠融资

也就是小米的ABCDEF轮融资和后续的上市融资,但融资是有代价的,目前来看,小米融资的代价就是2017年那400多亿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非经营性负债。

不要觉得非经营性负债没事,那可是实打实的债务。

融资只是短期策略,是不可持续的,融资本身的回报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小米的盈利压力和期望值,所以小米所希冀的其实是另一件事儿——互联网业务。

第二,把互联网业务培养成现金牛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富有创意的想法,因为互联网产品的可复制特性,导致其边际成本极低,只要能把规模做上去,其利润率超高,这是一种极其理想的盈利方式。

雷军说小米的硬件不赚钱,以感动人心,这其实是个幌子。雷军的真实想法是:“硬件做上天了才多少利润?利用良心的硬件圈住大量的用户,利用高毛利的互联网业务躺着赚钱,这才是商业的最高境界呀”。

问题在于,小米显然高估了依靠硬件切入互联网的难度和代价。

实际上,互联网业务变现没那么简单,也没那么高尚。小米目前互联网营收的主要来源——广告。可广告,尤其是高价格广告,都是谁在投?其价值到底是什么?

如P2P这种高风险产品,或者类似脑白金这种高毛利产品,以及各种垃圾交友、游戏等业务,正是这些业务的高毛利,才能够维系它们的海量广告投入。

对于广告主来说,他们在意的是什么?

是转化率!没有转化率的广告是无意义的,是无价值的。

小米想要把广告卖出高价钱,必然需要想办法提升广告的业务转化率,而这,就是小米为什么把P2P业务整合到自己的VIP会员服务中,甚至美其名曰:“米粉福利”。

有人说,这锅是小米的某些部门为了KPI而无节操无下限,是员工的锅。

真的是这样吗?

小米目前的出货主力是红米,其miui用户的主力军是红米用户。对于这些买个手机都要查半天参数,把OV骂得狗血淋头的用户,你觉得你单纯在系统里给出个广告展示位,能有多高的业务转化率?

没有转化率,广告金主爸爸们难道是傻吗?花钱买个笑话?

面对目前的形势,在领导定下的盈利KPI压力下,野鸡P2P上位,导致风险暴涨,这种爆雷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了。

百度的魏则西事件,本质就是广告的无节操,可若非莆田系这种医院,谁又愿意花那么大的价钱去做这种搜索排名广告呢?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会如复大医院这种花钱买搜索吗?

小米把硬件盈利妖魔化,说硬件不盈利以感动人心。但实际上,硬件盈利可以说是最挺直腰杆的盈利方式。

只要市场不是垄断状况,竞争自然会把硬件得价格水分挤掉,让其利润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而企业若想在竞争力生存下去,尤其是对于手机这种科技公司,必然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做出更好的产品来为品牌背书,这就是hov今年产品爆发的根本所在。

实业才是经济的根本。

但在小米的教育下,米粉们觉得硬件盈利是万恶之源,觉得hov就是在吸食人血。

在小米大力宣传的感动人心策略下,其硬件盈利能力极低,而随着上市,投资者对小米的盈利需求压力慢慢浮到了水面上,利润从哪里来?

在盈利KPI压力下,员工们又能玩出多大的花样儿来呢?

回到最初的问题:什么样的公司才是一家值得信赖的公司?难道真的是所谓的良心和性价比吗?

商业活动的本分是盈利,这点无可厚非,但是,企业必须为其所提供的产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充分保障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由此打造品牌和保障企业生命力,这才是企业的本分!便宜不叫本分,性价比也不叫本分。

说到底,产品和服务是要花钱的,企业是要盈利的,羊毛不可能出在猪身上,明面上不赚钱的交易背后肯定有猫腻。鱼饵好吃,里面总归是有钩子的。再精明的人,只要想吃这便宜食儿,咬钩是早晚的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小米   利润   人心   企业   米粉   本分   融资   良心   性价比   现金   硬件   业务   数码   广告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