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弑母,13岁男孩杀害6岁邻居,两个孩子量刑为何不同

春节之前,黑龙江某初二女生刘某某夺走了母亲的生命,尔后藏尸,前几天才被发现。目前,警方已经破获了该案件。

知情人表示,刘某某才14岁,去年12月3日,和母亲发生了口角,愤而将母亲杀死。之后她十分冷静,先用毛巾把血擦拭干净,又用编织袋把尸体装起来藏匿。告诉其他人,妈妈和陌生人一起走了。不久前刘某的父亲发现了遗体,遂报警,警察很快锁定了刘某某,将她带回公安局突击审问,在警官的耐心开导下,刘某某交待了作案全过程。

14岁女孩弑母,13岁男孩杀害6岁邻居,两个孩子量刑为何不同

有人说,幸好现在下调了刑事责任年龄,不然的话这个弑母的小恶魔可能又逃脱法律制裁了。其实就算是没有修改刑法,她也无法从法网中逃脱。《刑法》第7条规定: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刘某某弑母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且犯罪后的近一百天毫无悔改之意,必须要被严惩。

古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而现在却有青少年仗着自己还没有成年不用坐牢,恶意伤害其他人。近些年来,未成年恶性犯罪数量呈现出了增长趋势,不少未成年犯罪者,不是因为吵架斗殴的过程中不小心伤害到了其他人,而是十分冷静地以残忍手段夺走了他人生命。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确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14岁女孩弑母,13岁男孩杀害6岁邻居,两个孩子量刑为何不同

2021年2月17日,陕西汉中13岁的男孩杨某趁家里边没人,将邻居家6岁的男孩王某骗到自己的住处,杀害并且藏尸。

这个案例和刘某某不同,虽然《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调到了12岁,但是该修正案3月1日才生效,杨某的犯罪行为发生在新刑法生效之前,根据“从旧兼从轻”的原则,需要适用以前的法律,他很有可能被免除刑事责任。除非他先把6岁男孩拐走,3月1日才实施了杀人行为。

14岁女孩弑母,13岁男孩杀害6岁邻居,两个孩子量刑为何不同

这样的结果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可能有点难以接受,但法律就是如此,若是检察院和法院真的顺应了舆论,以故意杀人罪提起了公诉并且判刑,那司法的独立性又何从保证呢?司法的独立性一旦丧失,公平正义将荡然无存。

法律有滞后性,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积极意义,但并不是万全之策。我们或许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比如说设置“恶意补足年龄”,对于未成年犯罪者制定“附加规则”,若是能够证明行为人对危害行为的后果有辨别能力,明知道是错的,还故意做的话,可以补足年龄差距,用刑法追究责任。这既能保护那些误入歧途、过失犯罪的未成年人,符合“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本意,也能够遏止未成年犯罪案件的增长,彰显出法律的公正。

14岁女孩弑母,13岁男孩杀害6岁邻居,两个孩子量刑为何不同

美国有35个州没有设置刑事责任年龄,理论上来说,一个8岁的小孩杀了一个小婴儿,也有可能被判刑。不过这一规定主要是起震慑作用,很少有未成年犯罪者被判重刑。

在部分低龄犯罪案件中,当事人的父母也是存在问题的。比如说大连一13岁男孩强奸杀害了一个10岁的小女孩,在事后男孩家长拒绝向小女孩的家人道歉赔偿,甚至还恶意转移财产,毫无悔改之心。有这样的父母,孩子的心理能有多健康呢?这就提醒我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仅要加大法律的震慑力度,还需要要求父母们真正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要觉得自家孩子不会吃亏,就不管不顾,到头来终究会害了孩子。

学校也应该开设更多的心理健康课程,从各个方面引导未成年人,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尊重别人,知道敬畏生命,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有基本的同理心。

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一新闻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男孩   犯罪者   杀人罪   修正案   独立性   刑法   刑事责任   恶意   邻居   其他人   年龄   父母   母亲   生命   孩子   女孩   法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