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管教你的孩子,硬刚回去还是挺身而出?8招为孩子赢得尊重

当别人管教你的孩子,硬刚回去还是挺身而出?8招为孩子赢得尊重


在育儿这条路上,很多父母都有被亲友或者陌生人批评不会带孩子的经历,甚至有时候对方会看不惯想着替自己来管教小孩。


“代行父/母责”这件事,通常会发生在熊孩子身上,比如之前“大连餐厅一女子不满小孩吵闹狠踹对方椅子”事件,就曾经引起社会热烈讨论。


大家关注的焦点大都放在“遇到熊孩子该不该教育”此类议题上,但从孩子父母的角度来看,无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熊孩子,大人之间的争执,归根究底是源于有些父母十分忌讳别人管教自己的小孩。


当别人管教你的孩子,硬刚回去还是挺身而出?8招为孩子赢得尊重


是在代替管教,还是在不尊重小孩?


那如果孩子不是熊孩子,还是有人想替你管教他们,或者说利用大人之名来行不尊重之实呢?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人对自己的孩子说这些话:


“快点过来给我抱一下,不然我要伤心了哦”

你要当一个好孩子,玩具必须要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

你求求我,我才给你这个东西

“别哭了行吗,听起来真烦”


当别人管教你的孩子,硬刚回去还是挺身而出?8招为孩子赢得尊重


当父母开始反思我们这个社会是如何差别化对待孩子,以及他们受到多少来自大人的不尊重时,便会发现此类事情无处不在,之后你就无法再漠视了。


尽管令人感到沮丧和气馁,我们也希望能有所改变,希望能够用行动向大众展示应该如何友善对待孩子,或者必要时为孩子挺身而出,为他们赢得大人的尊重。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 )表示,身边的父母们遇到这种情况时都会不知道作何反应,即便他们想试图说点什么,最后的结果要不是增加尴尬,要不就是徒劳无功。


当别人管教你的孩子,硬刚回去还是挺身而出?8招为孩子赢得尊重


当人们向玛格丽特求助支招时,她认为,答案或许在于“父母要提前做好准备”,而训练的机会就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中。


为此玛格丽特提供了8个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遇到此类挑战的父母们。


父母如何为孩子挺身而出


1.表现自信点


无论做什么,都要充满自信!无须表现得咄咄逼人或者被动接受,立场表现得坚定一些就行。


你要让对方知道你是非常认真地在对待这件事情,并不是故意找茬或者要求完全说服对方。


2. 保持镇静


除非遇到有人打骂你的孩子这样极端的情况,可以的话尽量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


即便你会感到懊恼不已,但请相信一点,愤怒无助于传达任何讯息,越是在这种时候,你越要冷静地声明自己的界线在哪里。


当别人管教你的孩子,硬刚回去还是挺身而出?8招为孩子赢得尊重


3.确立界线


父母们可以自己想想,哪些事情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换取和平,哪些事情又是自己绝对无法接受、必须要为孩子挺身而出的?


然后再想想,这些自己设立的界线,会不会因为涉及的环境或者人员而有所变动?


玛格丽特用自己来举例,她表示无法接受其他人对孩子的“情感强迫”,比如未经允许拥抱或者亲吻孩子,甚至是用愧疚感来诱使孩子去身体亲近他们。


但要是有人称赞玛格丽特的女儿是“乖女孩”,即使她不太认同这种用于操纵目的的赞美之词,大多数情况下她还是会选择让步,不会去干涉对方的言辞。


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玛格丽特已经跟女儿讨论过这个话题,女儿也不会在家听到这种赞美之词,因此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会很大。


4. 练习说不


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字很难说出口,尤其是后面不跟上几句道歉或者解释的话。


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要乖乖听大人的话,还是因为说“不”显得唐突失礼?


可能这跟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或者性格有关,但父母们需要知道并且能够借此教育孩子的是,所有人都有权拒绝让自己感到不适的事情,不行的话就多加以练习。


当别人管教你的孩子,硬刚回去还是挺身而出?8招为孩子赢得尊重


一开始的时候会感到尴尬,练习得越多,便越容易说出那个“不”字。


回想一下,曾经有哪些事情是你当时希望拒绝的,再想象一下如果那时候真的说出口了,你会不会感到后悔,还是庆幸自己的勇敢?这样一来,下次碰到同样的事情,你就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5. 提前做好准备


孩子是可以比较出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差别,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对待孩子的方式,比如大庭广众之下吼叫或者打骂孩子以示惩罚,而这些孩子往往总是一脸困惑或担忧。


玛格丽特的做法是,借此机会和孩子们进行一番讨论,谈谈他们遇到相同状况时应该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让玛格丽特感到惊喜的是,她7岁和5岁的女儿会想到用“请不要逼我”“我的身体我自己做主”这些话来回应,这让她们充满力量并做好了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6. 必要时父母要发声


即便父母给孩子进行了训练,也不要指望他们每次都能为自己发声,毕竟孩子不擅于处理和大人的“力量角逐”。


一旦孩子做不到,就是需要父母介入的时候了。这样是在告诉孩子父母会保护他们,比起尴尬和得罪人,父母认为维护孩子的权利更加重要。


另外,这也是一个给孩子树立榜样的过程,向他们展示如何坚定自己的立场,以及什么才是真正健康适度的社交界限。


当别人管教你的孩子,硬刚回去还是挺身而出?8招为孩子赢得尊重


7. 不同情境下为孩子发声


说到父母应该具体怎么去说、怎么去做,玛格丽特根据不同情境给予了不同的回应建议,有的适合告诫对方,有的则适用于提醒孩子。


当别人管教你的孩子,硬刚回去还是挺身而出?8招为孩子赢得尊重


8. 事后汇报


无法避免的是,现实生活中总有父母遗漏的情况,孩子们会亲眼看到很多大人不尊重其他孩子。


因此,如果孩子有意愿的话,可以请他们在事后跟父母倾诉,过程中父母不要怪责或者羞辱他人,只需要问问孩子的真实想法以及感受。


父母也可以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教养观点,以及他人的教育方式为何跟自己不一样(也许是不同的人生经历所致),期间记住不要给别人贴上“坏人”的标签。


总之,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可以改变自己应对他人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挺身而出   归根究底   友善   孩子   借此机会   情境   界线   事后   大人   尴尬   小孩   父母   事情   女儿   方式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