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糟糕育儿建议上热搜,最戳痛年轻人的话居然是“家里很穷”

老一辈糟糕育儿建议上热搜,最戳痛年轻人的话居然是“家里很穷”


最近,“老一辈最糟糕的育儿建议”这个话题冲上了新浪热搜。


针对上一代教育观的吐槽,网友们罗列出了父母所说的对他们影响一生的话:


“你大,你让着她一点。”

“女孩子读书有什么出息!”

“等你下次考试考进前三就给你买什么什么……”

“我是为你好。”


其中一个知乎用户的回答更是戳痛了很多人的心——不停地告诉孩子家里穷,父母有多么辛苦。


你的父母也哭过穷吗?


有类似经历的网友表示感同身受,父母有意无意的一句话不仅对他们产生了不小的压力,直至今日都还在耳旁回响不断:


“我们那时候什么都吃,穷啊!哪像现在看你们过得多幸福!”

“邻居姐姐穿了好看的裙子 ,回家和妈妈说也想有条裙子 ,妈妈说你想要就去做她家的女儿。”

“要不是你,家头也不会这么紧巴。 ”

“你看我们这么辛苦工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谁?你一定要考个好大学!”

以致于一位网友感慨道,“我的成长带给我最大的认知就是,要是我没钱,我绝对不会生孩子。”


老一辈糟糕育儿建议上热搜,最戳痛年轻人的话居然是“家里很穷”


说到这种”哭穷式教育“,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比如孩子看中了一个稍微有点贵的玩具或者衣服,妈妈就会用这样的台词劝他“那太贵了,我们买不起”;或者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耳提面命“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赚钱养家,我们家就指望你了。”


虽然有的父母是希望通过方式达到教育孩子勤俭、努力上进的目的,但紧随之后的是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并会一直伴随孩子的成长过程,影响他们的个人价值观。


哭穷式教育下的孩子,心也会变“穷”


当父母说“我们买不起”之类的话时,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金钱代表着安全感,代表着对生活的掌控。


小时候因为没钱未能享受到同龄人拥有的,长大后可能会对金钱产生强大的渴望,唯一能带给他们安全感的,就是银行卡里不断增加的存款数额。


同样地,长期以来的被父母拒绝,被父母告知“我们没钱”或“我们买不起”,会让孩子意识到是不是自己不配拥有昂贵的、美好的东西,从而形成敏感自卑的模样。


我有一位朋友是家中的独生女,在她的记忆里,父母总是省吃俭用,很少给她买玩具或者衣服。


每当放学的时候要求买点零食吃,父母就会说“我们家没钱”;当她羡慕寒暑假其他同学可以跟着父母到处游玩时,父母会说“我们家没钱”;当她提出生日礼物想要一个大点的玩偶时,父母还是那句“我们家没钱”。


老一辈糟糕育儿建议上热搜,最戳痛年轻人的话居然是“家里很穷”


这些话听多了,导致她慢慢变得敏感,总觉得自己不如人。


爱跳舞的她,从来不敢跟父母提想去培训班,因为怕“花钱”。同学朋友生日,她也从来不出席,因为怕自己送出去的礼物太寒酸了。就连大学填志愿,她都第一排除掉学费较高的专业,即便那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长久以来的物质匮乏,让她的大脑一直被“贫穷”占据,她的视野和心胸也变得越来越狭窄,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思前想后、算计得失,性格也变得脆弱敏感。


引导孩子关注所拥有的


为人父母,现实生活也许充满了窘迫和无奈,也不能给孩子一个富足的成长环境,但可以尽量地给孩子精神上的充实感和安全感。


如何做一个不不哭穷的家长,这同样是父母应该学习的一课。


孩子之所以由物质的匮乏感衍生而来的精神贫瘠,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身上所拥有的。


曾经国外有一段爆红视频,里面一个男孩坐在车上,讲述自己刚刚经过公园的时候,有孩子嘲笑他没有穿名牌鞋。


面对讥讽,男孩反驳道,不穿名牌鞋是因为自己不是一个盲从物质的人,选择穿普通牌子的鞋只是因为喜欢它的颜色。


“尽管它可能不是现在最流行的品牌,但那是我喜欢的。”男孩想告诉嘲笑他的孩子,“我脚上穿了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脑袋中装有自己的想法。你迟早会穿不下那些名牌鞋,可你脑中的想法和学识,却能永远启发别人……”


一个穿不起名牌鞋的孩子,却能不卑不亢地说出这些充满智慧的话,那是因为他没有将焦点过多地放在别人身上,而是专注于自己所拥有的,并善于找出其中的优点。


和别人比较不一定要去比那些看得见的,也可以比一下善良、努力、同理心这些优秀的品质,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去转换一下角度,去思考自己比其他人“多”出来的东西,让他们拥有内心的富足。


老一辈糟糕育儿建议上热搜,最戳痛年轻人的话居然是“家里很穷”


用“目前没预算”代替“我们没钱”


相比较说“我们没钱”或者“我们买不起”,有专家表示,最好是用“我们家目前没有这个预算”来代替。


说“买不起”,更多时候代替着一种无能为力,一种对经济状况的失控感,而“目前没预算”虽然暗示着现阶段的不可能,但也隐含着未来某一天的有可能。


因此,出门前可以先跟孩子约定好要买什么东西,以及今天的预算是多少,比如今天可以买一个玩具,但要买孩子没有的以及多少钱之内的才行。


遇到孩子强烈要求的,可以告诉他“我们今天没有这个预算哦”,一开始孩子可能难以接受,但坚定地告诉以及贯彻是必要的,次数多了,孩子也就习惯了,并会慢慢内化为一种规则。


趁此机会,还可以和孩子谈论一下父母的收入是如何获得的,提前给他灌输“努力工作就会有回报”的价值观。


总之,聪明的父母不会老是跟孩子哭穷,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去正确引导孩子。


你有听过这些话吗?

关于“哭穷式教育”,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卡里   富足   匮乏   价值观   安全感   预算   糟糕   名牌   敏感   物质   家里   年轻人   父母   玩具   努力   妈妈   建议   孩子   网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