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王幸福看病用药经验谈,饶吉星大夫点评、批注

导语:我将王幸福老中医视为良师益友,因为他务实不务虚,讲的经验、方药都是切身体会,比较实用。不像一些人拉大旗作虎皮,名头冠得挺大,道理讲了一大堆可真正的干货却没有,徒浪费宝贵的时间。今天,我把王幸福老中医治病用药经验贴在这里希望对初学中医的同道有所帮助,也希望对广大网友在择医时可有所借鉴,避免有病乱投医,不光浪费自己的钱财,还延误疾病的治疗。

名老中医王幸福看病用药经验谈,饶吉星大夫点评、批注

临床用方,我喜欢用经方,不光是时方,我是经方、时方、验方都用,凡前人传下来的经典的有效的我就把它叫作经方。

用这些方子的时候我有一个体会,就是尽量不要减,你要没有十分的把握不要减。 这个我是从学《伤寒论》的时候慢慢注意到的,因为《伤寒论》我是年年要看几遍的,从16岁看起,现在也不下几百遍了。

仔细看《伤寒论》的时候,麻黄汤、小柴胡汤等都是加的居多,不是没有减。

这里头什么道理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如果我们学过化学的话,都知道H2O是水,HO绝对就不是水了,就是说你一减以后结构发生变化了(批注:不光是减,还要注意用药比例),结构发生变化整体功能就发生变化,是不是这个道理?

药方也是这样的道理。

所以历来我有一个观点,在用经典方时,一般只加不减。

我不太喜欢自己创造新方子。为什么不创造新方,我觉得我现在就是六十多了,我再活大一点,就算是活100岁,我从20岁学医,那就是80年用方子的经验,和古人比起来太渺小了,经验仍然不可靠。

《伤寒论》 是1800年传下来的,仍然有效,这中间恐怕经过成千上万上亿的实践检验,这是可靠的。有可靠的为什么不用,非要用不可靠的呢!

经典方子这么可靠,我为什么要费力不讨好,自己在那创造方子呢?

我把前人的方子用好就行了。所以你们看我写的书里面,大多数是没有什么新意,都是古代前人传下来的方子,我在这个基础上对好方证,把这个病症就治好了。

我早年是崇尚辨证施治的,后来发现效果不明显。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觉得我比名医他们学的东西差不到哪去,照猫画虎去辨证也差不多,但是拿到临床上效果却不明显。

后来读到了日本的汉方学著作才有所明白。要搞药症、搞方症,对号入座。汤方辨证这个效果很明显,但是汤方辨证,像日本方面搞得就比较死板。

拿我们中国来说,中国的中医就比他高明一点,我们会辨证施治,灵活处理,就是加减。

但是我个人的体会是多加少减,即在原方的基础上尽量多加少减,尽量多用合方。

经常看我医案的同道,可以看到我在看病中经常用合方,一个病证复杂了用两个方子,用三个方子,或者好几个方子合在一起。


名老中医王幸福看病用药经验谈,饶吉星大夫点评、批注

经常我这个方下来也就是十几,二十味药了,但是方大绝对不像我们有的中医只见药不见方,我这个方你要是仔细看,其中包含了五六个方子,我是很守规矩的,有是证用是方,从不胡来,不能是见一个症加一个药,一会就加到三五十味了,那叫有药无方,临床效果肯定不好(批注:这个是经验之谈,中医治病处方是很讲究辨证论治的,很讲究中医治则治法章法的,不是熬大锅菜,想加什么加什么,见一症就加一药,有失中医内在的章法,那岂不成了乌合之众,杂乱之方,貌似对症却很难有好的疗效。用药如用兵,处方用药要讲究阵法,才能达到:多,则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少,则如特种兵的斩首行动)。

所以一定要 把这个方守住,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加,这是我自己的经验,你们自己可以考虑,尽量多加少减,就是为了保证药方的总体功效不变。

但是加也是有学问的,不能乱加。要把加的这个药研究吃透,加什么药?加多大的量?都是有讲究的。

对药的学习可以从书本中来,有老师亲自传承更好。

在这里我谈一下我的学医经历。我学习的时候,因为没有条件拜师,所以只能自学。我一生主要是看书获得知识,再在临床上验证消化,使之变为自己的经验。

我看过很多书,经史子集,各类杂书都看。因为我是学哲学出身的,所以看书比较杂。光中医书大概我就看过2000多本,我觉得其中真正有用的书不太多,大概也就是几十本。

到目前来说,我就喜欢看《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 《外台秘要》,还包括近代的一些《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林改错》,还有近年编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100多本的这一套。

但是这100多本我看得很费劲,阅读量大,一般性论述多,于是我找到一个诀窍,只看其中一部分,医话一节。

这一部分一般都是大夫一生的经验精华,用医话写出来。他们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辨证的经验,一个用方的经验,一个用药的经验。

一般的老中医书里这三个问题只占十分之一,实际上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常规套法,没什么意义。看书我们就是要看个东西。尤其是有关药物的使用经验。我所有的用药经验都来自于老中医书中。

中医这个东西我始终说它就是一门经验医学。可能这一点很多人不赞成,权当我个人的认识吧。学好中医你只要多看、多用、多总结就行了。

我老讲,这就和修车一样,如果有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人,修三年车,来一个车往这一停, 一发动,他就知道这个问题出在哪,他马上就知道,就会修。

然后你请一个汽车博士,没修过车,一辆有问题的车摆在他面前,我告诉你,他一个小时内也不知道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他可能在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排除,传导系统? 打火系统? 刹车系统?油路系统等?对不对?

名老中医王幸福看病用药经验谈,饶吉星大夫点评、批注

这就和中医治病的思路一样,经验多了就会看病,光读书、死读书看不了病。(批注:临证经验很重要,死读书也是不对的,不过理论也同样重要,正如:斯大林所说,“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成为一位“明医”,只有明医才有可能成为“大医”,治大病、治复杂病、治别人治不了的疑难病症。否则,脱离了理论充其量只能治个常见的小病小痞,而遇到大病、疑难病、复杂之病理他就理不清,更别谈治了;当然,那种只有理论没有临床经验的人,只会纸上谈兵,充其量搞点理论研究、写写文章、在课堂上教一教学生,最多当一个大学教授,但与实际临床治病却是两码事。)

为什么很多乡村中医文化程度不高,都能独霸一方,都能治一些病,就是看的多,经验积累多了。 看的多无非就是把这个病,认识透了,了解透了,治起来就游刃有余。

古人有三句话,是我们学医应该遵循的。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我觉得学好这三句话,你就可以做个很好的中医, 很有效的中医,是不是?

博涉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要从书本上学习, 像我这没有这机会,也没有什么悟性,没有什么基础的人,那就只有从书本里学了。

第二,你看病看得多了,也就是说可空见惯了,这个病人一来,说两句,我就知道大概了。

我现在看病比较快,用药比较到位,曾跟王三虎老师也交流过,都有这个感觉,熟能生巧嘛。

我现在看病三五分钟就看一个,我可以不客气地说,因为这个病人简单地说几句病情,后面要说的什么我基本上都知道;

这时脑子里的方子就蹦出来了,等你说完了,我根据变化再加几个药就完了,不会按部就班,四诊八纲,一问寒热, 二问汗这样去看病的。方证对应,单刀直入。

比如说你最近口苦,我马上就想到问你有没有心烦,有没有想吐的,心情好不好,食欲如何等, 我就朝小柴胡汤方面问,如果是符合小柴胡汤病就这么简单,我就开小柴胡汤;如果他说口苦而且大便干,那我就是大柴胡汤了,看病就这么简单。

我曾经在书里看过一句话, 讲的是名老中医胡希恕的一个学生,在回忆他老师看病时,有时连脉都不用摸, 病人你一进来, 一看面相,舌头一伸,简单问两句,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就出来了。

这就是说明你看病看的多了,有时一两个关键症状和面相基本上就知道什么病了。

像我现在看病也是这样,不走四诊八纲的完整程序,看得多了,就是说病人现在一讲完以后, 首先要开的方子就从大脑里蹦出来了。

所以我要求跟我学习的学生就说,要记大量的方子,方子少了不行。记方子至少现在要牢记300个方子,我过去要记500多个,现在记不住了,但是现在还能记住二三百个方子。

方子记得多了,才会左右逢源,是不是?不用过多地想,有是证用是方嘛。

名老中医王幸福看病用药经验谈,饶吉星大夫点评、批注

点评:我喜欢像伤寒大家胡希恕、老中医李可、王幸福这样的写东西务实不务虚,讲的经验、方药都是切身体会,比较实用。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疗效卓著的好中医,除了自己刻苦努力,跟对师、结对友也非常重要。无数成功的大医成长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位真正的大医必须下一番苦功,要理论联系实际,多读书、多临床、多拜师,谦虚好学博采众家之长,再加上要有很好的悟性,才能练就治病救人的高超的仁医仁术。

有些老中医看病快,固然,是经验丰富,娴熟的结果,但若遇疑难重症,详尽地问诊,认真的四诊合参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可一味的求快,人命关天,严谨也是为医必不可少的的绝对重要的素质之一。

今天,我把王幸福老中医治病用药经验贴在这里希望对初学中医的同道有所帮助,也希望对广大网友在择医时可有所借鉴,避免有病乱投医,不光浪费自己的钱财,还延误疾病的治疗。重要的话说两遍。

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大年三十,在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衷心感谢朋友们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恭祝朋友们新年快乐!阖家安康!!万事如意!!!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陆续推出一些切近实战的治病经验,敬请朋友们关注、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时方   吉星   伤寒论   幸福   方子   同道   经验谈   前人   大夫   病人   中医   道理   效果   点评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