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解黄帝内经第12篇:人体结构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内涵,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所收获及心得。为把道理讲清楚,每篇文字都会较长,适合慢慢品味。


今解黄帝内经第12篇:人体结构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

以身体从头到脚的中心的连接线把人体分作两半来看,人体的左右两边总体是呈现对称形状的。譬如,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左右手、左右脚…..。只有一个的嘴巴从中点线分割,大致也是对称的。但仔细看,人体似乎又不是完全对称的,身体左右两边从细节看并不完全一致。比如,绝大部分人左脚不如右脚有力,左手也不如右手有力,两只眼睛的视力也经常不完全一致,两耳的听力也不完全一致。

造成人体的总体对称性和细节的不完全对称性,其本质也是由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和运动规律引起的。

我们从宇宙的运动规律中可以得到启示,大到黑洞和银河系、太阳系中星体的运动,小到分子和原子核运动,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运动总体是以“圆”运动的方式进行的。以地球的运动方式为例,一年四季的本质其实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圆运动。而一天的阴阳变化在本质上也是地球自转一周的圆运动变化。而“圆运动”的本质特点就是对称的周而复始运动。中国的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树木的干上记录的“年轮”,手指脚指上的螺纹……,其本质都是宇宙的圆运动的结果在地球和人体上的物质显化。

今解黄帝内经第12篇:人体结构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

圆运动的对称性决定了地球上所有的事物,包括人类在总体形态上都是呈现对称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地球的公转、星体的运行又不是以绝对的“正圆”方式运动的,这种圆运动的方式多少是有些不均衡的,经常是以非正圆的方式运动。因为绝对的正圆受力是均衡的,自然的气候变化、各种运动本质上又是由不均衡引起的。从另一个维度说,只有不均衡才会导致运动,不均衡的的目的是通过运动达到均衡,但自然界永远不会达到绝对的平衡。自然界的运动本质就是由一个不均衡逐步寻找平衡的过程,但绝对的平衡永远不会出现。这个追求有不平衡追求平衡的过程导致了运动,而运动和变化是生命的本质,绝对的静止不会产生生命

地球公转的黄赤夹角,以及由东向西的自转方式导致了地球上越向东、越向南的地方见到阳光的时间越长一些,越向西和越向北的地区则见到阳光的时间会少一些。因此东南方的地区属“阳”一些,而西北的地区属“阴”一些。把人体放在自然界与之相对应,人体的左边对应自然界的东方上半部分对应自然界的南方,右边对应自然界的西方,下半部分对应自然界的北方

按照自然规律,春天来临时,地球的东南方先温暖起来,温暖的气候带动东南方大海中的水分上升到天空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催生了地球万物的生长,整个自然界呈现出了一副“由阴转阳”现象。从太阳光的本质来看,阳是事物外露的一面,阴是事物内藏的一面。所以人体左面的运动如同春天的来临过程,主管人体气机的上升,实现“由阴转阳”的功能。右面的运动如同秋天来临的过程,主管气机的下降,实现人体“由阳转阴”功能。这种气机的升降变化,和自然界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完全吻合,实现了阴阳的持续轮转和周而复始的循环

今解黄帝内经第12篇:人体结构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


从五行的圆运动循环图中可以看到:虽然五行的运动总体是呈圆形的,但由于阴阳处于持续转化和不停的变化当中,所以阴阳太极图的圆圈上,不同位置的阴阳比例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也体现在人体上,例如,人体的脚正常情况下要比头低两度,相对是属阴的,从左脚上升阳气开始逐渐壮大,阴气逐渐减少。由于人体不同部位的阴阳组合和比例也是不同的,所以看似对称的位置在细节其实又是不完全对称的。

《黄帝内经·阴阳应向大论》说:“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相比较于东南方,西北方因为太阳光照射较少和干燥的缘故,属阴,对应人体的右边。所以右面的耳朵和眼睛因为阳气和滋养之气不如左面,右耳的听力和右眼的视力要比左边差一些。左边主管人体的上升机制,上升的阳气会带动精气上升到头部达到最旺盛,所以左边的部分上面精气足,下面精气相对不足,因而人体左面的手脚不如右边有力。人体的右面是主管下降的,下降的阳气会带动精气向下走,所以右面的部位是“下盛上虚”,眼睛和耳朵比左边的弱,但手脚比左边强。如果人体的左右两边同时遭遇了外邪,一般上部身体右侧反应较重,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较重。一般疾病发生的规律是左边的手脚更容易发麻不伶俐,而右边的脸部更容易发生中风之类的疾病。这种变化的本质实际是从左到右的阴阳变化规律导致。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也会发现,人体衰老时,右边的白发也经常会比左边更多一些。

今解黄帝内经第12篇:人体结构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


从更细一步的视角看,人体的左眼和左耳因为精气充足,往往比右眼和右耳更大一些。有些人因为身体的“内五行”不均衡度高,差别会更明显一些。有些人身体的“内五行”相对比较均衡,所以差别会小一些。

人体的结构总体是对称的。但心脏因为负责输送血液而位置略偏左,心脏左右两边的心房心室总体也是呈对称的,但细节上又是有一些差别的。和心脏输血相比,肝脏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主要起着静力回血的作用,因此居于身体的右侧。

仔细观察人体的两肺,左右两边各12根肋骨,总体上是对称的,但细节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别。凡是一个脏器的,例如脾胃则偏左,而肝胆则偏右,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再观察人体两腿上的骨骼和肌肉,两手上的纹理,总体上是呈对称规律的,但在细节上又是呈不对称的。

无独有偶。在1957年以前,科学界普遍认可“宇称守恒定律”。简单说,宇称守恒就是一种空间的左右对称。在物理学中,这种“对称性”就是指物理规律在某种变化下的不变性。例如,在实验室做某一实验,你无论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无论是今年做,还是10年以后做,只要实验条件没有改变,所得的实验结果都应是一样的。同样,同一个物理实验,你无论放到哪一个实验室去做,都应该得出一样的实验结果。

但这种认知在1957年被打破。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通过微观世界的科学发现,证明了宇称在微观领域实际上是不守恒的

今解黄帝内经第12篇:人体结构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


1956年,在科学实验中发现微观世界的5夸克态粒子和γ两种介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性质完全相同,多数人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粒子。当5夸克态介子衰变时产生两个π介子,γ介子衰变时产生3个,这又说明它们是不同的粒子。在最初,“5夸克态介子和γ粒子”只是被作为一个特殊例外,但此后不久,同为华裔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用另外一个实验验证了“宇称不守恒”。


从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来看,对称性反映了物质形态在运动中的共性,而不对称性则显示出他们各自的特性。我们看到,自然界的树叶、雪花瓣……,他们的形象总体是呈现左右对称的,但从微观看,又是不完全对称的。我们在自然界无法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两瓣雪花。如同最高明的乐曲家在不同时间弹奏同一个乐曲,大体上乐曲的旋律和节奏是相同的,但乐曲家永远做不到在细节上完全一致。画家、书法家的创作同样如此。

大自然正是这样的神奇设计师,当大自然构造像DNA这样的大分子时,总是遵循复制的原则,将分子按照对称的螺旋结构联接在一起,而构成螺旋形结构的空间排列是相同的。但是在复制过程中,细微的偏离就会在大分子单位的排列次序上产生新的可能性,从而使得那些更便于复制的样式更快地发展,形成了进化的过程

自从宇称守恒定律被李政道和杨振宁打破后,一些科学家进而提出,可能正是由于宇宙存在轻微的不对称,导致宇宙大爆炸之初生成的物质比反物质略多了一点点,正反物质相遇后会立即湮灭,剩余的物质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世界。如果正反物质完全相同,星系、地球乃至人类就都没有机会形成了。

接下来,科学家发现连时间本身也不再具有对称性!

今解黄帝内经第12篇:人体结构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


可能大多数人原本认为时光是不可倒流的。日常生活中,时间之箭永远只有一个朝向,“逝者如斯”,老人不能变年轻,打碎的花瓶无法复原,过去与未来的界限泾渭分明。不过,在物理学领域,时间却一直被视为是可逆转的。比如说一对光子碰撞产生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而正负电子相遇则同样产生一对光子,这两个过程都符合基本物理学定律,在时间上是对称的。如果用摄像机拍下其中一个过程然后播放,观看者将不能判断录像带是在正向还是逆向播放,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没有了方向。

爱因斯坦在1916年发表了著名的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突破人们在经典力学中的普遍认知。在引力场中,光线和时间受到引力的作用都是弯曲的,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直线。“弯曲”的时间概念意味着时间有可能是一个“圆”,如果视角放在更大的宇宙中,时间有可能是从起点再回到终点的。我们在电影片段中看到的昨日重新、或者时光倒流其实并非天方夜谭

1998年,物理学家们却首次在微观世界中发现了违背时间对称性的事件。欧洲原子能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发现,正负K介子在转换过程中存在时间上的不对称性:反K介子转换为K介子的速率要比其逆转过程,即K介子转变为反K介子来得要快。

世界从本质上被证明了是不完美和不完全对称的。粒子的本质是电磁相互作用,粒子与粒子或粒子与物质间同样存在相互作用,在正物质宇宙环境下也许正是这种粒子的相互作用影响差异,使得粒子能量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导致宇称不守恒

我们观察阴阳太极图可以看到:阴阳太极图的整体是阴阳平衡对称的。但是我们观察阴阳太极图上的圆圈边上的每一个局部和细节,其实都是不均衡的。

今解黄帝内经第12篇:人体结构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


对称性确定了宇宙运行的宏观规律,细微的不对称引发了宇宙持续运动和生存。人是自然宇宙的产物,宇宙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规律,早在5000年的《黄帝内经》就揭示得淋漓尽致。通过“觉悟”人体自身规律反推宇宙规律,是中国哲学向“内”看的核心奥妙,《黄帝内经》的“内”字正是此含义。

相比现代意义上严格分科的物理学、化学、哲学、天文学、数学、人文学……,中国的古典哲学实际是一个综合的学科。这门综合的学问,可以用来了解自然奥妙、治疗身体疾病、设计社会制度、进行科学研究……,将人放入到自然宇宙中,与自然宇宙融为一体。


(1)本号是今日头条上用现代科学语言、系统化解读中医第一人,旨在帮助中医爱好者迈入中医之门并登堂入室,提升理论与实际运用水平。

(2)如果你想学习自学中医,你需要做好至少一年的长期关注与学习的心理准备,认真学习文章与视频,这样你才能逐步成为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健康管理师,有效的应对日常常见疾病、防治慢性病,利己利国。

(3)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或者转发给身边的朋友看一看,以便帮助更多的人。关于中药剂量的问题,请翻阅此前文章,东汉与现代度量衡不同。

(4)本文章为公众号“四圣弘医”同人原创文章,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书面授权,且为原作者在今日头条唯一正式授权。“同人”,为深圳市保健协会、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特聘智库专家。


有人问为什么不教一些偏方,或者快消方法,在此答复如下:

头条有很多不系统的小方法,或者未经授权转载、拼凑的零散火爆文章,但根基不牢,无法持久。

我希望我的粉丝,能够系统的学习中医理论,实现自医,自利利人。

作为医者,最大的期望是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健康外包给医院或者他人。

自己懂自己明白,才不至于有病乱求医,才能避免过度医疗对身体的伤害。


更多文章,请到本号文章中查阅。

《望闻问切系列》中医科普文章导读及链接

《深入浅出讲伤寒》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迈入中医之门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中医视角解读抑郁症与焦虑症的机理与防治

迈入中医之门第58篇:中医现代视角解读“失眠论治”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43篇:现代语言解读“薯蓣丸”-补肺

迈入中医之门第56篇:中医科学视角解读“上火”机理与防治

欢迎关注,敬请转发,你不仅能收获个人的健康,还能帮助更多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黄帝内经   对称性   夸克   人体   介子   粒子   自然界   对称   阴阳   宇宙   规律   中医   地球   结构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