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即豆瓣评分8.0的《庆余年》,男主角范闲为啥老流鼻血?

这几天,“本以为是个正剧结果是个喜剧”的《庆余年》开播了,刚开播两天,豆瓣评分就拿到了8.0的高分。


开播即豆瓣评分8.0的《庆余年》,男主角范闲为啥老流鼻血?

每次有古装剧,药师都不免要看一看他们有没有行医用药方面的问题,刚巧,主角小时候学的第一门功夫就是学医和用毒。


主角的师父也很特别,他教主角医理,用的是西方解剖学刚开始时采用的“偷尸体”的方法。


开播即豆瓣评分8.0的《庆余年》,男主角范闲为啥老流鼻血?

最后逼得这个“内心强大”的孩子都吐了。

他教主角用毒和解毒,则是采用直接给主角下毒的方法进行实践,然后让主角自己找到解药。

每次师父给主角下毒后,主角都会流鼻血。。。


开播即豆瓣评分8.0的《庆余年》,男主角范闲为啥老流鼻血?


偏偏主角练的还是刚猛一类的内功,气息纯阳,平时也特别容易流鼻血和吐血。


那么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流鼻血呢?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中有句话:“春善病鼽衄。”


鼽,就是鼻塞流清涕,相当于感冒或者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而衄,就是鼻子出血。意思就是春天人容易流清鼻涕和流鼻血。


鼻子出血,在中医里大多是因为有热,尤其是督脉有热。血热容易妄行,就是血容易不按常规乱跑,出血的症状就产生了。


既然鼻出血多半有热,有热的人一般什么特点?不是阳盛,就是阴虚,以阳盛比较常见。


所以,一般一些阳气比较足,实火比较大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男性,最容易鼻子反复出血。所谓小伙子火力壮,就是说像范闲这样的年轻小伙子阳气比较旺盛,尤其又是练得刚猛的内功,阳气比一般的小伙子还要旺一些,就更容易出血了。


这时候,就需要用“凉血止血”的治法。


这里的“热”和“凉”不是指血液的绝对温度,中医不能这么微观地看。血热指的是血液流动加速、脉搏快,甚至身热、不正常出血的这一类症状;而凉血,就是把血液流速降下来,让体温恢复正常,让血液往该去的地方去的这一类治疗方法。


怎么正确处理流鼻血

老百姓处理鼻出血,通常有两种常见做法,其中有一种是对的,有一种是错的。


先说错的——就是鼻子出血后仰脖子。

如果仰脖子,血确实不会从鼻孔里出来,但因为你的血还没凉下来,妄行的本质没有改变,它就会往嗓子里面倒,这就是为什么范闲有时候会吐血的原因。

如果到嗓子里面,血液很快就会凝固,形成血疙瘩,就会呛到气管,有时就会阻碍呼吸,变得很危险。所以仰脖子的做法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不建议的。


开播即豆瓣评分8.0的《庆余年》,男主角范闲为啥老流鼻血?

仰头止鼻血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做法是部分正确的——在脑门、后脖子、脚心拍凉水,或者用刺激性比较强的大蒜,贴在脚心的涌泉穴上。


但是,这两种方法有个弊端,就是它“治标不治本”,它只能堵住热血的出口,却不能彻底让血不乱跑。这样的话,人体的热气被鼓动起来后,你把鼻子这个出路堵住了,但是它会往身体别的地方跑。所以说这个做法只能算是部分正确。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物理止血法:


用干净棉花塞住流血的鼻孔,然后用手指压住鼻孔上部,一般7-10分钟左右就能止血。


开播即豆瓣评分8.0的《庆余年》,男主角范闲为啥老流鼻血?

压住流血鼻孔


中药止血法:


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服用凉血止血药。最有代表性的药,就是白茅根,用它煮水喝。


白茅根就是茅草的根,是一味很常见、很便宜的凉血止血的药,对于各个部位的出血都有效。不仅能止血,还能把热了的血凉下来,让它往该去的地方去。


开播即豆瓣评分8.0的《庆余年》,男主角范闲为啥老流鼻血?

白茅根药材

开播即豆瓣评分8.0的《庆余年》,男主角范闲为啥老流鼻血?

白茅根植物——茅草

值得注意的是,白茅根性寒,是凉血止血药,用于血热、阳气比较足的人,所以体虚体寒的人士不宜,腹泻、大便稀溏者不宜。

同时,白茅根虽然有保健的作用,但是不能长期服用,久服会伤害体内的阳气。

所以,不管师父给范闲的解药是什么,解药解毒的思路一定是先凉血清热毒,然后止血。而范闲如果想去除身体中过剩的血热,要么需要定期服用凉血止血药,要么就要练一些比较偏阴性的功夫相抵消。


开播即豆瓣评分8.0的《庆余年》,男主角范闲为啥老流鼻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白茅   止血药   脚心   阳气   茅草   余年   鼻孔   男主角   师父   豆瓣   解药   小伙子   症状   脖子   血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