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开对了药,疾病却没见好是怎么回事?服药方法大有讲究

清代著名医家徐大椿(又名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里说过:“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无功,反而有害。”就是讲即使医生方子开的对症,但是服药方法错了,非但治不了病,反而对人有损伤。

服药方法也是治病的至关重要一环,却常常被我们忽略。正确服用汤药需要了解服药的时间、温度等关键要素,这样才能把药效发挥到最好。

医生开对了药,疾病却没见好是怎么回事?服药方法大有讲究

服药时间

服药时间分为即时服、分服、频服、空腹服、食后服、发病前服、睡前服等。

但无论哪种服药方式,如无特殊医嘱,均需要与饮食隔开0.5-1小时,1小时以上更佳,目的是以免饮食和药物互相影响消化吸收,影响药效的发挥。

即时服/顿服

即时服,对于急性病来势峻猛者,不拘时间,即时服足量的药物,以控制病情。有时一剂汤药煎好后一次全部服下,有时1日内服2-3剂。

顿服的意义与之相近,“顿”是当做一顿,即攒在一起共同完成。“顿服”说法,可以理解为把一帖煎好的整碗药剂,当做一顿,即一口气全部喝完,而不是分开来服用。

如《伤寒论》中,治泻下后阳虚,用以急复阳气的干姜附子汤;治过汗阳虚,用桂枝甘草汤;涌吐痰涎宿食的瓜蒂散;《金匮要略》中,治肺痈喘不得卧的葶苈大枣泻肺汤;治肠痈的大黄牡丹汤。

这些方后,都注上了“顿服”。

再如《温病条辨》中燥干清窍的翘荷汤,方后写道“煮取一杯,顿服之,日服二剂,甚者日三服”。一日之内服用2-3剂汤药,用量很大。

参考在西药服用时,也有首次剂量加倍的用法,适用于病情危急,安全剂量较大的药物,需要快速起效的场景。

分服

最常见的服药方式,即1天1剂,将第一煎、第二煎,或者有的有第三煎合并后,分次服用。大部分是1日2次,也有1日1次、1日3次、一日4次的。目的是为了在服药期间,使药效在体内维持合理的有效浓度,便于持续发挥药效。

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是昼夜分服,即晚上与白天服用频次不同。

如《温病条辨》中治疗热灼胸膈的凉膈散,方后注“温服,日三夜二,得下热退为度。”

频服

频服是将一天的药量,不拘时间,采用小量多次的服药方法。

频服适用于患有上消化道、上呼吸道不适的患者,如咽痒、呕吐、镇咳,如一次服用大量药引起消化道或呼吸道反应强烈,频服则有利于降低不适感,有利于药效持续。也适合于那些正虚邪实,不宜用猛药的患者,取其量少力缓的作用,以防伤正。

另外一些危重病也会考虑频服,以期能尽快达到药效。

比如《伤寒论》中,治“少阴病,咽痛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的苦酒汤,方后注“少少含咽之”,令药液持续作用于病损部位,以提高疗效。

又如《卫生宝鉴》中治大头瘟的普济消毒饮,用法是“半以汤调,时时服之,半以蜜丸,噙化之”。

中药汤剂有两种常见叫法,汤和饮。汤如三子养亲汤、四君子汤、补阳还五汤等;饮如生脉饮、左归饮、右归饮、三生饮等。

区别就在于汤是定期服用,类似于我们说的“分服”;而饮是可以不定期服用的,类似于“频服”,可当茶喝,还可以煮的淡一点。

因为频服用量不固定,所以需要注意“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就是病好了就不要再服用了,不用非要把医生开的所有药都喝完。如外感风寒用辛温解表药,服药后汗出,不怕冷了,就应停药,或者应找大夫换适合下一疗程的药,否则容易损伤正气。

医生开对了药,疾病却没见好是怎么回事?服药方法大有讲究

空腹服/饭前服

空腹服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食物与药物混合,所以能迅速进入肠道中充分发挥药效

适合空腹服的药物有几种:滋补药、泻利药、驱虫药和制酸药

凡空腹服药,需要在服药后0.5-1小时后再进食,1小时后更佳,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食后服

大多数药都可饭后服用,这个饭后是指吃完饭后0.5-1小时,1小时以上更佳。因很多药对胃肠有刺激作用,如饭前服会加重对胃肠的刺激,引起饮食上的不畅。

特别是一些消食导滞药,应饭后服用。包括山楂、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莱菔子等,饭后服有助于消化食物。

另外,对胃刺激较大的药物,如清热为主的苦寒药,治疗热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味道怪异的药物,往往容易产生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的反应,应饭后服。

如含有黄连、苦参、龙胆草、黄芩这类苦寒药的方剂,以及含有皂角刺、皂矾、乳香、没药等口感不佳的药物,蜈蚣、全蝎等带有腥味的动物药的方剂,均饭后服用为宜。

还有一些中药类书籍总结说,如病在胸腹上部及以上,如头痛、目疾、咽痛、胃痛等,宜饭后服;胸腹以下,如肝、肾、肠等疾患,宜饭前服。可以当做另一种参考。

发病前服

有些病是定时发作,只有在发病前服用效果最佳。

比如疟疾,在发病前2小时服用,否则无效。这是因为疟疾未发时,气血未乱,邪正未争,此时服用,有利于吸收。

又比如因为脾肾虚寒导致的五更泻(即黎明之前早晨4-5时腹泻),也是定期发作,治疗此病的四神丸,宜在临睡前或者午夜时服药,这样药效可以持续到天明,起到温阳收敛止泻作用。

睡前服

临睡前服药,和空腹服药有相似效果,可使药物在胃肠内容物较少的条件下充分被吸收,有利于治疗夜间或凌晨发作的疾病。

一般来说,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多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这些疾病往往夜间发病较重,故10点左右睡前再服用一次,目的是使药力持续发挥作用,防止夜间恶化。

医生开对了药,疾病却没见好是怎么回事?服药方法大有讲究

服药温度

分为温服、热服、冷服三种。

温服

温服最为常见。即将煎好的汤液放温后服用。这个温度服用,一方面是口感最佳,是最适应人体的温度;另一方面汤液在不冷不热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平均下来最大。如果放冷后,许多有效成分溶解度会变小,从而析出沉淀,造成药效降低。

热服

热服,将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一般是治疗寒性病症的药物宜热服。就是指那些人体因受寒邪侵袭,或因自身阳气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包括怕冷、痰多白沫、胃痛腹痛喜温按、大便稀、小便清长、口不渴、面色白等症状。一般祛寒、解表、理气、活血、补益剂均可热服。

辛温解表要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仅热服,服后还须喝一碗热粥,盖上小薄被或者衣服取汗。

冷服

冷服,即将煎好的药液放冷后服下。一般是治疗热性病症时宜冷服。主要是指那些人体感受热邪,或者阳气亢盛而引起的疾病,如高热、面红、口干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症状。一般清热解毒、祛暑、止血、收敛的方剂宜冷服,也可以选择温服。

特殊的服法

中医中有两种比较特殊的病症,一种叫真热假寒,就是表象为寒象,但实质为热证,这种情况虽用寒药清热,但需要热服,用法叫“治热以寒,温而行之”;另一种恰好相反,叫真寒假热,表象为热象,实质为寒证,虽用热药温阳,但要冷服,“治寒以热,凉而行之”。这两种情况病人不易分别,有时就连医生也会诊断错,特此标出。

医生开对了药,疾病却没见好是怎么回事?服药方法大有讲究

热服、温服和冷服

总结

有句话说“三分治,七分养”。三分治,就是病发了,危急时刻了,必须要治疗,而治疗后要想真正康复,还是回家去养,这就是“七分养”。而疾病的养护,就体现在对身体的变化,以及对服药的方式的留心和用心上。

要想把疾病去除,把身体养好,除了医生需要对症治疗之外,在中医中还需要药物的质量到位,煎药方式和服药方式的把握到位,以及留意忌口和平时应注意的事项。关于服药方法,就有以上这么多。

关于传统手工煎药的方法,可参看之前的文章:

为什么不建议在医院代煎中药?药师手把手教你传统手工煎药

关于服药禁忌:

为什么有些医生总让你忌口,有些医生又让你不用忌口呢?

关于多种药能否一起吃:

两个医生开的中药可以一起吃吗?药师总结中药相关配伍禁忌


参考资料:

1.张磊.中药汤剂煎服必读[M].中医古籍出版社,2018.

2.武荣芳.中药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3.彭成.系统中药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疾病   医生   汤药   药液   阳气   方剂   药效   胃肠   饭后   夜间   讲究   药物   中药   对了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