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疾病征兆,等有问题再去医院可以吗?医生:不如定期体检划算

常关注健康养生的朋友们对这类标题应该不会陌生:XX癌的XX个征兆。依我看,这类主题还是比较有意义的,毕竟我们一直在倡导的就是对癌症的早发现和早治疗。不过大多数此类作品,包括如果让我去写的话,无外乎就是一些肿瘤的早期症状。这些内容看似有道理,但仔细想想,也未见得就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关注疾病征兆,等有问题再去医院可以吗?医生:不如定期体检划算

(这是自己曾经做过的一篇ppt,尽可能的把各种征兆的条件标出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大多数所谓的XX癌的XX个征兆,其实都与常见的这些器官的基础病变难以区分。别说是咱们平民百姓了,哪怕是有经验的大夫,也不能通过这些所谓的征兆来判断是否有早期癌症的存在。而有些人,恰恰心中的小心思就是:当出现这些症状再去做个体检吧。那可不行,咱们举个例子:

比如说肠癌的征兆,我们一般认为早期肠癌会存在着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情况的出现,但这不能意味着出现这些情况体内就一定存在着恶性肿瘤。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有此类症状出现,我们在检查后一切正常的概率也不小。(这里提示一下,无论什么征兆,做一个检查是必须的,否则征兆也就没了仅有的一点意义了)

关注疾病征兆,等有问题再去医院可以吗?医生:不如定期体检划算

就拿便血来说吧,这是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可能因为涉及“血”,所以大家是比较关注的。我经常在网上遇到关于便血的咨询,很多人面对便血,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得肠癌了?但是在大多数就诊经历中,这些便血仅仅就是由于痔疮或肛裂引起的。

一般来说,痔疮、肛裂等引起的便血呈鲜红色;上消化道也就是胃出血的便血为深色,发黑发亮;溃疡性结肠炎的便血会有脓液混杂其中;而肿瘤引起的便血反而没有那么的有特点,一般是量不会很多,颜色较深。

而且,这些都是理论上的一些阐述,真正到了实际生活中,又会因为饮食等因素的影响有着一定程度的变化空间——火龙果吃多了偶尔也会被误认为是便血。。。即便是专业医生都无法通过“便血”来判断我们身体出了哪些问题。

关注疾病征兆,等有问题再去医院可以吗?医生:不如定期体检划算

所以如果我们完全以“征兆”作为是否身患严重疾病或是否该去医院体检的标准,就显得有点草率了。再多说一嘴,那就是如果真的是癌症到了引起特征症状的时候,往往也就不会是早期了。所以讲到这里,就又要说回到吴医生一直以来倡导的“健康观”。

我认为正确的健康观不能仅仅是当症状出现后才下意识地去医院做一些检查,当然,能做到这点其实也不容易了。真正的健康,应该是首先防患于未然,其次就是做好定期的体检。

关注疾病征兆,等有问题再去医院可以吗?医生:不如定期体检划算

防患于未然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健康科普常识,现在网络如此发达,找到一些靠谱的健康科普账号应该不难(比如说五号医生哈哈)。但是,健康生活和饮食也未必会做到对疾病百分百的预防,毕竟很多不好的疾病恰恰是遗传因素占了主要病因。所以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我们普通人最应该掌握的健康秘笈。

这里面的逻辑大概就是,既然我们无法通过特定的症状来预测体内的异常,也无法完全通过防患于未然来做到百分百回避,那么及时做检查,及早发现身体异常就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了。因为大多数的恶性肿瘤,在萌芽时期就消灭它,其结果往往是最好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也可能跟普通人无异。

而且,即便是我们关注了很多“征兆”,最后也是需要到医院去做个检查,这样跟定期体检比,性价比又低了一些。

关注疾病征兆,等有问题再去医院可以吗?医生:不如定期体检划算

今天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被一些所谓的“征兆”“症状”而吓倒或者焦虑,也不要等到症状出现后再去医院就诊,而是要养成每年有针对性体检的习惯,这才是对我们身体健康最负责的表现。未来吴医生也会多跟大家聊聊,每年体检,我们该怎么查,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征兆   疾病   医生   医院   健康   防患于未然   恶性肿瘤   肠癌   消化道   百分百   痔疮   癌症   普通人   肿瘤   症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