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粽子?改良后的粽子可以适当多吃

端午节,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粽子?改良后的粽子可以适当多吃

今天是端午节,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粽子,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同时也给爱吃粽子的糖尿病患者带来了不小的诱惑: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粽子呢?有人说不能吃,有人说少吃点没事!那糖尿病患者究竟能不能吃粽子呢?每年端午节前后,多会有很多糖尿病朋友来咨询这个问题。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糯米的生糖指数比大米还要高一点,而且很多粽子里面还加有蜜枣、甜枣、甜豆沙、香肠、五花肉、咸蛋黄等高脂、高盐、高糖的粽子芯,这样更不利于血糖控制,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上面的这些传统的粽子还是要少吃。那有没有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多吃的粽子呢?

我们来看看糯米和大米含糖量的比较:

米种类

水分(克)

蛋白质(克)


脂肪(克)

碳水化合物(克)

膳食纤维(克)

维生素B1(mg)

钾(mg)

磷(mg)

能量 (千卡)

大米

13.3

7.4

0.8

77.9

0.7

0.11

103

110

346

糯米

12.6

7.3

1.0

78.3

0.8

0.11

137

113

348


端午节,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粽子?改良后的粽子可以适当多吃

由此可见,糯米和大米在营养成分上没有什么差别,几乎一样,两者含量最多的都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淀粉。
大米中的淀粉主要是直链淀粉,由数千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线性连接而成,较易溶于水,黏性差,容易出现“老化”现象,形成难消化的抗性淀粉。
糯米中的淀粉几乎都是支链淀粉,支链淀粉除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葡萄糖残基主链外,由24~30个葡萄糖残基组成的支链与主链以α-1,6糖苷键连接,黏性大,容易“糊化”,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因此糯米的血糖生成指数较大米高。也就是说同等质量、成熟度相同的糯米较大米更易吸收:大米的血糖生成指数为83.2,糯米的血糖生成指数为87.0,两者均属于高生糖指数食物,而 100克大米的血糖负荷为64.8;100克糯米的血糖负荷为68.1,都属于高血糖负荷食物。血糖负荷大于20为高血糖负荷食物,对血糖影响大;血糖负荷在11~19为中血糖负荷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一般;血糖负荷<10为低血糖负荷食物,对血糖影响小。由此可见,大米和糯米对血糖的影响都比较大,而糯米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碳水化合物应不少于130克,否则就会导致饥饿性酮症。按照100克糯米含碳水化合物78%计算,130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是糯米166克,即3~4两。一个粽子含糯米约100克,也就是如果一天吃3~4个粽子的话,基本上就不要再吃其他的主食了。

传统的粽子(每个)的是由:糯米100克,同时配以适量的咸蛋黄、豆沙等加工而成,缺乏膳食纤维,含糖、脂肪、盐过高。一个传统的100克糯米包的咸肉粽子,含500-600千卡的热量;为了让糖尿病患者也能够适当多吃点粽子,既增加节日的气氛,也能满足让人心痒的食欲,可以对传统的粽子进行改良:使用升糖指数不高的食材部分代替糯米即可:

比如:
糯米50克、黑豆25克、绿豆25克、瘦肉25克、酱油和盐少许;或者
糯米50克、芋头50克、瘦肉25克、酱油或盐少许;或者
糯米50克、蚕豆25克、瘦肉25克、酱油和盐少许;
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红豆、百合、香菇等自己喜好的食材。

端午节,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粽子?改良后的粽子可以适当多吃

通过实验对比,传统糯米粽子餐后2小时血糖为7.3-7.8毫摩尔每升,改良后的粽子餐后2小时,血糖为6.5-6.8毫摩尔每升。

经过改良后的粽子所产生的能量,一般只有传统粽子的一半左右,而且红豆、绿豆、蚕豆、芋头等食材的生糖指数远远低于糯米,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合理搭配能使蛋白质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营养价值,同时能稳定血糖,关键是还能够让糖尿病患者适当多吃。糖尿病患者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所有的食物都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血糖水平、食物的升糖指数、做运动情况等来决定自己可以吃多少。血糖控制得越好、运动量越大、升糖指数和糖负荷越小,则可以适当多吃。

端午节,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粽子?改良后的粽子可以适当多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粽子   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患者   糖苷   瘦肉   葡萄糖   膳食   血糖   糯米   端午节   淀粉   大米   负荷   食物   指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