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如何吃出健康身体,家长要学习这几点

每个家长最关心的肯定就是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了,学龄前儿童正如含苞待放的花苞,生机勃勃,努力向上,正处于较高的生长发育水平,这个阶段的发育不仅决定了以后的身体健康状况,也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和成人期发生肥胖的概率。


学龄前儿童如何吃出健康身体,家长要学习这几点

这个时期的儿童膳食习惯的特点:

1.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很高,应保证全面、足量的食物摄入;

2.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咀嚼能力仍较差;

3.生活自理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注意力易分散,进食不够专注

对学龄前儿童膳食的建议:

1.选择适合学龄前儿童的食物制作方式:

调味-----学龄前儿童饮食应保持口味清淡,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孩子能够品尝和接纳各种食物的自然味道。不应该过咸,长期过量食用钠盐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风险;不应该过辣,油腻,尽量不加或者少加味精,鸡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可选用天然,新鲜的香料,比如葱姜蒜柠檬,香草等和新鲜蔬果汁比如番茄汁,南瓜汁,菠菜汁来进行调味和调色,来增进孩子的进食欲望。

食用油----烹调油用量不多于2茶匙(大约10ml),多使用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食用油,什么样的油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呢?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常温下为液态的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这种油有助于脂肪酸的平衡,可以减少成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常温下凝固成固态的油脂的含有饱和脂肪较多,比如猪油、牛油、棕榈油等,这样的油就要减少用量。

烹饪方式-----尽量少用油炸、烤、煎的方式,宜采用蒸、煮、炖、煨的烹调方式,3岁以下的孩子应该专门单独的加工烹制,将食物切碎煮烂,易于咀嚼、吞咽和消化,对于鱼,排骨类的食物注意去除刺,皮,骨头等;坚果类比如花生,开心果,大豆等,应该磨碎或者打成泥糊糊再进食


学龄前儿童如何吃出健康身体,家长要学习这几点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每天不少于三次正餐和两次加餐-----分别在上午,下午安排加餐,以奶类、水果、面点为主,不宜过多,应根据季节和饮食习惯更换搭配食谱。两顿正餐之间间隔4-5小时,加餐与正餐之间间隔1.5-2小时。

培养专注的进食习惯----尽可能提供儿童固定的进餐座位,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追着喂,边吃边玩的不良习惯,最好在30分钟内吃完。

避免挑食偏食----鼓励孩子选择多种食物,对于拒绝的食物不能强迫喂食,可以更换烹调方式,比如将食物切成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将食材打碎做成动物形象的包子或饺子之类。

学龄前儿童如何吃出健康身体,家长要学习这几点

3.如何选择零食:

零食对于全天膳食的一个补充,也是很有讲究的,应该如何选择呢?零食选择乳制品、水果、蛋类及坚果类营养密度高的食物。我国2-3岁儿童的膳食钙每天推荐量为600mg,4-5岁儿童为800mg。每日饮奶保证300-400ml,喝水量应600-800ml,以白开水为主,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吃零食前要洗手,之后注意漱口。


学龄前儿童如何吃出健康身体,家长要学习这几点


4.培养对各种食材的兴趣:

带孩子了解食材的种植成长采收的过程-----可以带孩子去农田认识农作物,实践简单的农业生产过程观察植物的生长方式,亲手采摘蔬菜,参与家庭制作食物的过程,增加对食材的兴趣。


学龄前儿童如何吃出健康身体,家长要学习这几点


5.培养户外运动的习惯:

学龄前儿童每天应进行至少一小时的户外游戏或运动,不断可以促进皮肤中的维生素D合成和钙的吸收利用,还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还能使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增加能量消耗,增进食欲,提高进食能力。适宜的运动比如公园玩耍、散步、骑自行车、快跑、爬山,跳舞等。

学龄前儿童如何吃出健康身体,家长要学习这几点

#健康科普排位赛##青云助力,共渡疫情##健康出行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钠盐   磨碎   不饱和   健康   坚果   常温   脂肪酸   正餐   食用油   膳食   零食   食物   家长   身体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