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夏天到了,周围的蚊子也多了起来,蚊子给人的感觉就是,无论采取什么手段捕杀它们,它们的数量永远不会减少一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蚊子能够保持这样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繁殖速度太快了,更为关键的是雌蚊子与雄蚊子交配一次,接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吸血—产卵往复循环,不会再需要雄蚊子了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在雌蚊子仅有的两个月生命中,它能够产卵6-8次,每次产卵200-300粒卵,这也就是说,一个蚊子的一生可以产下2400粒卵,卵仅需要10天就可以变成蚊子,这样下去,周围的蚊子能不多吗?

雌蚊子一生只需交配一次,便可终生产卵的技能,这能力简直太强大了。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蚊子喜欢吸食动物的血,而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繁殖。因为雌蚊子产卵时,需要吸食血液,刺激腺体分泌出有助于卵细胞成熟的激素,加快了它们的繁殖过程。蚊子的主食实际上是植物的花蜜和植物汁液。

所以,一定程度上,周围蚊子的增加,人类的血液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要问这些蚊子中,最让人讨厌的莫过于花蚊子,因为花蚊子属于攻击性非常强的一种蚊子,即使在室内只有一只花蚊子,整个晚上都别想好好睡觉了,因为花蚊子在攻击人类的过程中,还带着声音巨大的啸叫声,有时候吵得你甚至都想把腿伸给它,让它赶紧吃饱你好睡觉。

对一般蚊子而言,晚上才是它们的活动时间,可对花蚊子而言,白天一样精力四射,四处攻击人类和动物。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那么花蚊子究竟是什么来头?

实际上,花蚊子只是它的昵称,它学名叫亚洲虎蚊或白纹伊蚊,原本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我国并没有花蚊子,随着贸易往来的频繁,花蚊子坐着交通工具来到了世界各地,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花蚊子已经成功入侵全球70多个国家,成为世界快速入侵的百种生物之一。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并没有花蚊子,那个时候虽然有蚊子,但是攻击性远不如花蚊子,所以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很多农村人晚上出来吹自然风凉快,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自从80年代以后,花蚊子入侵,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实际上,花蚊子咬下并不会带来太疼痛的感觉,但是它们携带的病毒最可恶。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据统计,蚊子可以传播70种虫媒传染病,即便现在医疗条件很好,每年仍然有七八十万人死于蚊子携带的传染病。


所以,很多科学家开展研究,怎么能够减低蚊子的数量。我国在防治蚊子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顶级期刊《自然》曾发表过我国学者的文章,文章介绍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科学手段将蚊子改造,短短两年时间,让广州的两个小岛蚊子几乎灭绝。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科研人员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低剂量辐射让雄性花蚊子不育,然后把不育的蚊子释放到自然界,一旦不育的雄性花蚊子与雌蚊子交配就无法产生后代;二是通过让雄性花蚊子感染“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细菌,感染了细菌的雄性花蚊子与雌性交配时,会产生“胞质不融合”现象会让虫卵无法存活,达到让蚊子绝育的效果。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科学实验在广州两个小岛上进行,根据实验结果显示,这两个岛屿上花蚊子数量减少了94%,更为关键的是,在实验后的3个月,两个岛屿基本看不到活着的蚊子卵。就实验室的数据来看,这种灭蚊方法是靠谱的,但是要大面积推广还是要做很多评估才行。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看到这样的实验,长期受到蚊子骚扰的人们欢呼雀跃,表示再也不想看到蚊子了。然而,蚊子灭绝真的好吗?会引起其他生态问题吗?

如果,人类真的发明了全部消灭蚊子的方法,在蚊子消灭后,会使部分以蚊子为食的动物数量短期内降低,但是自然界,并没有只以蚊子为单一食物来源的动物,所以,蚊子消灭后,很快会有其他生物快速补上生态链,或者说,蚊子在生态链上没有真正控制任何种群。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不过,对于“没有蚊子世界会更安全”的论调,巴西昆虫学者卡洛斯·布里索拉·马孔德斯表示:蚊子的消失对于人类而言影响重大,毕竟任何一种生物灭绝很难再复活。

人类在地球上才生活了数百万年,而蚊子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26亿年,你认为消灭蚊子地球真的会更美好吗?

蚊子打不尽与交配有关!灭蚊率94%实验已成功,为何不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巴克   蚊子   灭蚊   攻击性   雄性   自然界   数量   晚上   生态   人类   动物   两个   生物   我国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