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阿甘”一样成长


像“阿甘”一样成长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东张路上的一家生产相册的工厂,40多位员工中,有一半以上是残障人士。

“他们很难找到让自己发光的工作。”经营这家工厂的陆鸿深知残障人士找工作的不易,所以想尽自己绵薄之力,给这些残障人士提供发光发热的空间。陆鸿同样没有健全的身躯,但他用乐观、勤勉和奋斗改写了人生,先后带动身边的50多名残障人士脱贫致富。

自立自强 证明自身价值

42年前,陆鸿出生在一个并不宽裕的家庭。10个月大时,他因为中毒性脑炎高烧不退,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小脑指挥神经失常。从此,他开始言语结巴,脖子东倒西歪,走路也跌跌撞撞、摇摇晃晃,成长路上他人的歧视与嘲笑充斥耳边。

陆鸿职高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陆鸿曾经因此怨天尤人,但他不愿做家里的累赘,下定决心,从养活自己开始,立志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这时,叔叔要陆鸿去自己的厂子里做包装、学着“敲白铁皮”。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陆鸿每天要骑车往返50多公里,时常顶风冒雨,甚至因为手脚不灵便,连人带车摔进路边的泥沟里。生活虽苦,陆鸿的内心却充满了快乐与感恩,一直坚持了2年。

后来,叔叔的工厂生意不太景气,陆鸿不想再给叔叔添麻烦,就开始自己创业。他摆了两个小摊子,一个修自行车,另一个修自行车坐垫。摊位空间很小,但陆鸿丝毫不马虎,每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一有空就钻研技术。渐渐地,他终于可以养活自己了。之后,陆鸿又同时开了售报亭、电话超市、碟片店、电脑装配店,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称呼他一声“陆师傅”。

善心善举 积极回馈社会

开店之余,陆鸿认识了一位做影视后期的朋友,开始学习电子相册的制作。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新兴事物大有前途。表弟的婚礼开启了陆鸿制作结婚录像的生意,他的收入渐渐可以支撑家庭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人找到他,想购买一些素材制作金婚纪念视频。看到老人年迈、行动不便,陆鸿说什么也不肯收钱。老人建议陆鸿学习摄影,表示“我可以教你”,并告诉他,自己在苏州老年大学教摄影。

2012年,学会了摄影的陆鸿,盘下了一家照相馆。后来,他又把修图技术练得炉火纯青,甚至有大量顾客从外地慕名而来,找“陆老师”拍照修图。

照相馆经营成功后,陆鸿发现了新的商机:很多人照完相后,都想配个相册。陆鸿和妻子一拍即合,决定涉足相册业务。自己画图纸、设计机器,自己钻研技术……渐渐地,工厂也步入正轨,并开了网店。

短短3年,陆鸿设计的相册扩展到了上万种;订单从零星几个到远销海外,营业额从最初的寥寥无几,到了现在的百万、千万元。

陆鸿深知残障人士找工作的不易,决心为同病相怜的人们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现在,他的员工中有一半以上是残障人士,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其中有个只能右手打字的小伙子,经过刻苦练习,一分钟最少打80个字,是“金牌客服”。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工厂一度停工,陆鸿坚持给工人们发工资,终于挺到了复工,等来了订单。

相亲相爱 共筑温暖家庭

事业有成的陆鸿,与创业前并没什么两样:依旧穿着朴素,吃得简单,家庭名下一套住房都没有。

妻子沈春妹是陆鸿摆修车摊时经人介绍认识的。她不仅从未嫌弃陆鸿身有残疾,而且跟着陆鸿创业,一路吃苦,毫无怨言,用爱温暖着陆鸿的心。有一次,陆鸿与人合伙上新设备,结果赔了不少钱。沈春妹默默地发动家人,帮助陆鸿筹措资金、请来工人。在陆鸿因为压力想放弃时,她不断鼓励他坚持下去。

在父母的房子里结婚后,陆鸿夫妇就住了一个月,随后一直是店在哪里、厂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开店时,白天干活,晚上就把家具挪开打地铺睡觉。开厂后,就在厂里隔出一间做卧室,吃住在厂里。陆鸿说,自己还欠妻子一套房子。

陆鸿的女儿已经读高中了。有一次,语文老师告诉陆鸿,女儿在作文中写到爸爸,“爸爸虽然是位残疾人,但他几乎是全能,什么都会做,什么都做得好。”

许多人管陆鸿叫“中国阿甘”。“阿甘有点傻,我也有点傻。但是,我们傻得很可爱。”他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勇敢地闯,残疾人也能发出自己的光与热。”

文并图/冯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进路   残障   照相馆   厂里   残疾人   叔叔   妻子   老人   工厂   人士   价值   家庭   相册   健康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