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总是高?原来糖友吃饭时总犯7个错

第一个坑:吃了太多血糖生成指数(GI)高的食物

餐后血糖总是高?原来糖友吃饭时总犯7个错

当被医生确诊糖尿病后,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认为不能吃甜的。而对每餐的主食选择毫无正确的认知,继续吃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等GI较高的食物。这样吃法,餐后血糖不高才怪了。

高GI的食物或膳食,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而低GI的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慢,可减少餐后血糖波动,有助于血糖控制。

糖友应该熟悉自己常吃主食的GI值,在选择主食时,能做到心中有数,混合搭配降低整体当餐的GI值

第二个坑:“吃了再算”,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餐后血糖总是高?原来糖友吃饭时总犯7个错

糖尿病患者总有饥饿感,在一桌美食佳肴面前,不免因食欲旺盛而忘记了糖尿病饮食中对“量”的要求,每次都会对自己说“吃了再算”,这样不知不觉就吃多了,从而造成餐后血糖升高。

糖友应时刻记住,什么都可以吃,但什么都不能多吃,应“算了再吃“,学会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

食物小分量是实现食物多样化和减少浪费的良好措施。

一般来说,一盘纯肉热菜或冷盘的重量约为150克,一盘素菜或荤素搭配的菜肴约为300克。一家三口一餐准备三菜一汤即可满足需求。一次烹饪的食物不宜太多,应根据就餐成员的数量和食量合理安排。

第三个坑:重口味

餐后血糖总是高?原来糖友吃饭时总犯7个错

吃饭时喜食肥甘厚味,炒菜时爱放酱油,这些重口味的做法不利于维持健康。糖尿病患者讲究清淡饮食,吃饭时一定要记住控盐、控油和控糖。

控盐 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摄入食盐过量,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咸味和甜味可以相互抵消。在1%~2%的食盐溶液中添加10%的糖,几乎可以完全抵消咸味。因而在很多感觉到甜咸两味的食品中,食盐的浓度要比想象的更高。

此外,要警惕看不见的食盐,减少酱油、酱类、味精和鸡精的用量。酱油中所含的氯化钠为12%~14%,酱类含盐量通常为7%~15%

还要注意隐性钠的问题,一些加工食品虽然吃起来没有咸味,但在加工过程中都添加了食盐,如面条、面包和饼干等。

餐后血糖总是高?原来糖友吃饭时总犯7个错

控油 

每天的油脂摄入量是2汤匙(25克),动物油和植物油都是脂肪,是高能量食物,因此,烹调油也应计算入量。

除了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还要警惕高脂肪的食物,少吃肉皮冻、鸡皮、鸭皮和肥肉。由于坚果的脂肪含量高,推荐平均每周50~70克(平均每天10克左右)。

控糖 

食糖是纯能量食物,容易消化与吸收,除果糖外,都具有较高的血糖生成指数。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不超过50克

第四个坑:错误的进餐顺序

餐后血糖总是高?原来糖友吃饭时总犯7个错

许多糖友在饥饿感的驱使下会先吃一口主食再吃肉菜,这样的进餐顺序是错误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与先吃主食后吃蔬菜/荤菜的进餐顺序相比,先吃蔬菜/荤菜后吃主食,其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

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可坚持少吃多餐,按需分餐,定时定量进餐。在总能量不变的前提下,每日进食3~6餐,甚至更多。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摄入过多食物增加胰岛负担,从而出现血糖升高,也可以避免因进食间隔时间过长而出现低血糖症状。

细嚼慢咽有助于患者减少进食量。在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随机交叉研究结果显示,减慢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的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第五个坑:不按时吃饭

有些糖友记住了“少食多餐”,却忘记了下半句“定时定量”。不按时吃饭容易导致餐前低血糖,从而发生危险,血糖不稳定也可加重病情。

餐后血糖总是高?原来糖友吃饭时总犯7个错

如果三餐不规律,人体会拼命贮存能量,以备不时之需。

众所周知,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备物质。在摄入脂肪类食物之后,人体能够很快地把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脂肪储备起来。

在人体需要能量的时候,它们又会随时进入血液中送到需要的部位分解供能。如果人体处于长期饥饿状态,或者不吃含淀粉的食物,人体还会分解蛋白质来合成葡萄糖,以便为大脑和神经系统等供应能量。

因此,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而言,饮食必须定时定量,这样才能更规范地执行治疗方案。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易出现低血糖的糖友可在正餐中匀出小部分主食,作为两正餐之间的加餐。

第六个坑:进餐速度过快或过慢

有些糖友由于饥饿感的驱使,吃饭速度极快,一碗面条狼吞虎咽10分钟就能吃完。这样的进餐速度不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大脑的摄食中枢接收到进食“饱”的信息与咀嚼的次数有关,如果进食时间过短,大脑没有得到停止进食的信号,容易导致进食过多,甚至超过每天总热量,致使餐后血糖甚至全天血糖偏高。

一项在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减慢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因此,细嚼慢咽可能有助于我们减少进食量。而且也有研究表明,进食速度越快,体重和腰围增加也越快。

但也有糖友容易走极端,进餐时间拖延到30分钟以上,过慢的进餐速度也不利于控制餐后血糖。进食速度过慢, 食物在口腔内咀嚼时间过长, 唾液分泌过多, 食糜形成充分, 淀粉颗粒小,水解面积大, 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唾液中的淀粉酶在咀嚼过程中水解部分淀粉, 使其进入小肠后很快被吸收。致使餐后血糖居高不下。

综合来说,糖友进餐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第七个坑:不科学的烹饪方法(油煎、油炸、烧烤)

有些糖友小心计算着食材热量,餐后血糖还是时高时低,原因可能就出在您的烹饪方法上,油煎油炸类食物会增加脂肪的摄入量。

餐后血糖总是高?原来糖友吃饭时总犯7个错

并且油炸食品中含有苯并芘容易导致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

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过多摄入加工肉类,可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另外,高盐摄入也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和等)都可以减少用油量。科学的烹饪方法才能带来健康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血糖   饥饿感   低血糖   咸味   胰岛素   食盐   主食   葡萄糖   脂肪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能量   食物   人体   速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