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致死病,脑中风究竟是由哪些因素诱发的?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致死疾病,有着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出血性脑中风,如: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是缺血性脑中风,如: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其中又以脑梗塞最常见。

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即使是在医疗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发达国家也是能够排进前三位的致死病因,致死率仅次于心脏病。

世界第二大致死病,脑中风究竟是由哪些因素诱发的?

那么脑中风是如何发生的呢?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瘤破裂等原因,脑内血流量开始减少后,血管周围的脑组织由于缺血缺氧而发生代谢异常,缺血区域内血流量急剧减少,进而导致细胞坏死,最终表现为中风。

脑中风的诱因有以下几点:

1. 年龄:脑中风就和很多其它疾病一样,与人体的衰老和退化脱不开关系,年龄越大,患病的概率越高,尤其是60岁左右的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而且大多数还都患有一些其它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所以比起年轻人更加容易得脑中风。

2. 高血压:多项研究均已证实,高血压是脑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盐饮食和高剂量的阿司匹林,都是脑出血的诱因,但高盐饮食和高剂量阿司匹林都是通过高血压才能发挥作用,没有高血压的人饮食大多不是高盐,没有高血压的人也不需要服用高剂量阿司匹林,所以高血压的危险度是高盐饮食和高剂量阿司匹林的两倍,控制血压可以有效减少脑中风发生的可能性。

世界第二大致死病,脑中风究竟是由哪些因素诱发的?

3. 吸烟:吸烟是疾病诱因榜单上的常客了,它同样也是脑中风的诱因之一,仅次于年龄和高血压,及时戒烟对脑中风有预防作用,尤其是6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或者是伴有心肌病、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更应该进行有效的戒烟。

4. 饮酒:酒一直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它不像烟草那样有害无益,适量的饮酒可以减少血栓形成,但同时它又能促使血小板凝集,促发凝血反应、引起脑血管痉挛,是中风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是中、重度饮酒,可以增加中年人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除去年龄因素,中、重度饮酒的人发生脑中风的可能性,比不饮酒者大约高2.5倍。所以饮酒需适度,小酌怡情、大酌伤身。

5. 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衰竭、房颤等,特别是伴心律失常或心肌梗塞者,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6. 糖尿病和血糖浓度:糖尿病和血糖浓度也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如科学统计的结果所示,糖尿病患者脑中风的发病率为1549.05/10万;非糖尿病患者发病率333.00/10万,两者差别非常显著。

世界第二大致死病,脑中风究竟是由哪些因素诱发的?

7. 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总是被称为“静悄悄的杀手”,往往会悄无声息地升高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浓度,“坏胆固醇”长年累月地沉积在动脉壁上,日积月累,逐步使动脉硬化,动脉一旦硬化,缺失应有的弹性,就随时都有破裂的风险。

8. 怀孕:高浓度的雌激素可以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增殖,导致某些凝血因子及血管壁的改变,有可能会诱发中风。

60~70年代还有说法认为口服避孕药是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口服小剂量避孕药不会增加中风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脑中风   缺血性   阿司匹林   高血压   诱因   剂量   动脉   浓度   心脏病   年龄   危险   因素   饮食   疾病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