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你相信命吗?或许你会略有沉思,但不可否认,即使我们一直在强调拒绝封建迷信,依然很多人从出生那一刻,命运就早已注定,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中,我们也仅仅只是沧海一粟,我这里说的命运,不只是一个人的命运,也不是一个家庭的命运,而是有关一个时代下每一个人的命运。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张金海(化名)今年68岁,是我们科室何老师11年前收治的一个艾滋病人的家属,每年临近春节他就会送一大筐鸡蛋过来,他的长相属于那种一看就有些憨憨的老实人,但他却又是一个特懂感恩的人。


他女儿11年前因感染上艾滋病,是我们何老师帮她暂时地走出了死亡的阴影。何老师说那女孩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直叫她何妈妈,有什么心结都要跟她讲,可是就在2012年时,刚上大一的女孩,生命却戛然而止,那年孩子19岁。


“你说你命苦,总有人比你命还苦”,这句话,几乎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你都可以听到,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可每次听起来它仍然又是那么的刺耳。


老张这8年都一直在老家农村土地上讨生活,有时候也靠卖鸡蛋赚几个烟钱,对于生活的苦,老张比谁都清楚,可他还是放弃了身体最后还能打工的那几年。8年来,就独自在老家守着女儿的坟,农闲时没事就去女儿的坟前喝上几杯酒。


如果你觉得他的生活没有乐趣,没有意义,但是老张会反问你,为什么要追求人生的乐趣,生活,就是活着而已,今年老张来科室时哭了,或许是大家真的成了老朋友,他终于说出了憋在心底很久的话“我怕孩子孤独”,其实我们都知道,怕孤独的哪里是孩子,是父亲。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老张是个独身男人,他的妻子是一个又聋又哑还有些精神残疾的流浪女人。说起他的结婚经历,也颇有时代记忆,他的妻子在遇到他之前,是个吃不饱穿不暖,冬天只能睡窝棚的疯女人,老张也因为家里穷,兄弟姊妹多,40岁了还娶不到老婆,后来经人介绍了这么个可怜女人,经过讨价还价后花了50块钱把她买了过来,可是妻子生下女儿后又跑了,幸运的是孩子没有精神病,就这样,老张独自拉扯大了孩子。


90年代初期,老张跟随着打工潮,背井离乡去到海南打工,对于他而言,唯一的希望与慰藉,就是能够用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抚育他留在家乡的女儿,让孩子能够读书,从而改变命运,有朝一日能够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为此,老张在海口打零工,再远都舍不得坐公交,渴了就喝自来水,困了就睡海口南大桥,如此15年过去了,老张回家的日子加起来还不到一年。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每年春节,那张9*6cm的火车票,承载着太多望乡人对家的思念,今年是个特殊年,也不知大家能不能准时回去与家人团聚。当年老张也不例外,哪怕是要等上5天才能抢到的一张30多个小时的站票,也能让他激动不已,因为那表示你可以回家了。可能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以前那种绿皮火车春运时的拥挤,我读书时春节期间坐过,如果你想转个身,不好意思,身边的几个人可能无法配合你,我当年也是30多个小时的站票,不过我哭了。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老张离家的时候,女儿还不到1岁,从小由奶奶带大,奶奶去世时女儿曾说过,自己不喜欢父亲,不喜欢这个家,父亲是那么的陌生,而妈妈也只是同学们口中的笑话,如果可以选择,她不想见到爸爸。这无关对错,只是一种悲凉,在所有的父母眼中,赚钱是能够给子女全部的爱,但对于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时候家,犹如困住自己的牢笼,只会让自己永远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这里又扯出了一个经典问题,那就是穷人是不是就不应该生孩子?我只是想说,生育权是公平最后还能坚守的阵地,其实对于很多底层人民或者社会边缘人来说,能够解决基本的性和食物的问题,已经足够了,其他的,我们都可以忍!


那年,老张并没有感受到,15岁初中毕业的女儿,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心态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她不想念书了,她不明白,这个贫穷的家还有什么好守候的,她更向往城市里的生活,似乎那里才是她向往的生活,或许这也是我们每个人曾经都有过的,那只是青春期那种混沌着对自由的憧憬,反复酝酿出的结果。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老张在电话上也多次劝过女儿,可是由于十几年的感情缺失,语言略显得苍白无力,换回来的也只是女儿对父亲的抱怨。面对女儿的抱怨,老张只能叹气,最后无奈地答应了女儿来海口打工。见面后的两个人不像父女,更像久违的朋友,寒暄客套。说起想让她继续回家念书,女儿很抵触,两人的谈话更像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女儿不明白,父亲为什么非要让她读书,难道只有读书一条出路吗?


女儿来了后,老张租了一个12平米的房间,搭了两张几乎可以轻吻到地板的木板床,本想着让女儿住得好一点,只是没想到当天晚上就有老鼠爬上了女儿的床。孩子再也受不了了,她永远不想跟父亲在一起,永远不想再见到眼前的这个男人。老张答应了女儿去学理发,因为包吃住,女儿就搬出去了。


离开束缚自己已久的父亲,又来到梦寐以求的大城市,开始了自己向往的生活,在这里,她开始学着跟自己的小姐妹去买新衣服,去烫头发,眼前的这些就是她想要的自由,她不想去想将来,也不想挣很多钱,只想每天过得舒服就行了,她曾对老张说,她想去漂泊、去流浪,父亲问“那钱呢?”,于是两人又陷入了无尽的沉默,说到底,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钱才是唯一的理想。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10个月后,孩子查出了艾滋病,女孩恋爱了。因为当年户籍医保的问题,女孩回来了,而我们可爱的何老师也就成了她的主治医生兼心理医生。经过“母女俩”的真诚沟通,女孩决定去读职业高中,或许孩子真的懂事了,很努力,3年后考上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大学,又是我们可爱的何老师给她选的志愿,只可惜的是,大学生涯又一次揭开了女孩的伤疤,大一那年,孩子自杀了。


这是一个大社会中小人物的命运,有人读到这里,可能觉得女孩当年太叛逆,其实我们通过这对父女的情感变化历程,完全可以勾勒出中国式农民工家庭的社会群像,在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大军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这是当今社会种种问题的缩影,贫富差距,阶层固化,乃至户籍、教育等诸多盘根交错的制度顽疾,每一个被生活所迫,背井离乡的打工人,现在依然在经历着这样的矛盾。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就像我之前讲过的那样,如果土地生长出来的是贫穷,是卑微,是入不敷出,是食不果腹,那又让我们何谈热爱和坚守?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拼命努力是为了回到故乡,那里可能有他的孩子,有他的爱人,可到头来,却发现,故乡再也回不去了,留下的只有两代人情感羁绊的裂痕,以及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缺失。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大学生女儿因艾滋去世,68岁老父亲守坟8年,痛哭:我怕她孤独

其实我还是那句话,对于那些老实本分,处于社会的边缘人来说,能够解决基本的性和食物的问题,人家就已经满足了,因为种种不可描述的原因,我很少把艾滋病和底层人民的艰辛连起来写,这个世界真实得有些令人不寒而栗,敢讲出来的人却寥寥无几,然而这一点点小小的声音并不影响其刺破社会的皮囊,将一颗颗活蹦乱跳的心展示给大家看。命运过处,谁主沉浮,沉浮着底层人民无止境的爱恨纠缠,沉浮着最底层的人依然拥有诠释命运的权利,这是上天给予的最大权利。


PS:让我们一起关注底层人民,关爱艾滋病人,喜欢的朋友可以给我点个关注转发!新年将至,小思医生提醒大家春运返乡的途中一定要做好防疫抗疫,同时祝福大家阖家欢乐!


撰文/小思医生

配图/电影和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女儿   海口   站票   背井离乡   父女   农民工   底层   艾滋病   艾滋   当年   父亲   孤独   命运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