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早期用贝壳做货币,为什么穷人不捡贝壳致富?

你知道吗?在现代非常常见的贝壳,在古代可是担当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流通货币呢。


大家不妨观察一下财、贱、赐、赌、赔、赎、贩、贿;贵、赏、贯、货、费、贷、贡、贾这些字,但凡和钱沾上边的,多数都有个贝字旁。


贝壳,在海边随处可见,却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贝币”。


为什么古人拿贝壳当货币用?


3500年前,中国正处于商朝时期。商汤虽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然而从本质上来说仍旧是一个部落。而不同的部落,所产的作物都不尽相同。有产牛羊等牲畜的、有产粮食作物的、也有其他种类物资等。


古代早期用贝壳做货币,为什么穷人不捡贝壳致富?


在过去人们主要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进行交换。如果两个部落所缺少的东西对方恰好可以填补,那自然可以顺利交易。


但如果牛羊部落需要粮食,而粮食部落却需要宝石,宝石部落又需要牛羊,这样以物易物未免太过麻烦。


有"缺损"的问题出现,便需要填补。于是人们想到了,可以用一种统一的物品来进行等价交换。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贝币",就应运而生了。


这样一来,对于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尤其是在内陆地区,海贝这种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稀罕物,就成为了货币。


另外海贝因质量轻,容易携带,也耐储存,最重要的是「能零能整」,起到跟今天货币中的「元、角、分」一样的效果。


古代早期用贝壳做货币,为什么穷人不捡贝壳致富?

贝壳货币


人们为何不去海边捡贝壳“暴富”?

被人们用来当作货币的贝壳,是一些海边生长的特定种类的贝壳,而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栖息地是更加容易生存的地方,大部分的人居住在比较适合种植粮食的内陆地区。

古代早期用贝壳做货币,为什么穷人不捡贝壳致富?

如果内陆人想获得贝壳的话,只能到海边去,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生存本来就是他们的一个难题,跨越千山万水到海边的过程中,不但要寻找到足够的食物,更有无数的毒蛇猛兽伺机而动,到达遥远的海边可以说是痴心妄想。


并不是随便捡就能捡到贝币。

古代早期用贝壳做货币,为什么穷人不捡贝壳致富?

作为货币的贝壳

从上图可以看出,能成为货币的贝壳,必须是那种极少见的品种,如虎皮贝、阿文绶贝、拟枣贝、环纹货贝等。这些都是齿贝,在海贝中属“宝贝科”,等同于现代的珍稀野生动物。

为了方便,贝壳通常会经过打磨和钻孔串成一串携带,用线把贝壳串起来,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


古代早期用贝壳做货币,为什么穷人不捡贝壳致富?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使用的工具也很粗糙,用尖锐的石头当作武器才是常态。


贝壳本身就很小,加上硬且脆的性质,想要用粗糙的工具在贝壳身上留下一个小孔很难,有时还要进行打磨和雕刻,这对于平民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平民基本做不出可以正常流通的贝壳。更何况古时严格管理贝币,若发现私自制造贝币的人,会严惩不贷。

贝壳在最初是作为美丽的装饰品出现的,之后才作为贵重的宝贝进行交易,成为货币。


古代早期用贝壳做货币,为什么穷人不捡贝壳致富?


这种精致而稀少的“宝贝”通常只有贵族才能够拥有,对于大部分平民来说,食物才是硬通货,他们依然是用以物换物的方式生活。


所以即使平民获得了贝壳,也没有人会与其交易,甚至还会被贵族怀疑是偷来的东西。因此也很难去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对钱币的样式也在进一步的完善。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圜钱、刀币、布币,再到后来的铜钱、交子等等。货币的形式在改变,但是人们心中对它的定义却未曾变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贝壳   刀币   货币   海贝   原始社会   内陆   中国   穷人   平民   粗糙   贵族   粮食   海边   时期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