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家奖李文庆:坚持医学转化,大胆追求创新

青年科学家奖李文庆:坚持医学转化,大胆追求创新

癌症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居全球死亡原因第2位,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癌症防控形势不可松懈。中青年是医学发展的中流砥柱,为了促进肿瘤学科人才队伍建设,2016年中国抗癌协会设立了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旨在表彰奖励在肿瘤基础研究领域勇于创新,在肿瘤临床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青年科技人才。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80后研究员李文庆就是2020年度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之一。


追求学术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医学之路更是充满重重阻碍。不到40岁的李文庆研究员为何能在医学研究领域脱颖而出?


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上,在健康界直播间,李文庆在采访中谈及,从小喜欢探索未知,随着学历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发现科学研究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他虽然成绩好,但绝不死读书。李文庆反而拥有灵活的大脑、跳跃的思维。这在科研工作中是必不可缺的要素,也是支撑他、让他有信心做科研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01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预防研究是李文庆研究员的专业,他的主攻方向是胃癌和黑色素瘤,迄今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成绩。选择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肿瘤,跟他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在西方世界,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发的肿瘤,患病风险已经达到了1/50。近期神刊CA发布的2021年癌症统计数据中,自1975年以来美国皮肤黑色素瘤发病率持续攀升,在预计2021年的美国癌症新发病例中,黑色素瘤位列男女性预计发病率前五,预计发病达106 110例。


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常青藤大学的多年学习、研究工作经历,使李文庆研究员义无反顾选择了对黑色素瘤进行研究。


他最早进行了基于雄激素假说的系列前瞻性研究,发现前列腺癌个人史和服用西地那非会增加黑色素瘤发生风险。因为研究假设非常大胆,结果也出乎意料,他回忆道“西地那非与黑色素瘤风险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发表过程是颇为坎坷的。”几经周折,最终文章以“Sildenafil use and increased risk of incident melanoma in US me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为名发表在了知名期刊JAMA Intern Med上。

据悉,就该研究结果,JAMA Dermatology的主编June K. Robinson博士还撰写了述评。不仅如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FDA)还因为该项研究将西地那非纳入了黑色素瘤潜在风险药物监控名单。


李文庆认为,医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将研究结果真正应用到人群中,改善人体生命健康。“通过自己的工作,使研究发现真正转化到了对人群健康、人群预防可能有意义的策略和措施上,是我作为肿瘤预防工作者感到特别骄傲的事情。”


02 全力以赴,防患“胃”然


尽管多年生活在美国并拥有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李文庆研究员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继续肿瘤专业。

肿瘤的发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遗传、宿主、环境等多因素的交互作用,胃癌是其中尤其难治难防的一种肿瘤。我国的癌症发病率、病死率居全球第一,其中胃癌作为消化系统癌症位居前三位,是我国高发癌种之一。


回国后李文庆决定将重心放在胃癌上,为我国的肿瘤预防做出更多贡献。


说干就干。他带领着团队积极探索高发地区人群的胃癌防御策略,在全球范围首次明确了根除H. pylori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降低胃癌死亡风险,进一步论证了根除H. pylori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营养素化学干预的长期胃癌预防效果,其研究成果于2019年发表在了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BMJ,并被评为了2019中国“十佳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


03 为医学转化持续发力


在多重光环的加持下,李文庆研究员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骄傲与懈怠。他指出,我国目前80%的胃癌在检出时已经属于中晚期,诊治压力极大。为了改善胃癌预防、诊疗现状,他会带领团队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李文庆研究员透露,下一步,他将从2个方面入手:


一是依托现有的新技术手段,尤其是多组学技术手段,从发病和机制入手,多维度探讨胃癌病因学,找到早期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二是,基于发现的危险因素,其团队将在高发地区及高危人群中进行更多的干预研究,将基础研究结果转化到胃癌人群的预防中,希望能够进一步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END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研究员李文庆

青年科学家奖李文庆:坚持医学转化,大胆追求创新


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北京市特聘专家、北京市优青拔尖个人获得者

担任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

已发表各类文章(著作)共156篇(部)

SCI 期刊全文类107篇,累计期刊影响因子(IF)757分

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SCI文章56篇(9 篇IF>10,2 篇IF>30),发表在JCO、JAMA Intern Med、JAMA Derm等杂志

曾获美国 NIH 中国学者联谊会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Award、Richard B. Salomon 教 师 研 奖、 美 国 皮 基 金 会 Career Development Award、AACR-Aflac, Incorporated Award、十佳消化道领域临床研究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青年   医学   幽门   北京市   胃癌   发病率   美国   研究员   中国   癌症   肿瘤   科学家   大胆   人群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