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六十岁,老年人一日三餐满足4个"指标"吃出营养好身体

老年人60岁以后,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器官和功能都不同程度地下降,如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心脑功能下降,味觉、视觉、听觉迟钝,肌肉萎缩,瘦组织减少等。这些变化会显著影响老年人对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能力,使老年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并大大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更需要注意饮食的调整与搭配。

过了六十岁,老年人一日三餐满足4个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为老人安排一日三餐,保证他们得到足够的营养?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营养要全面

老年人日常饮食提供的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要适当,而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充足的水分是保证老年人营养的最基本条件。与青少年和体力劳动者相比,老年人活动少,热量少。因此,在食谱的设计和食物的选择与调配上,要尽量注意营养均衡,口味鲜美,食物制作要细软,并做到少餐、多餐可三餐两点制或三餐三点制。

过了六十岁,老年人一日三餐满足4个


2、 食物应多样化

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和有益成分的含量不同。只有食物多样化,营养才能全面。老年人每天至少要吃12种食物。日常饮食应包括牛奶、鸡蛋、肉类和蔬菜、水果、大米和面粉、大豆和大豆制品。此外,每种食品不仅要经常翻新,而且要数量充足。一般来说,每天摄入的食物品种要提倡多杂、广,避免菜式单一。

3、 膳食巧搭配

均衡搭配食物,能够美味营养,氨基酸互补,可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例如,素食者如菌藻、红薯、鲜豆及其制品、坚果等,可与肉、禽、鱼、虾搭配,制成肉末豆腐、野菜芥末黄豆、草菇虾球、牛柳、芹菜、银杏等。在肉类中添加蔬菜不仅可以增加食物的口感,还可以增加营养成分的协同作用。

过了六十岁,老年人一日三餐满足4个

4、 烹调时要注意

烹调时要注意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咀嚼能力下降的老年人,烹调的食物要软而焦,如软米饭、浓粥、软面食等,将食物切成小块或延长烹调时间;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烹调,或剁碎成肉末制成肉丸食用;鱼虾可制成鱼片、鱼丸、虾仁等;坚果、硬性水果或蔬菜可压榨。在形式上,多采用炖、煮、蒸、炖、炖、烧等烹调方法,少采用油炸、熏蒸等方法。每顿饭都要尽量做到干瘦、菜多汤少,色香味俱佳,形式多样,既能增加老年人的食欲,又能满足视觉享受。

过了六十岁,老年人一日三餐满足4个

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心脑功能下降,视觉、听觉、味觉的感觉反应,肌肉萎缩,瘦组织减少,这些衰退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从而增加营养不良和慢性病的风险。所以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少吃油炸刺激性食物。

过了六十岁,老年人一日三餐满足4个

1. 少煎食物

炸猪排、炸鸡排、炸鱼等烹饪方法往往能增加食物的口感,促进食欲。但这种烹饪方法会给人体带来健康隐患。高温油炸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会被破坏。当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高温下被油炸或烧烤时,会产生一些致癌化合物。因此,应该用蒸、煮、炖、煨、煎。

2. 盐腌制品要少吃

熏肉和腌肉食品是我们传统的食品保鲜方法,但这类食品是腌制、烘干、发酵、熏制的,用盐多,也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风险,长期食用会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所以我们应该少吃这类肉制品。

过了六十岁,老年人一日三餐满足4个


3. 烘焙食品

烤箱温度可控制在200℃以下。如果用锡箔纸包裹食材,可将当地温度保持在100℃左右,使食物受热均匀,营养成分得到很好的保存,产生的有害物质将得到有效的减少。这种烹饪方法值得推广。不过,如果是明火烤肉串,由于温度高,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建议不要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老年人   三餐   切成   营养   肉末   慢性病   坚果   蛋白质   营养成分   蔬菜   食物   身体   指标   风险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