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后山张氏宋元世系探秘(上)

张有根

微信版第1400期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能料到,一场变故就让富甲一方的村庄突然消失;谁能想到,池鱼之殃威胁一个族群生存安全数百年。为规避“非常之祸”,必不得已,“舍自出而从异支”,藏信息以待复原——这就是宗谱史上十分罕见的“嘉靖改谱奇案”。

缘起:一个小疑点引出大话题

笔者利用业余时间研读宗谱已经多年,也有在族人支持下力争续谱的心愿,现已完成《张氏宗谱》第一部“后山开篇”和第二部“李园支谱”初稿。深深敬仰于前辈先人创续宗谱功绩之时,细细推敲族谱,不经意间发现一个小疑点:老谱序言陈述与宋元世系之间有差异,深感困惑。心想:后山张氏赫赫有名,历史悠久,英贤辈出,家乘为何碧玉微瑕?事关宗族大体,想必事出有因。

为此,笔者与志同道合者累次远涉调查考证,反复深入研读族谱,居然发现了宗谱史上一桩奇案——嘉靖改谱。那么,后山张氏宋元世系究竟有何秘密?嘉靖年间为什么改谱?我们从海量信息中沙里淘金,能否找到合乎逻辑而又令人信服的结论?

事情的来龙去脉需要从头说起。


一、后山为泾县张氏最大分支

据2012《泾县志》记载,三百里泾川生活着19个民族260多个姓氏33万多人,后山张氏为其中大姓之一。后山始祖张洪二,北宋末年迁入,至今已近千年。明·嘉靖十四年《张氏宗谱》“东庄守夫记”介绍,后山“省潭张氏,泾川之巨族也”。

崇祯八年《张氏宗谱》“清明堂序”介绍,明初“关佑闹定”四兄弟后裔兴旺,至明末播迁六甲七村:张关生后裔居后山四甲并分迁二甲,张佑生后裔居七甲,张闹生后裔居下八甲并分迁官庄六甲,张定生后裔居上八甲西角里并分迁水北金坑口五甲,合族“计实田五千有零,人丁二千有余,不亦巨族也哉”。乾隆初人口扩增至八千之众。咸丰罹难后人口锐减至二千四百多人。现人口数千,主要分布在丁家桥镇后山、官庄、丁桥、新渡、李园等行政村;县内云岭、泾川等多个乡镇有零星分布;明清以来外迁甚多,其中人口接近或超过四百的地方有舒城九井湾、金寨留利坪和临安龙岗、岛石两镇等三个分支。

融合发展,传承文明。泾县民谚说,“穿鞋戴顶茂林吴家,开仓卖稻云岭陈家,冲担打杵小岭曹家,叮咚踢踏后山张家”“溪头的干子榔桥的伞,小岭的宣纸后山的剪,黄田的姑娘不用拣”。后山民用剪畅销毗邻县市数百年,特型专用宣纸剪被誉为天下第一剪。后山剪刀制作技艺现为省级非遗。数百年来长期提供宣纸原料沙田稻草和剪纸工具,后山张氏是人类非遗宣纸行业的辅助贡献者。现国家地理标志十六家宣纸企业中就有三家属张姓企业,分别为张汉荣执业的“金星”、张必良执业的“三星”和张明喜执业的“恒星”。

后山张氏英贤迭出,当代有三位载入2012年《泾县志》。中医学专家张笑平(1941—2004),1989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被授予安徽省首批“名中医”称号;杰出农民企业家张水兵(1954—2008),一生创业惠民,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2005年获农业部颁发的“中国乡镇企业家”称号;学者张小平(生于1956年),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省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委员,学术研究成果载人2004年《中国植物志》。

传统文化,世代延续。明代至清末数百年间,几度兴建张氏宗祠:宣德时创建后山青弋江北岸马嘴荡张氏宗祠,乾隆初兴建后山青弋江南岸张氏宗祠,毁于咸丰战火后,同治六年重建张氏宗祠第三进(现存),光绪十九年续建张氏宗祠第一、二进(现存);先后建成四甲、下八甲、上八甲、六甲官庄、四甲沙埂、水北五甲等六座支祠和格栗树、鹿园、必公门三大敞厅,强化宗族管理,“忠孝节义”传统思想深入人心。当地历来有戏曲、舞狮、舞龙和龙舟等多个文化团队开展活动。

泾川后山张氏宗祠

分修支谱、合修宗谱,订立张氏家训,颁布张氏派行,教化族人遵纪守法、促进社会公序良俗。现存众多谱志中,乾隆四十八年后山《张氏宗谱》(简称乾隆谱)、同治六年下八甲《学玠公分谱脉》(同治谱)、光绪十三年李园《张元朗公支谱》(光绪谱)和后山分支2018年金寨《张氏四修支谱》(金寨谱)等更具史料价值。后山张氏排行有四段,“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为宋代天圣字辈,嘉靖年间用完;“一本思有继,志学守可希,文元时必尚,士应天廷贵”为明代弘治字辈,嘉靖时启用,现即将用完;后续排行有民国五年新拟“大德清河积,宗支乃启昌,家传诗礼重,世泽迪前光”和共和2012续拟“仁和中信谊,博友敬贤良,科艺谋民祉,道通京沪杭”字辈。


二、张氏源流越千年

为使读者了解历史概貌,有必要简略叙述迁泾张氏来历。

(一)泾川张氏来历

1.泾川张氏源出清河世家,为汉初宰相张良之后。西汉末年,张良八世孙张义八迁入泾县。这是张氏迁泾最早纪录,嗣后又有两次影响深远的入迁分别在五代和北宋时期。后来两次迁入的张氏都属张义八子孙后代的后代。

西汉末,张义八自洛阳迁泾川厚岸铜峰。“乾隆谱·志楷序”记载:张义八为“避王莽乱,率妻许氏偕子徒、从、胤隐泾川铜峰……泾之有张氏自此始”。值得一提的是,张义八(西汉末至东汉初)偕子创建了铜峰庵,其长子张徒释名志高,终身事佛,以祈家庆(殁葬铜峰山)。“乾隆谱·赵序”:“曰义八公,避王莽乱,偕子徒、从、胤,隐泾川铜峰。”“在泾川,义八公隐泾川铜峰,带僕九姓开创建庵,与长子徒修养,更名志高,吃素诵经。汉和帝时,开山祖义八公奉祀流传。”张义八传徒、从、胤。

2.五代时期,婺源甲道张彻公五世孙“七十六延漫天下”,多支张氏迁入泾县。“乾隆谱·赵序”介绍,分迁行列中,张延较迁泾川张家竹园(今城南,后裔兴旺),张延捧迁泾县张家渡(今章渡宅子里。后来后山张银湖迁入宅子里。今宅子里张氏号“银湖张”,归宗后山张氏宗祠,后裔兴旺),张延谅、张延光迁太平县弦歌乡长坦里,其中张延光第四子张德玠迁泾县浙溪马渡桥后里(后裔兴旺)。张延归迁泾县石山铺(张延光廿五世裔孙迁入石山,后裔兴旺)。张彻传卢一、休二、敬三,张卢一传知佑、知盛,张知盛传行永、行昭、行表,张行表传延锐、延昉、延谅。

3.北宋大中祥符时,张延谅四世孙张士恭复迁泾川南冲。我们稍作梳理,张义八西汉末首次迁入泾县,其子张胤东汉初迁居吴郡。这支张氏历经千年繁衍,后代播迁五湖四海,其中一支后裔宋朝初期复迁祖居地泾县,这就是太平县弦歌乡(今属黄山区)张延谅曾孙张士恭。“乾隆谱·墓志”:“延谅实太平、泾川、青阳之始祖也。当唐末世,由婺源甲路迁太平弦歌乡长坦里,原配葛氏,再娶郭村林氏,生纪、演”。

大中祥符年间,太平弦歌张士恭复迁泾川南冲祖居地。“乾隆谱·赵序”:张士恭“先居(今黄山区新丰乡境内)油山之麓,后标祭于徒公铜峰厝茔,见群峰秀耸,复恢南冲之地。配林氏(夫妇合墓,碑记作仇氏),生三子:珪、琮、琬”。关于张士恭迁泾时间,“乾隆谱·赵序”所记“元符”当属“祥符”之误(建中靖国元年为张士恭六世孙分迁后山之时)。126张延谅传纪、演,127张演传道奴、道亨,128张道奴传士恭、士威、士本。

(二)后山张氏来历

1.北宋初期,张士恭次子张琮扎根南冲,后裔播迁。“同治谱·刘序”:“独琮公一脉人文迭著”。129张士恭传珪、琮、琬,130张琮传正八、正九、正十,131张正九传万五,132张万五传文一、文二、文三,133张文一传洪一、洪二、洪三。张洪一迁青阳竹塌,张洪二迁泾邑后山燕窝营,张洪三守南冲祖基。张洪三后裔分布南冲、双花园等地,外迁太平县新丰乡安居村(今黄山区,后裔兴旺)、岳西等多地。张文三长子张洪四迁西大坑(今苏岭,后裔兴旺)。

2.北宋末,张士恭六世孙张洪二开基后山燕窝营。“乾隆谱·志楷序”:“递至洪二公,道经后山省潭,见河山环拱,水陆通衢,局宽而广,土肥而美,泾邑之南,诚托根之善地也,遂徙居焉。”这是后山张氏最早的记录,厚岸南冲张文一第二子张洪二建中靖国元年(1101)开基后山青弋江北岸锦龙坑大坑口西边山坡燕窝营(今金马纸业厂区),其五世孙张奇一宋理宗初(1225)迁锦龙坑大坑口东边山坡马嘴荡(明宣德时在此创建宗祠)。134张洪二传继宗,135张继宗传宗文、宗武,136张宗武传重一,137张重一传奇一,138张奇一传纯一、纯二、纯三,139张纯一传濬孙,140张濬孙传行关(保关)。

141张行关传关生、佑生、闹生、定生。“关佑闹定四兄弟,兴得张家十里村”,四兄弟分别出生在明初洪武七年(1374)、十五年(1382)、廿二年(1389)和廿四年(1391),他们于永乐年间越过青弋江,参与开发后山南岸平原,分别在泾县丰乐乡新丰都四甲、七甲、下八甲、上八甲等四地扎根兴业(嘉庆十年改属安丰乡长乐都,民国时改属后山乡)。从张洪二迁居时的北宋末年到关佑闹定四兄弟出生时的大明初年,三百年间张氏九代人均居住在后山青弋江北岸。


三、油山族人遭变故

油山张家湾富甲一方,至正年间遭灭顶之灾。“乾隆谱·赵序”:张士恭长子和三子“曰珪、琬二公,子孙守油山张家湾,田连千顷,册均七甲。”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富裕强盛的家族。不幸的是,这支张氏族人在历史上遭遇了特殊变故。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和具体原因难以细考,但其遭灭顶之灾却是不争的事实:

“同治谱·刘序”中记载,油山张家湾张氏族人“业连千顷,册均七甲,啧啧昭人耳目。曰珪、琬,守油山张门湾里,后遭红巾之乱,业废人散。独琮公一脉人文迭著”。

“金寨谱·卷八”收录道光元年(1821)怀春、东阳二人合撰“后山张氏始祖谱系辩”(怀春辩),文中介绍,油山张家湾张氏“遭兵变”,不仅“业废”,而且从此“无传”。遭灭族之后还被扣上了“下流门派”的帽子。

后山族人首领立即表态与之划清界限,“金寨谱·卷八”收录崇祯八年(1635)本宗、道元合撰“清明堂序”(本宗序)记录:“我祖(嘉靖时后山族长)东庄公志气高明,不喜与下流同派。”


四、舍自出而从异支

“油山之变”发生在元朝末年,到嘉靖时已经160多年,为什么还要旧事重提、而且大费周章?回答是,虽然时过境迁,但是池鱼之殃隐患犹存。“金寨谱·怀春辩”分析十分精辟:“琮公虽迁居南冲,而子孙忝与张家湾至亲,恐遭非常之祸,故舍自出而从异支,图免祸耳。”

因此,嘉靖十四年(1535),趁着婺源甲道张氏七十六延支下统修宗谱之机,重修后山《张氏宗谱》(嘉靖谱),并在族谱撰修中采取了非常措施。“金寨谱·本宗序”提供了佐证:“当年(嘉靖时)我祖东庄公志气高明,不喜与下流同派,故承宗武之后,彼一时也。今此下流氓没,无传。”从这段话中,我们获悉当年在“嘉靖谱”中主张“舍自出而从异支”、“故从宗武之后”的后山张氏族人首领是张东庄公!究竟采取了那些非常措施?未见明代原谱,笔者仅能凭籍清代以来宗谱、支谱、碑记以及其他文献进行考证。

(一)抹去了几代人名

1.序言中抹去了几代人名。“乾隆谱·序赵”“曰洪二公迁泾邑后山,生绮一(奇一),绮一生濬,濬生保关,保关生关佑闹定”。对照代际我们清楚地看出,该表述漏掉了“继宗、宗武、重一和纯一”四代人名。

2.谱系中抹去了几代人名。“同治谱·世系图”所载谱系与“乾隆谱·序言”陈述一致,都是漏掉了四代人名。

3.引用的文献中抹去了几代人名。光绪十九年(1893)“后山张氏建祠公约”中“缘我各甲系宋季始迁祖洪二公苗裔,阅三世,则有保关公,字明远,生关、佑、闹、定四支祖”。从“始迁祖洪二公”至“保关公”计八世:洪二→继宗→宗武→重一→奇一→纯一→濬孙→保关,其间相隔六世。“阅三世”这种说法丢掉了三代人名。

4.墓碑上抹去了几代人名。我们且看南冲铜峰山129张士恭、130张琮、131张正九、132张万五、133张文一等宋代五世先祖墓碑,张士恭夫妇合葬独碑,张琮与曾孙张文一合墓双碑,张正九与张万五父子合墓双碑。这些墓碑属嘉靖之后重立,研读碑文发现“两对一错”。(1)凡洪二公、洪三公及其以上代际表述正确。(2)凡洪三公支下署名无误。(3)凡洪二公支下落款均有出入。张琮与曾孙张文一合墓双碑并立,康熙四十二年(1703)立碑。“高高祖张公讳琮公朝奉之墓、高高祖妣文氏先香孺人之墓。男正九,孙万五,曾孙文一、文二、文三,玄孙洪一(中)、洪二(右)、洪三(左)。”这张琮夫妇墓碑文,表述无误。而张洪二支下署名完全按照“舍自出而从异支”方案编写,丢三落四,“名”不符“实”。


(二)改写了人名地名

1.改写迁居人名。将后山始祖张洪二换作张洪一或二世张继宗或三世张宗武或四世张重一。“金寨谱·本宗序”中提到的“余族张氏自徽郡迁住南冲,洪一公居张门基,筑长生于蛇形山穴,卜迁省潭”。“金寨谱·卷八”收录乾隆五十九年(1794)学凤、仪廷合撰“后山张氏始祖谱系辩”(学凤辩),文中归纳了关于后山始祖的几种说法,“至正载名曰洪二公,嘉靖载名曰重一公,本宗公称名曰洪一公”。最后一条说法与张文一墓碑落款完全吻合(错误一致)。“同治谱·世系”甚至凭空捏造出一个“唐朝维谏公”。

2.改写迁出地名。将迁出地名南冲假托为祁邑湘溪,“同治谱·世系”:“祁邑清溪,唐朝维谏公第六子继宗公自宋元祐年间授宁国府教授官,籍迁后山,生文、武。时大清康熙元年九月之吉”。

3.改写迁入地名。将迁入地名后山置换为当地水名“省潭”。于是“后山张氏”变成“省潭张氏”。“光绪谱·世系行派”突兀独立一行文字:“省潭派出祁邑湘溪维谏公六世孙继忠公玉字行派。”“金寨谱·卷八”收录嘉靖十四年(1535)张应凤“东庄守夫记”(应凤记)开头就是“省潭张氏,泾川之巨族也”;“卷八·本宗序”也有“卜迁省潭”之语。

4.编造“宗武之后”谱系。“金寨谱·怀春辩”作者发现:“考大明嘉靖时谱载曰:重一公出自继忠(继宗)公之子宗武公之嗣,居南冲,筑长生穴于蛇形山,卜迁省潭”。这就是嘉靖十四年修谱时编造的“承宗武之后”谱系。

所以,嘉靖十四年《张氏宗谱》修撰之后,族谱序言和此后续谱套用的序言、欧式排列谱系以及被引用的文献中,包括此后重立的祖墓碑记,关于“后山张氏宋元世系”完全改变了模样。这种现象被“金寨谱·学凤辩”评为:“其间派系错乱,名讳各别”。

(作者系泾县小学教师,文史爱好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三星   泾县   金寨   乾隆   宗谱   泾川   世系   宗祠   嘉靖   宋元   后裔   人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