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与科举-31:大家知道岳母刺字,但不知道这位妈妈同样伟大

北宋灭亡之后,宋高宗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小朝廷。之所以称南宋为小朝廷,是因为跟大宋相比,它的疆域大幅度缩水,充其量算是只剩下半壁江山。但是小朝廷也是朝廷,也需要选拔人才来担任各级官员,处理政务,维持政权。因而,科举考试该搞还得搞。只不过,江北大片国土落入金人之手,那里的考生想再参加南宋的科举考试,就比较困难了。虽说那时并没有严格的出入境管理手续,但毕竟是身处敌占区,来来去去很不方便的。这样,南宋科举考试的选才范围,比北宋时期就小很多。状元进士们的含金量,也会相应降低一些成色。

李易,乃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氏,建炎二年(1128年)戊申科状元。吕溱、王昂、李易,是北宋、南宋时代扬州的三位状元得主,被当地人称为“扬州三魁”。在明初,崇尚文化教育事业的扬州人,曾修建了一座牌坊,宣传纪念这三位状元的事迹。这座牌坊所在的那条巷子,也就被人们称为了“三元巷”。古时扬州人娶亲,大都要抬着花轿从“三元巷”走上一趟,以图个“金榜题名”、“独占鳌头”、“连中三元”之类的彩头。

史料关于李易的出生年月记载不详,所以他多大岁数中状元不得而知。但在本科考试中,发生了这样两件事情,很是值得一说。

其一,在新任皇帝宋高宗接见全体被录取人员,并正式授予他们进士身份时,四川、陕西等地的不少考生,因为兵荒马乱、交通不便,无法前来参加接见仪式,只能在家里等着接录取通知书。

其二,在考试结束后,当主考官们将前十名考生的卷子提交宋高宗最后定夺时,他说,“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应当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官们经过初试、复试等严格的程序,已经对考生做出了评判,怎么能再因为我的个人喜好而随意更改呢?从今往后,我不再看卷子并更改考生的名次,应当作为一条规矩定下来。”宋高宗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骂名,但在一些事情上,他还真是个明白人。

中了状元之后,李易被任命为江阴判官。江阴这个地方,是个江防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李易走马上任不久,金国就发兵进犯江阴。当时江阴的守将名叫胡纺,他大约是不忍心看着李易这样一个白面书生,又是新科状元随自己一道出生入死,就对他说,“作为军人,守土有责。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你是个文官,又是新科状元,老妈还住在城里边,打起仗来很危险,你赶紧回家把老人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吧。”这位胡将军,不但是位视死如归的义士,还颇具人文关怀精神。

李易在胡纺的催促下,离开岗位赶回了家中。他的老妈看到他之后,就问他不坚守岗位,准备迎敌,回家来做啥。李易就回答说,领导安排自己来把您老人家转移到安全地方。深明大义的李妈妈,一听就火了,她厉声斥责儿子道:“作为一个政府官员,你怎么能这样不明事理呢?难道别人就没有父母吗?我如果听你的话躲了,会被天下人耻笑不说,也会让你分心,干扰你坚守到底的意志和决心。得了,啥也别说了,你赶紧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吧。我老婆子已经横下一条心,坚决和你共生死,与城池共存亡。”

孝敬父母,天经地义。舐犊之情,人皆有之。但在危难关头,人们的取舍却各有不同,情操高下立判。当国家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都说巾帼不让须眉,这位李妈妈真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太太。她的言行,一点也不逊于鼓励儿子精忠报国的岳母,羞煞无数七尺男儿。应该说,这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教化的结果。也就是李易不如岳飞名气大,不然的话,李母的事迹也会传遍天下、名扬中华,而不会像如今这样少为人知。向您致敬,李妈妈!

被妈妈一通教训之后,羞惭万分的李易,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决心跟大家一起坚守城池到底,为国尽忠。同事们在听说了李妈妈教育李易的经过之后,无不感动落泪,情绪大为振奋。这样,李妈妈等于又为大家进行了一场效果显著的战前动员。就在大家群情激昂、摩拳擦掌,准备跟金兵决一死战的时候,传来了金兵不战自退的消息。至于金兵撤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兵力不足、准备不够充分,也可能是忌惮于城中守军血战到底的气势和意志。

李易中状元之后,只为政府工作了十四年,便因病去世。也许是因为这一点,史料没有关于他政绩、经历的太多记载。离开江阴之后,李易又担任过扬州知州、工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等职务,最后官至中书舍人。李易品格高雅,酷爱读书学习。他为官清廉,不贪不占,洁身自好,不近声色犬马。因而,在朝野他的官声颇佳。这一点,也许是得益于李妈妈教导有方。

李易是位小有名气的诗人,有十余首诗作存世。有点遗憾的是,没能查到李易有词作留存。李易的诗,风格淡雅平和,情感舒缓内敛。虽然不事张扬,如果细加咀嚼,还是能够感受到其中柔韧的筋骨。诗如其人这样的评语,不是每个诗人都配享有的,但是李易可以。

“鹿山今是贵门山,尽室携扶万壑间。流水相随真自悟,遥岑一望若为攀。风翻竹坞清如洗,月过松扉静不关。潭底卧龙烦一起,正须霖雨济尘寰。”李易的这首《三悬潭》,便不失为一首佳作。这首诗以写景为表,以言志为核,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平静自然的笔调,抒发了自己济世为民、报效国家的志向。

李易的《发军营坞》,写得也颇具意蕴,耐人寻味:“褰裳涉流水,倚水送归云。海角春潜到,山腰路忽分。伏龙应厌睡,飞电骇论文。鹳雀知机早,翻然不待群。”品读此诗,同样可以从“伏龙应厌睡”“翻然不待群”中,感受到作者枕戈待旦的使命感、闻鸡起舞的紧迫感。抒发志向,却原来未必要靠豪言壮语、慷慨激昂。而“倚水送归云”“海角春潜到”,则韵味十足,引人遐思。

“胜绝剡溪边,巢枝度半年。燕回衔落絮,鱼涌接飞泉。丹鼎山头气,茶炉竹外烟。幽居己成趣,佳句若为传。”李易的这首《剡溪幽居》,很有些仙风道骨之清韵,笔调清新淡然,颇具陶渊明、孟浩然之遗风。

壹点号谷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科举   牌坊   江阴   妈妈   扬州   南宋   宋词   岳母   朝廷   状元   考生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