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万人去湖南支援,最小才16岁,安家落户为了啥?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深入挖掘历史背后的珍贵记忆,带您一窥南下入湘干部的“红色岁月”。追溯到1993年,湖南省委组织部和湖南省档案局合力编辑了一份特殊的文献资料——《南下入湘干部名录》。这本名录不仅记录了当时为支援湖南建设而南下的万名干部,还承载着一段珍贵的革命历史。在这个名录中,我们发现了一群英勇的南下干部,他们为了党和人民,毫不畏惧困难,勇往直前,不仅官能民,更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的精神和贡献至今仍然发光发热,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这一幕发生在1948年,当时全国正处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急需大批干部支援湖南建设,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这项地区支援干部计划涉及约5.3万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年龄最小的仅有16岁,多数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河南,中原大学、豫西干校、华北水利等学校成为了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


南下入湘干部的使命不仅是为了支援湖南建设,更是为了捍卫党的理念和人民的利益。他们深刻领会了一心为人民、听党话、跟党走的觉悟,充满英雄气概,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展现出卓越的品质。在艰苦深入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过程中,他们展现出博大胸怀,甘为人梯的精神,这些品质成为了我们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这份名录中,我们看到了一群南下干部的名字,这些名字背后有着不同的故事。中原大学,它的前身,是在1948年在河南宝丰筹备建设的,由陈毅担任中原局第二书记兼储备处主任,范文澜担任校长,潘梓年担任副校长,初期有400多名学员。然而,1949年4月,中原大学迁至武汉,成为了中南财经大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1949年5月,中原大学抽调了400名南下干部,其中有100名留在省直单位,还有约50名分布在湘西地区和其他地方。


与此同时,宝丰的豫西干校也有着自己的历史。1948年5月,豫陕鄂区被撤销,分为陕南区和豫西区。豫西区的使命是支援战争和新区建设,因此,中原局决定在宝丰创办行政干部学校。从1948年8月开始,豫西行署招收了1500名学员,编成了14个队伍。随着形势的变化,1949年2月,豫西行署迁至开封,豫西行政干校也搬迁到开封。在这期间,豫西行政干校还吸收合并了嵩县伊洛公学。这所公学成立于嵩县城高都街,后来改名为豫西三专署“伊洛公学”,学员人数逐渐增加,最终并入了河南大学。


南下入湘干部的支援工作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分布在湖南各地,为当地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从长沙市到衡阳市,从湘西文工团到湖南人民革命大学,他们的足迹遍布湖南的每个角落。这些南下干部的名字,在《南下入湘干部名录》中,一一呈现,他们的经历和贡献将会永远被铭记。

南下入湘干部的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他们为了党和人民,毫不犹豫地走向了前线,他们的坚定信仰和不屈精神,为今天的我们树立了榜样。这些红色记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共和国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传承红色精神,继续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湖南南下干部的支援和安置

1949年8月,湖南宣传部迎来了89名南下干部,其中有来自中原大学的60人。这些干部的背后,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例如,彭枫是湘江文工团的导演和戏剧队副队长,后来在洛阳市文化局任职。其他南下干部如秦玲,郑州铁路局电大校长;齐林道,株州冶炼厂副厂长;韩瑞增,彬州市教育局局长;杨欣棠,桂阳县水利局局长;仲坚,洛阳城建局高级工程师;王勉,洛阳一拖基建科科长;朱家训,湖南师范大学纪检干部;胡书锷,潇湘电影制片厂导演;李玉华,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支部书记等等,他们在不同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南人民革命大学,后来成为湖南大学,也是南下干部的支援目标之一。共有211名南下干部进入了这所学校,其中包括来自中原大学的65人。这些干部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在学校担任要职,有的进入了省直单位,还有的参与了湖南大学的教育事业。值得一提的是,朱凡,一位来自浙江的南下干部,后来成为湖南大学的校长,为湖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南下干部的支援工作并不仅限于教育领域,他们还分布在湖南的各个部门,包括办公厅、民政厅、法院、交通厅、文教厅、财政厅、粮食局、税务局、商业厅、农林厅等。他们的工作领域多种多样,但共同的使命是为湖南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南下干部的辉煌后期工作

南下入湘干部不仅在支援湖南的初期工作中表现出色,他们的后期工作也不可忽视。在湖南各地,这些南下干部继续为当地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长沙市成为了650名南下干部的安置地,其中包括44名来自中原大学的干部。衡阳市也接纳了294名南下干部,其中包括12名来自中原大学的干部和5名来自豫西行政干校的干部。长沙专区和衡阳专区分别安置了1744名和1341名南下干部,其中还有来自中原大学和豫西干校的干部。

这些南下干部在湖南的各个领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为当地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他们的职业范围广泛,包括港务、交通、纪检、税务、粮食、银行等多个领域。这些干部在不同岗位上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担当,为湖南的发展壮大贡献了力量。


南下入湘干部的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部分,他们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无私付出,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献上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们的名字虽然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淡去,但他们的精神永远熠熠生辉。如今,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传承红色精神,继续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南下入湘干部的故事,是我们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9

标签:湖南   嵩县   宝丰   中原大学   干校   安家落户   最小   名录   干部   精神   工作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