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四个人分别是谁?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包含四个英雄人物,还概括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前两个人物大家都很熟悉,但后两个人物知道的人却不是很多,今天我们来一一了解一下。

01,王不过项,值得是项羽。


项羽的家世其实挺显赫的,祖上是周朝王室后裔,被封到项地,创建了项国,不过后来被鲁国所灭。

项羽的祖父很出名,是楚国名将项燕,曾一战击败秦将李信率领的三十万大军,但可惜后来被秦将王翦用六十万大军击败,楚国也因此灭亡。

不过,项燕虽然被击败了,他却成为六国抗击秦国的英雄人物,其事迹在秦朝建立后依然广泛流传,成为众人膜拜的对象,陈胜吴广起义也是受到他的鼓舞。

项燕如此声名显赫,他的后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儿子项梁继承了他的衣钵,长期从事反秦复楚运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也起兵响应,是起义军的领袖人物之一。

项羽是项梁的侄子,由于父亲去世得早,他一直被叔父项梁抚养,由于项梁没有儿子,对项羽视如己出,因此项羽就很自然成为他的继承人。

项羽稍稍长大后,虽然长得高大威武,力能扛鼎,却不喜欢读书练剑,而是要求项梁教他万人敌,也就是克敌制胜的兵法,希望学成之后能够复兴楚国。

项羽年轻的时候,曾与项梁一起周游四方,有一次他在会稽遇见了秦始皇的车队,感到十分震撼,便对项梁说,他(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项梁听完被吓得不轻,连忙告诉他不要瞎说,不然会被灭族的。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知道,项羽的气魄和胆量,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项梁起兵之后,项羽跟着他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他的军事才能也逐渐显现,每战必身先士卒,而且往往可以取胜,他由此成为军中二号人物。

后来,项梁战死,项羽接过了他的衣钵,成为楚怀王手下第一大将(宋义虽为上将,但不得楚军支持,而且被项羽斩杀),而他主导的第一次大战,就击败了秦将章邯的四十万大军,也就是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可以说是项羽的成名战,此战中他以少击多,采取破釜沉舟的策略,击败了秦军主力,从而给了秦朝以毁灭性打击,其灭亡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战后,项羽在辕门召见了各路诸侯,诸侯们极为佩服他,纷纷跪下来膜拜,表示愿意归顺于他,听从他的调遣,虽然他当时只不过是鲁公,但威望比楚怀王要高出许多。

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此战后不久,项羽和刘邦分别进入关中,最终将秦朝给灭亡了,由于他威望高,兵力也最多,因此成为公认的起义军领袖,而他也霸气十足,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刘邦和章邯等十八人为诸侯王,他也由此成为万王之王。


至于项羽名义上的老板楚怀王,则在他称王之后被他杀死,他其实可以一步到位,直接称帝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的,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以西楚霸王之名领导天下诸侯,王不过项也由此而来。

后来,刘邦为了争夺天下,挑起了与项羽的战争,项羽在彭城之战中曾一度以三万兵力击败刘邦数十万大军,创造了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案例。

不过,项羽也有自己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威猛有余而谋略不足,猜忌心还很重,对人缺乏信任,因此后来很多诸侯都背叛他,投靠到刘邦阵营。

后来,项羽手下大将龙且在齐国被韩信击败,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紧接着刘邦就发起了对他的决战,最终在垓下之战中将其击败,他本人也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总的来说,项羽作为一员猛将,历史上评价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加之他作为西楚霸王,是一位曾主宰天下的王者,因此他担得起“王不过项”这个称号。

02,力不过霸,指的是李元霸。

李元霸其实是小说中的人物,说他是神界大鹏金翅鸟临凡,力大无比,所向无敌。

实际上,李元霸的原型人物是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也就是李世民嫡亲哥哥,只不过他十五岁就去世了,这就给了小说以创造的空间。


根据《说唐》中的描述,李元霸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古代形容热力气大,往往会说九牛二五之力,但李元霸更甚,要知道一象就是一万二千五百斤,他有四象之力,超过了五万斤!

由于力气大,李元霸使用的武器也很重,一对铁锤重达八百斤,当时排名第二的猛将宇文成都,也只使得了四百斤的武器而已,而且宇文成都与他进行对阵,竟然扯不动他的一只手臂,他只需要手臂一挥,宇文成都就被甩出老远。

李元霸的饭量也是惊人,一顿饭要吃一斗米,十斤肉,实际上他也是小说中难得一见的永动机,不用靠吃饭来补充能量,而其他高手则经常需要吃饭来补充体力,但只要他吃饭,那就是海量。

作为第一猛将,李元霸可谓难逢敌手,当时没有人能抗住他两个回合,在四明山一战当中,他单枪匹马战胜十八路反王二百三十万大军;在紫金山一战中,他又独自一人杀进敌营,将一百三十万大军杀得只剩下五十六万人。

可以说,李元霸的力大、勇猛,在当时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其他人只能对他仰视,这也是他为何被称为“力不过霸”的原因所在。

不过,李元霸也不是没有软肋,他的师傅紫阳真人曾对他说,如果遇到一个使用镏金镋的人,万不可杀掉他,不然会有大灾难。


但随着时间流逝,李元霸逐渐忘记了师傅的教诲,杀掉了使用镏金镋的伍天锡,还在放过使用镏金镋的宇文成都两次之后,以事不过三为由将其杀死。

并且,李元霸还太过残忍,锤人便如锤苍蝇般,还喜欢将敌人给撕得粉碎,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他手下,这样的人必定要遭受天谴的。

果不其然,在潼关一战中,李元霸被天雷给击中了,然而他并没死,而是狂妄地将铁锤扔向空中,以此来教训老天,但奈何铁锤落下后,直接将他给砸中了,他也因此被砸得气绝身亡。

也就是说,没人杀得了李元霸,但李元霸最终将自己给杀死了。

总之,李元霸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小说对他力气大的相关描述十分生动,因此人们经常用力不过霸来形容力气大。

03,将不过李,指的是李存孝。

李存孝是唐朝末期晋王沙陀人李克用的义子,著名猛将,是十三太保之一,与安禄山一样都是粟特人,原名安敬思。

据记载,李存孝善于骑射,骁勇绝伦,常常率领骑兵作为先锋,每战必胜,在平定黄巢起义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


而在民间传说中,李存孝天生神力,武艺高强,当时排名第一,而排名第二的王彦章和排名第三的高思继,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哪怕是在李存孝去世之后,他的威名依然很盛,有一次晋军与梁军对峙,梁将王彦章连续击败三十六名晋将,关键时刻晋军军师让人扮成李存孝出战,结果不明就里的王彦章被吓得逃走,王彦章的弟弟大将王彦童更是被活活吓死。

在正史记载中,李存孝是李克用最倚重的大将,是很恐怖的存在,而他打得最著名的一场战争是收复潞州之战。

当时李克用遭到朝廷猜忌,唐昭宗下令朱温等人攻打他,刚好那时候潞州将领冯霸不但叛变投靠朱温,还反过头来攻打他,形势因此十分危急。

作为应对,李克用决定亲自带领大军攻打地忒主力,然后派遣李存孝率领精兵五千夺回潞州,李存孝不负众望,很快就夺回了潞州,还一鼓作气夺取了洺州、磁州,并俘虏了朱温手下多位大将,吓得朱温不敢再出兵与之对抗。

后来,李存孝又连续攻打朱温,夺取了邢州等几个州,由于他打仗勇猛,常常出奇制胜,往往还以多胜少,因此敌人都为此感到胆寒,每当李存孝来攻,敌军都紧闭城门。


按道理来说,李存孝作为一员难得的猛将,本该受到重用才对,但因为他不是李克用的亲儿子,又太有能耐,因此遭到了李克用的猜忌,也被李克用的几个儿子所忌惮。

李克用在击败朱温之后论功行赏,将李存孝收复的土地交给康君立管理,李存孝只是被提升为汾州刺史,这让他感到十分不满。

当时,李克用还有个养子叫李存信,他见李存孝军功第一,便感到很不服气,时常与之相争,两人关系因此很差,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为了扳倒李存孝,李存信经常向李克用进谗言,揭发了李存孝很多恶劣行径,导致李克用对李存孝越来越不信任。

又过了两年,李克用准备攻打山东地区,却任用李存信为大将,李存孝得知消息后十分愤怒,说了很多难听的话,但不知怎么被李克用知道了,李克用便下令让李存信彻底取代李存孝,李存孝忍无可忍,便决定反叛。

不过,李存孝虽然勇猛无比,奈何军队人数太少,最终在李克用和李存信的联合进攻下被击败,他本人也被俘虏。


尽管李克用后来得知李存孝谋反之事,有李存信在背后捣鬼,但李存孝谋反毕竟是事实,如果不严肃处理,将无法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于是他忍痛将李存孝车裂而死,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总之,由于李存孝勇猛异常,让敌人胆寒,要么闭门不战,要么望风而降,因此被拿来与项羽相比,称为将不过李,不过他的结局比较悲惨。

04,拳不过金,指的是金台。

金台是北宋时期的传奇人物,武学奇才,是岳飞的师祖(北宋名武师周侗的师父,岳飞是周侗的徒弟)。

金台是浙江金华人,幼年时父母双亡,稍稍长大后脾气倔强,喜欢习武,十二岁的时候开始行走江湖。

据说,金台在河北时,因为遇险而被一个叫做田七的人给救了,田七身怀绝技,他便拜田七为师,最终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还有个说法是,金台其实是一个叫做蛋子僧的徒弟,蛋子僧虽然身材矮小,却是少林绝技的传承人,在蛋子僧的精心调教下,金台练就了一身绝技。

据记载,金台最擅长的是拳术,他年轻时曾参军,靠着过硬的本事立下战功,还当过领兵打仗的将军,战争结束后继续行走江湖,曾在双林寺当俗家弟子,继续研习武学。


宋英宗时期,国库空虚而军备不修,朝廷便向百姓征收重税,百姓苦不堪言,各地都有起义事件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本该上下一心才是,但当时身兼丞相、国丈、太师的澹台伟却产生了篡位的想法,还干了很多危害宋朝的事情。

比如说,澹台伟曾私底下与西夏勾结,将一名叫做黑风僧的高手带到中原设擂台,然后让宋英宗下诏,将全天下的 高手都召到京城来,让他们都败在黑风僧手上,以此来震慑宋朝军民。

在双林寺的推荐下,金台来到京城打擂台,当时很多人都被黑衣僧击败,但金台上台后一拳就将其打死,他因此声名显赫,被称之为“天下拳王”。

因为这件事,宋英宗赏赐金台白银十万两,并封他为皇城殿上御教师,但他分文不取,而是全部捐赠给双林寺,双林寺因此得到修缮,后来还被宋英宗赐匾额“宝林禅寺”。

后来,靠着金台的名声,以及皇帝钦赐的匾额,宝林禅寺得以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拥有僧侣二千余人、房屋一千五百间的大寺庙。

宋神宗继位后,听说金台名气很大,便让他成为宰相王安石的保镖,那时候王安石推行变法,得罪了很多权贵人物,他们欲置王安石于死地,多次派人刺杀王安石,但在金台的保护下,王安石在长达十年的执政时间里,都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在《金台小史》中,则有一些不一样的记载,说当初金台打死黑风僧,朝廷中的一些投敌分子诬陷他故意杀人,将他给投入大牢,准备择日出战。

幸运的是,当时辽国一个叫做石猴的高手跟随使团来到宋朝,他在京城设擂台,说谁能战胜他,辽国就给宋朝送贡品;如果不能,那么宋朝就必须向辽国送贡品。

宋英宗为了面子,只得答应石猴,但很多天过去了,都没人能战胜石猴,后来有人推荐金台出战,宋英宗表示同意,最终金台只用了几个回合就打死石猴。

因为这件事,金台被宋英宗赏赐白银十万两,但辽国却以宋朝打死使者为由,发兵进攻宋朝,宋英宗便让金台带领全国高手前去御敌,金台表现出色,配合宋军战胜辽军,回国后又查出了内奸,因此被封为平南王。

当然了,这个版本的故事过于玄幻,我个人认为是杜撰的,不过金台武艺高强,拳术天下无敌却是事实,因此人们说拳不过金,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甚至有人说,金台是中国武学第一人,号称武功古今天下第一,这当然已经无法考证是否是事实了。


历史上没有记载金台的结局,只知道他长期待在京城,教过两位皇帝拳术,被当时的人称为皇皇拳教师,估计最终是得以善终的。

至此,金台真正名动天下,在此之后,金台还在大宋边境危急之时,召集义乌各武馆的武士赶赴前线抗敌,还积累了不少军功。

到了宋英宗去世,宋神宗登基后,金台还受皇室委托,成为了王安石的保镖,专门负责协助王安石推行变法,正因为有了金台的保护,王安石的才得以推行各种变法政策。

而在金台的晚年之际,则专心收徒教授武艺,前文提到的周侗,便是在金台开始收徒后教授的第一个弟子。

除了上述形象之外,金台还在金庸所著的《天龙八部》中出现过,在其中,他客居嵩山时期,遇到了挑战少林寺的李沧海,少林寺不敌后,最终金台出手赶走了李沧海。

虽说金台此人在历史是否存在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武艺之高,确实是得到公认的,不少小说中他的形象,也是一位拳术高强的豪侠形象,正因为如此,民间便有了“拳不过金”的这个说法。

小结: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中所说的四个人物,分别是西楚霸王项羽、李元霸、李存孝以及金台,这四人中,有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也有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但不管是存在还是虚构,都是古人对于强者的一种认可,同时也是一种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楚国   项羽   拳术   刘邦   猛将   宋朝   诸侯   大将   大军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