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是一个偏安江南的朝廷?它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赵金剑

编辑|t


引言

晋朝,这段时间的历史很有趣,但也非常深刻。从一开始司马懿为后代子孙篡权的时候,就充满了争议。西晋持续50年,东晋在江南持续103年,前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来又有“马王共天下”的说法。

司马懿的不孝子孙,将天下弄得乌烟瘴气让东晋在江南苟且了100年。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东晋并非只有苟且,他们对失地的重视,可能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从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开始就一直北伐,和少数民族抢地盘。只是一直没有获得成功。今天就来讲讲。

(东晋开国版图)

一、家徒四壁的祖逖

简单地介绍一下晋朝的有关历史。司马炎推翻曹魏,建国西晋,成了三国乱世最后的胜利者。

司马炎之后,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司马衷有一个野心勃勃的老婆叫贾南风,她发动八王之乱给西晋搅成一锅粥。

晋朝大乱,少数民族开始五胡乱华,持续近300年。

西晋后代、门阀南下,助力司马睿建立东晋。

(司马睿画像)

接下来就看看东晋的北伐力度如何。

祖逖,是第一个为东晋北伐的将领。“闻鸡起舞”的故事都听说过,主人公就是祖逖和好朋友刘琨,两个人每天凌晨就起床练功。

祖逖在江南建议琅琊王司马睿北伐,驱赶胡人。

司马睿不想北伐,但也没有拒绝。他心里可能想的是:打打看看吧,不行拉倒,我还想多活几天呢。

司马睿给了祖逖一千人的粮草之后说:“你自己去找人,找武器。”

就这样,祖逖开始为北伐进行准备。在淮阴铸甲胄武器,又到处招募勉强凑够两千兵马。

(闻鸡起舞)

这时候,长安已经被前赵团团围住,西晋眼看就要被灭。祖逖就跟老太太抢鸡蛋似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人太少,北伐推进速度像蜗牛一样。他打占据谯城的流民张平,就用了整整一年。

这段时间,长安的晋愍帝司马邺都让前赵杀了,司马睿建立了东晋。

看起来祖逖的北伐很羸弱,但实际上,他在政权交替的时候保护了江淮一代,赶走了五胡政权之一的石勒,帮司马睿坐稳了皇帝宝座。没有他,司马睿的皇帝未必当得那么顺利。

(司马睿画像)

但东晋建立之后,朝廷内乱也不少,连累了祖逖,更有人诬告祖逖:“他就是做做样子,没怎么干活!”

在朝廷没有支持的情况下,祖逖坚持了一年多,最后前功尽弃。

二、野心勃勃的桓温

桓温,是朝廷的驸马,略有雄才。晋成帝时期,好友庚翼还没能北伐就死了。在众人的推荐下,桓温开始北伐。

346年,桓温孤军深入,千里辗转,一举灭掉五胡政权之一的“成汉”。这一下,整个东晋都热血沸腾的,总算看到一些希望了!

然而,桓温拿下成汉并不完全靠他的军师才能,伐成汉,是他险些全军覆没,孤注一掷冒险换来的结果。

(桓温画像)

当时朝廷内耗太严重了,这边桓温冲锋陷阵,背后朝廷乱作一团。

前后赵争权的时候,正是北伐的大好机会,胜利指日可待。褚裒出兵攻赵,失利大败,请求支援,但朝廷上下迂腐,广陵陈逵被兵败吓得烧了粮草,弃城而逃。褚裒一蹶不振,悲愤而死。

冉闵建立冉魏,又是北伐的好时候。朝廷不用桓温,用没有什么军事能力的苻洪,但这人是个墙头草,兵败只是时间问题。

另一边,殷浩兵败被发配,桓温独揽军事大权。凶悍的打法险些灭了前秦。

(桓温画像)

桓温追求速战速决,没有考虑后勤问题,也不听别人的劝告,像莽夫一样进攻。气走了谋士王猛,杀掉了悍将薛珍,还重用没什么军事才能的人。

在后面的四年里,桓温三次北伐不仅没有取得过什么成果,还多次兵败。

最后桓温病死在江南。他的失败,主要是贪功冒进,不为国家,而是为了自己可以建功立业,永垂青史。

(王猛形象)

三、知人善用的谢安

谢安和桓温是一辈的,在桓温独揽大权的时候,谢安被打压。桓温去世,谢安得以执掌军政。

他善用自己侄子谢玄,帮他建立了“北府兵”,是东晋最厉害的军队。当时东晋稳定了,但外部情况比以前更加紧张了。

383年,谢安领导著名的淝水之战获得大胜。

趁淝水之战的胜利,谢安、谢玄、桓冲、刘牢之、郭宝、杨全几名将领,为东晋收复了大量失地,东晋北伐来到了一段顺利时期,先后平定兖、青、司、豫四州。

(淝水之战)

朝廷见到这种情况,不仅全无斗志,反而还非常满足,想让北伐停一停。此时如果东晋大力支持,可能真的会平定整个中原。

385年,刘牢之兵败,但也让前秦君主苻丕交出了河北重镇邺城。刘牢之进邺城之后,任权攻克成都,朝廷就叫回了刘牢之,前秦有喘息之机。

如果当时让刘牢之留守,河北可定!

在刘牢之回朝的时候,谢安病死,此次北伐也因为他的死不了了之。

谢安北伐,重在用人。但朝廷比较摆烂,对他的支持力度不大,病死并不是北伐停止的原因。后来朝廷又开始内乱,让刚刚夺回来的土地又逐渐被蚕食……

(谢安画像)

四、一骑绝尘的刘裕

刘裕是穷苦孩子出身,少年嗜赌,被债主子绑起示众,没有求饶。王导的孙子发现了他,帮他还了赌债,看他从小贫苦,自幼习武,让他参军,后来成了将军。

416年,晋安帝时期,后秦换皇帝进而内乱。刘裕认为是个好机会,向朝廷领命攻打,在第二年先灭北魏,又一举灭掉后秦!夺回了被攻占多年的西晋皇城长安。

在长安驻扎休整的时候,刘裕手下的军队爆发了空前绝后的思乡风潮,导致士兵心里憔悴,战斗力下降,军心不稳。

(刘裕北伐)

既然已经打下长安,本就应该休息,于是刘裕留下10000士兵驻守长安,退回都城建康。当地百姓知道之后,纷纷劝留。这说明刘裕打了胜仗以后,在当地非常有名望。

回到建康,刘裕见朝廷腐败,自己又有功劳和兵权,于是谋权篡位,在420年推翻东晋,建立“刘宋”。我们俗称的宋朝,是“赵宋”。从此,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刘宋就是南北朝的第一个汉族政权。

刘裕两次北伐,一次灭了后秦、北魏,一次灭了南燕。是东晋时期取得的最有成果的一次北伐。

(刘宋版图)

刘裕的胜利,是因为朝廷内斗的时候没有波及他和他的军队,再加上多年混战,很多五胡政权已经被内忧外患搞得脆弱不堪。

在那个年代,但凡有个认真踏实的正经人,都能一统天下。

是刘裕结束了汉族政权的内斗,在他的治下,江南总算踏实了一些。一将功成万骨枯,东晋北伐,死了很多人,也诞生了不少有名的将士。

东晋并非偏安江南,一直都在征战。北伐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将领个人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司马朝廷的内乱,没有把握好时机。

可悲,可叹!

(东晋北伐)

参考资料

孔令艳.东晋北伐失败原因探微[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02):90-91.

施光明.东晋北伐三论[J].历史教学问题,1992(03):15-18+36.

单宸.北伐与东晋政局[D].山东大学:2022.DOI:10.27272/d.cnki.gshdu.2022.00520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东晋   江南   朝廷   后秦   司马   前秦   西晋   长安   内乱   失地   朝代   画像   最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