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满清没有仿效蒙古西征,是否眼界和实力均不及后者?


蒙古是游牧民族,平时以放牧而生,生活地点不固定,哪里草场丰富,就到哪放牧。流动性很大。因此远征对于蒙古骑兵而言,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女真是渔猎民族,平时以打猎为生,生活地点相对较固定,不会到处流动。

并且入关之前,建州女真实际上已经是“耕猎民族”了。平时不仅打猎,还兼顾种地。

比如天聪七年(1633),皇太极就专门向八旗官员下旨,要求他们在打仗之外,还要重视农业生产。

树艺之法,洼地当种粱稗,高田随地所宜种之。地瘩须加培奎,耕牛须善饲养,尔等俱一一严伤。如贫民无牛者,付有力之家代种。一切摇役,宜派有力者,勿得累及贫民。如此,方称牛录额真之职。


(清朝官员举行春耕仪式)

这样的召令,游牧民族是不可能颁布的。

而当一个渔猎民族也开始重视起农业,变为耕猎民族,也仿效汉人重农轻商了。那么这个民族的生活地点自然就更趋于稳定,更不会流动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考上了编制,他大概率一辈子就待在单位了,不可能还四处奔波。

因此对于女真的“骑马步兵”而言,远征从来都是一件大事。非必要,绝不会远征。

要不是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野心大,试图动摇清朝满蒙一体政策,可能康雍乾三朝连西征新疆的兴趣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后金崛起之初,八旗军的马战表现并不如明军。明军之所以屡次被八旗军吊打,完全是因为步战不如八旗军。

“虏步战强,马战弱,北军(明军)马战强于叶赫,叶赫强于建州,虏步战强于北军,北军强于叶赫”。“叶赫马兵最悍,步兵弱。故奴畏北骑,北畏奴步。叶赫白羊骨辈曰:‘我畏奴步,奴畏我骑,力相抗也,技相敌也’。”

所以,清朝不能像蒙古一样西征,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民族性质不同,平时的生产形态不同,作战方式不同。

蒙古人擅长远征,且对种地不感兴趣。因此对于他们而言,并不会觉得拿下了中原,就不用西征了。

满洲人不擅长远征,且对耕种感兴趣。因此对他们而言,拿下中原就足够了。西征?费那劲干啥哦?

当然,蒙古能横扫亚欧,清朝做不到,也不完全是因为民族性质和作战方式不同。

因为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多了去了。除了蒙古人外,诸如匈奴、柔然、突厥、契丹等,也没见哪个能打到东欧的。

所以,时代背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蒙古人崛起的年代,统治中亚、西亚的花刺子模和统治伊拉克的阿拔斯王朝,是一对渣渣政权。不堪一击。

统治中原的南宋、金国、西夏,也是三个没落政权,没一个能打的。竟然无力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把蒙古老家抄了。

本来成吉思汗没打算西征,他最大的敌人是金国,他最大的希望也是灭金。

可就在蒙古军铺开,与金国全面开打时,蒙古商队却被花刺子模人杀害了。

成吉思汗派人到花剌子模交涉,结果派去的使团,又被花剌子模官员羞辱。

其中,两个副使被花剌子模官员杀害。正使被剃去胡子,以一种极为屈辱的方式,狼狈逃回蒙古报信。


如此欺人太甚,换谁也不能忍。所以成吉思汗这才调整策略,下令西征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西征后,先灭西辽。但在从今天的新疆到哈萨克斯坦的一路上,蒙古军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由于路途不畅,仅桥梁一项,蒙古军就新修了五十余座。

这种情况下,如果花剌子模抗打,能在中亚阻滞蒙古大军,估计后来就不会有长子西征和旭烈兀西征了。

但号称有40万大军,疆域范围囊括了中亚和西亚的花剌子模,竟然不堪一击。开战之后就被蒙古军吊打。

面对这种色厉内荏的对手,成吉思汗扩张野心一下子就大了起来。下令让蒙古军继续扩大横扫范围。于是,战火便被蒙古人烧到了黑海北滨的钦察草原。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先灭西夏,后灭金,留下一个对北伐没兴趣的南宋。

在后顾无忧情况下,蒙古军接下来的两次远征也没遇到难搞对手。一路上秋风扫落叶,直到打到中欧和埃及,遇到劲敌,几次被击败后,才停下西征步伐。


相比于蒙古人横扫亚欧的年代,入关后的清朝明显已经不具备西征的客观条件了。

康雍乾时代,清军要想复制蒙古长子西征的路线进军,那么这将意味着,清军要先灭了准噶尔,然后打俄罗斯,奥斯曼帝国。过了这三关后,继续打波立联邦。完了之后,还有一个哈布斯堡王朝。

从清朝留下来的画像中可以看到,清军与准噶尔军作战,就是热兵器对垒。双方先用大炮对轰,然后用火枪、弓弩对射,最后是步兵上阵对砍。每一场战役,都是硬仗。


这还只是准噶尔军,换成沙俄军队呢?换成欧洲军队呢?只会更难啃,没法打。


因此,清朝不远征中亚,绝不是眼界和实力的问题。而是没能力,加之时代变了。

自从彼得大帝改革,沙俄崛起后,鞑靼人就被沙俄追着屁股打。蒙古人也一样。要不是清朝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沙俄对蒙古部落的蚕食。恐怕不仅是西伯利亚,内外蒙古也会被沙俄吃的连渣都不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满清和蒙古有着巨大的区别。

很多人认为满清同蒙古人一样,是游牧民族,这是不对的。

严格来说,满清是半游牧半渔猎民族,主要依靠渔猎。

什么叫做渔猎?就是以打鱼打猎为生。

当时东北有大量的森林,河流也很多,人口稀少,自然资源丰富,依靠打猎可以维持生计。

当然,东北当时也有大片草场,只是没有蒙古高原那么多,但也有放牧的条件,有大批牲口。满清部落同大明的交易,主要是人参、兽皮、马匹、牛羊等等。

同蒙古人单纯将马匹和牛羊卖给大明不同,满清的人参贸易很厉害。

大明当时迷信人参,认为它包治百病。


于是,满清在建立10多年前的1605年,就形成了以新宾为中心的人参贸易区。这里人参年产量已达数万斤,是女真各部落的经济支柱。依靠人参贸易的巨额收入,各部落从大明换取包括粮食、布匹、武器在内的生活必需品,以此生活。

所以,满清并没有蒙古人那种全民骑兵军团,因为压根没有那么多人会骑马射箭。

作为渔猎来说,没有必要骑马射箭。其实,在森林中骑马打猎,同在草原打猎完全不同,是非常危险的。一不留神马匹被树桩绊倒,或者骑手被树枝阻拦,骑马者跌下来不死也会受伤,甚至残废。


满清和大明的作战中,作战中坚力量当然是步兵,后期甚至还有炮兵。满清虽然也有战斗力很强的骑兵,但主要起到骚扰、奇袭、包抄、追击的作用。

其中在具体战术使用时,满清往往以重骑兵进行猛烈冲锋,冲乱大明步兵阵营。但骑兵也仅仅是冲乱而已,随后攻上来的满清步兵集团才是攻击的主力。


上面说了这么多,啥意思?

蒙古人就同满清完全不同。

蒙古人完全是游牧民族,无论男女儿童时期就要开始骑马射箭,一般五六岁开始接受训练。到了成年以后,蒙古成年男人人人都会骑射,这也是他们的必备生活技能。

蒙古其实就是骑兵军团,西征基辅罗斯的约10万蒙古大军中,大部分士兵都是一人几匹马,甚至十几匹马。


平时行军的时候,蒙古骑兵是骑几匹速度慢,力量弱,但耐力比较好的马。

打仗的时候,蒙古骑兵则换乘几匹速度快、力量强的马匹。

自然,他们还有大量的马匹携带粮食、武器等补给品。

试图这几万蒙古大军,至少几十万匹马,大家想想看什么概念。

在古代没有汽车,没有铁路,陆地远征主要问题不是打仗,而是如何维持军队的补给线。


对于步兵集团,由于他们行军速度太慢,实际上不可能远征到很远的地方。步兵军团每到一处,必须首先设置补给站,随后有大量运输队来维持补给线。

对于步兵集团来说,即便训练有素的拿破仑军队,携带大量辎重,一天行军20公里都是很不错了。

那么,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满清初期,其实并没有真正控制新疆,这里被准噶尔汉国盘踞部分。

而新疆从南到北为1500公里,从东到西2000公里。也就是说,满清的步兵集团不谈打仗,仅仅在最理想情况下穿越新疆,最低就要花费75天到100天。


期间,你必须维持长达1500到2000公里的补给线,这在古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后来有了铁路也不太容易办到。

这还只是新疆,如果西征进入中东、西伯利亚甚至欧洲,距离就更夸张了。

蒙古西征攻打莫斯科,而莫斯科距离北京大约6000公里。

如果满清步兵集团从北京出发,幻想这沿途没有敌人全部是容易行军的平地,也要走整整300天,也就是1年才可以。

实际上,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在古代没有大规模步兵集团能做到。


那么,蒙古人为什么能够做到?因为他们压根没有什么补给线的概念,行军速度也快。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习惯于常年的迁移。

蒙古人长距离行军,是分为两段的。

第一段,是没有战争威胁的单纯行军。这种时候,由于远征军团往往携带大量牛羊马匹,速度较慢,一般每天可以走40到50公里,大约是步兵军团两倍。

第二段,就是进入敌人控制区。这时候远征军团会分为战争部队和后勤部会,两个集团分离开。其中战争集团的行军速度会很快,

如果战局需要,蒙古人丢开大量辎重轻装前进,可以达到每天80公里甚至更快的速度。


所以上面提到的广阔的新疆,满清步兵需要75天到100天进行穿越,蒙古骑兵军团则只需要不到一半的时间。

作战期间,蒙古人可以依靠很少的补给作战。士兵可以喝马奶、吃乳制品和肉干作战,马匹也可以吃干草坚持战斗,能够这样连续战斗几十天,基本肯定可以击败敌人。

而之前行军期间,由于蒙古人携带大量牲畜,依靠它们的肉奶就可以维持生存。


所以说,满清和蒙古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以满清的实力和步兵为主的军队,他只能步步为营的作战,能够在康乾时代大体控制新疆、外蒙古就已经是很不错了,根本没有实力向外继续扩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蒙古   准噶尔   沙俄   满清   成吉思汗   大明   蒙古人   作战   步兵   骑兵   眼界   实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