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时期的骁勇军长,为何少有人知?大将资历,蒙冤早逝

作者:相忘于江湖

古大存,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

但是,古大存的革命资历却非同小可,完全可以和大部分的开国大将相提并论。

1930年,古大存已经是红11军的军长。而同一时期的其他一些红军军长,如今我们仍然感到如雷贯耳:

红1军军长,是黄埔一期的许继慎;

红2军军长,是凭借两把菜刀纵横江湖的贺老总;

红3军军长,是主席笔下的“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红4军军长,是接替朱老总的年仅23岁的林总;

红5军军长,是牺牲于二打遵义时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

红6军军长,是3年后被错杀的红四名将旷继勋;

红7军军长,是搭档邓公发动百色起义的开国大将张云逸;

红8军军长,是说服袁文才、王佐“合伙”的革命老人何长工;

红11军军长兼代政委,即东江根据地创始人古大存;

红12军军长,则是主席非常器重的井冈山“三骁将”之一伍中豪;

红22军军长,是井冈山“三巨头”之一陈毅。

上述11位红军军长,许继慎、黄公略、邓萍、旷继勋、伍中豪英年早逝,林总、贺老总、陈毅是开国元帅;张云逸大将享受元帅待遇,何长工和古大存没有参与评衔。

古大存将军

何长工没有参与评定军衔,因为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

何长工跟随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还历经千辛万苦找到朱老总,促成了著名的井冈山会师。何长工先后任红28团和红32团党代表,红5军5纵政委、红8军军长。

1931年后,何长工先后任红校政委、红13军政委、红大校长兼政委、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长征期间的遵义会议后,何长工任红九军团政委、红32军政委。

抗战时期,何长工任两延(延川、延长)河防司令员兼政委、抗大副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何长工任东北军政大学代校长、东北局军工部兼军械部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何长工转入重工业部、地质部,因为到地方工作,和军衔擦肩而过。如果1955年参与评衔,以何长工的资历和战功,至少也是开国上将,还有资历评大将。

有人认为,过草地时何长工“站队错误”,影响了他后来的军事生涯。

与何长工相比,古大存创建进了右江根据地和红11军,后来长期战斗在华南地区。抗战中期,率领南方代表团历时一年到达延安,参加七大并当选为候补。

古大存将军为什么错过了授衔?

何长工

土地革命时期,古大存的履历不逊色于何长工。

古大存是广东五华县人,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23岁那年,古大存考入广东法政学校,在校期间加入了组织。毕业后,古大存到粤军2师负责宣传工作。

东征胜利回师广州后,古大存开始组建农民自卫军。

大革命失败后,古大存在五华、大埔等地发动农民武装,配合二次东征作战。

随后,作为军事干部的古大存在五华县建立农会和自卫武装,在发动减租的同时,带领200多人到澎湃的海丰学习,回乡后创建苏维埃政权,赤卫队员也发展到4000多人。

1928年反清剿斗争,古大存有12位亲人被敌人杀害。

此时,古大存和红46团、红47团也遭遇到一些挫折,进入一个低谷期。危急时刻,井冈山上的朱老总率领红4军主力从福建进入广东梅南地区,给古大存带来了希望。

古大存连夜骑马赶到梅南,向朱老总汇报和请示工作。

朱老总对土生土长的古大存和红46团、47团的情况非常关注,和古大存彻夜长谈。朱老总和红4军临走前,给古大存留下120人枪和30多名政工干部。

从朱老总这里,古大存学到了井冈山游击战的经验。

抗战时期的朱老总

1930年春,全国各地的革命根据地开始大规模扩红。

依托五华、梅县、大埔等11个县区,古大存的赤卫队发展到5000多人,并在这一年的5月19日,在八乡山下成立了东江工农组织,并组建了有6个团的红11军。

古大存任红11军军长,但是由于上级的错误路线,红11军三次强攻潮安的军事行动遭遇重大挫折。兵强马壮的红11军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分散上山打游击。

古大存不是一个轻言失败的人,他决心从头再来,东山再起。

1932年8月,敌人对大南山根据地实行驻剿,古大存带领12名红军战士挺进大北山,开展游击战。仅仅2个月队伍扩充到400多人,号称东江红军游击总队。

1935年初,敌人再次纠集重兵,屯兵连营70余里进剿大南山。

古大存化整为零,把游击总队拆分成16个小分队,分散活动。但是,队伍中出现了该死的叛徒,16支游击队损失了15支,最后只剩下了古大存带领的10多个人。

敌人悬赏2万元生抓捕古大存,不能活捉,死的也值1万大洋。

古大存凭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以烧炭、做工的身份与敌人周旋,敌人无功而返。

1944年,古大存夫妇和孩子们在延安

全面抗战爆发后,古大存终于和组织取得了联系。

在一张报纸上,古大存获知周公在江城武汉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

古大存绕道港岛,辗转到了武汉,时隔2年后,重新与组织取得联系。长江局书记周公对古大存的斗争经历大加赞赏,任命他担任广东统战部部长。

1939年11月,广东省委在韶关黄塱坝村选举七大的代表,除了古大存以外,还有区梦觉、朱荣、方华、唐初等9人,这些代表来自广东、闽粤赣边、粤赣边区和港岛。

但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从广东到延安万里迢迢,交通非常困难。

古大存带领广东代表团,从韶关出发北上安徽泾县云岭,在新四军军部和南方局的有浙江、广西、湖南七大代表,还有东南局的七大代表,人数也增加到41人。

在当时,由于顽军掀起摩擦高潮,代表团不能走西安去延安,只能从云岭北渡长江,从苏中到达山东微山湖以北,在泰安大汶口附近西跨津浦铁路,然后转向太行山。

一支41人的队伍是非常惹人注目的,没有强有力的领导不行。古大存被任命为“服务团”团长,负责带领这支特殊的队伍北上山东、西到太行,然后前往延安。

七大会场

古大存和代表团的北上之路,充满了艰险。

在江苏泗县、宿迁县交界,服务团遭遇日军“扫荡”,女代表苏惠掉进2米多深的水沟;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附近的一个村子,服务团被红枪会改编的伪军偷袭;过平汉铁路时遭遇日均村落对,好在有八路军115师部队掩护,有惊无险。

为了避开日伪军,服务团有时一个晚上要走150里路程。

1940年12月16日,古大存和南方代表团桂、湘、赣、沪、浙、闽、港岛等地的代表公41人,终于到达了延安。此时,距离他们离开广东韶关,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

幸运的是,尽管古大存和南方代表团走的时间最长,路程也最远,但41名代表无一伤亡,创造了一个奇迹。其他各支代表团不管路程远近、时间长短,在奔赴延安参加七大途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当主席接见南方代表团时,称赞古大存是“带刺的红玫瑰”。

七大期间,古大存被选举为候补,和开国大将黄克诚、谭政、粟裕一样。抗战胜利后,古大存到了东北战场,任西满分局秘书长、东北局组织部副部长和交通部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古大存任中南局副书记、广东副主席等职。由于解放时期就转入地方,所以1952年被评为行政五级的古大存,和张云逸同一级别,但没有参加评衔。

1957年,古大存蒙冤,被扣上莫须有的帽子,身心备受摧残,1966年早逝,1983年昭雪。这也是人们较少知道这位战将的重要原因。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军长   云岭   抗战时期   港岛   大将   东江   井冈山   韶关   延安   骁勇   政委   长工   资历   广东   代表团   红军   少有   老总   时期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