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宣王参与元廷的政事事务,他为何要长期居住在元都?

目前中国史学界多侧重研究忠宣王在元朝的政事活动,学者们对其入元原因、"拥立元武宗之功"及"西滴吐蕃之事"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己尽详实,笔者愿在前人己有研巧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自己观点。

忠宣王其人

忠宣王,字仲昂,初名源,后改名璋,溢忠宜,陵号德陵,为髙丽第二十六代王,父亲忠烈王为髙丽二千五代王,母亲忽都鲁揭里迷失为忽必烈之女齐国大长公主。

王璋出生于忠烈王元年九月,两年后受封为世子:忠烈王四年被带到元大都,并起蒙古名为益知礼普化;忠烈王二千二年迎娶元世祖忽必烈的重孙女、晋王甘麻剌之女宝塔实怜即狗国长公主。

忠宣王作为元世祖的外孙和重孙女婿,这种特殊关系成为高丽与元朝亲密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在忠宣朝时期,高丽与元朝政事交往频繁,关系密切。

忠宣王在娶宝塔实怜公主之前己纳有王位高丽王妃,为静妃王氏、顺和院妃洪氏与赵妃。在其复位后又纳两位髙丽贵族之女为妃,即顺妃许氏和淑妃金氏,高丽王与国内贵族政事联姻既能助其巩固王权,又能加强其在元对高丽政权的遥控。

忠宣王生有三男一女。蒙古妃子也速真,没有显赫的政事背景,但她却为王璋生下两个儿子,即世子王监和王煮。此外王璋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德兴君塔思帖木儿,但其母不详,顾笔者在此不巧谈。

他有一女,名叫寿春,嫁与许琪的长子许惊。"忠宣王一生共经历两次即位与两次退位,每次皆受到元廷的干涉。

他为获取继续留于元朝的机会,曾不惜退位换之,虽一时也愿得成,但最终仍未能逃离被元英宗流放到吐蕃的厄运。笔者认为忠宣王具备一位明智之君的应有素质,但生不逢时,元廷事事干涉,父亲时时猜忌,因而抱负难展,志向难成。

忠宣王入元之状况

在忠宣王五十年的生命里,大部分时间皆于元朝度过。忠宣王一生共入元十一次,居元时间累加起来竟有近三十四年之久,其中朝觀共一年零三个月,宿卫共十六年零五个月,其他原因达十七年零一个月。从其入元的原因上分析,笔者将分为呈个阶段逐一述之。

第一阶段,忠宣王与父母一同去元朝朝觀。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居元时间短,中间间隔时间长。除了第三次不至而外,其余三次皆只是暂居五个月,而每次入元的闽隔时间少则两年,多则五年。

这时期忠宣王年龄较小,所以每次皆随父母忠烈王及公主一同朝觀,顾不久居,所义巧宣王在千五岁之前几乎皆于高丽国内生活。

第二阶段,忠宣王应元廷要求居留元宿卫。这一阶段的恃点为驻留时间长,中间间隔时间短。除了第八次他只在元驻留三个月以外,其余几次大多是一年多,甚至第九次竟然在元居住十年,而在这一阶段,忠宣王毎次去入元的时间间隔仅有数月么短。

由此说明在此阶段忠宣王除了商丽国内有重大事情发生而返于高丽外,其余时间尽居留于元宿卫,但并非其自愿,而是迫于元廷的"高丽国王入朝"要求。

第三阶段,习惯居元生活,不思回国。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居元时间较长。这一时期他共入元两次,累加加起来长达十六年之久,几乎占据其居元生活时间的一半。

在其第十次居元时期,无论是高丽国内朝臣奏请其回国,还是元朝要求其回国,他皆推辞。但在第十一次居元时期他却经历了被流放的厄运,虽后被召回,但不久便在元大都去世了。

忠宣王入元宿卫背,忠宣王在元宿正长达十六年零五个月之久,而探究其原因,首先应了解忠宣王在元宿卫前的元丽关系。

蒙古帝国对征服地共有王种形式对其进行统治,即建立附属国、间接统治和直接统治。建立附属国,即维持占领地区独立的国家地位,利用其本来的支配体制,在此基础上蒙古派遣达鲁花赤对其进行统治,附属国国王需入朝蒙元,太子需入元做人质,如安南和高丽等;

间接统治,即把蒙古皇族分封到占领地区,利用当地固有的统治结构对其进行管理,如察合台汗国等;直接统治,即把占领地区直接编入蒙古帝国领士范围,使其接受蒙古中央和地方政权的直接管理,如金国等。

一一二四年四月,元廷使者从高丽返回途中被杀,元廷以此为借口,举兵攻打高丽,自此元丽进入战争阶段。高丽为抵抗元朝进攻,一方面团结国民倾野待敌、据险抗拒,一方面欲联合金朝和东真国齐为抗元。

一二三三年蒲鲜万奴被元朝所俘,次年金国灭亡,高丽意欲借助外力抗元的想法彻底破灭,于是不得不遣使如元,用外交手段缓解与元朝的关系。元朝为扩大版图,战略重点一直放在南征西战上,对高丽小国并不重视。

元宪宗蒙哥曾说:"彼小国,负险自守,签中之鱼,非久自死。"因此,元朝不以重兵伐高丽,竟让高丽込一弱势之旅,与元且战且和,将战期维持了二十八年之久。

一二五九年,元宪宗攻蜀,死于钓鱼城下。一二六零年,忽必烈即大汗化鉴于"高丽虽小国,依阻山海,国家用兵二十余年,尚未臣附"的具体情况和元军全盘的战略考虑,忽必烈一改以往对髙丽的高压政策为怀柔政策。

与此同时高丽权臣崔沉病逝,高丽朝廷内部转和之风日盛,加之元军己兵临高丽江华岛外以武力相胁。迫于形势,高丽被迫接受元廷提出的鳥丽太子入元为质和国王入朝蒙元等要求,高丽成为元的附属国。

蒙丽战争结束后,高丽国王入朝蒙元一事一直都未得以实现,直到一二六四年八月,元宗亲朝。从此以后直至元朝灭亡,髙丽国王入朝成为常态化,这构成了两国宗藩关系的重要内容。忠宣王即在此背景下久居元宿卫的。

忠宣王久居元都的原因

忠宣王一二九八年第一次退位后便应元廷的要求前往元朝宿卫,这一去便是十年,十年间他不曾回国,直到一三零八年回国复位。

但复位不久后便再次返回元大都,虽然国内朝臣曾多次请求其归国,但他皆以各种理由推禪,即便受到元廷的压力,他也宁可以退位来逃避回国一事。忠烈王二十化年冬十月,忠烈王遣齐安公淑奉表如元,请还前王。

忠宣王元年四月,政丞崔有翁等上寞于忠宣王,请求其还国。忠宣王四年春正月,时王久留元,元帝与太后诏忠宣王归国,王仍然不想回,派遣朴景亮言于大臣,"今方农月,请待秋成从么"。

由于忠宣王久不归国,终于在忠宣王五年二月,发生了"离丽大臣金深、李思温等具状令于徽政院"的事件。华平君金深、密直使李思温等人向元徽政院呈状令,议军李撲等数百人署名,状令曰:"帝及太后屡诏王还国,而王无意东归。

今本国岁输布十万,米四百解,他物不可胜计,其黎不资。诸从臣皆羁旅思归,而权汉功、崔成之同掌选法,利其贿遗。朴景亮为王腹也,累蒙赏赐。上王之不归,实由兰人,盏除之,奉王还。"皇太后将权汉功、崔成之、朴景亮等三人入狱。

忠宣王得知此事后大怒,对太后说:"从臣爱我者,只有此三人,金深等人不告我,而诉于徽政院,其用意应不止三人。"崔成之等也贿赂皇太后以求免于灾祸。最终皇太后将王人释放,而将金深、李思温流放于临挑,忠宣王将李撲抄家。"

同年兰月,元欲让王归国,此时王无以为辞,向元朝请求传位于子煮,随即江陵君王惠即位。夏六月,上王欲仍留,元不许,王遂奉上王及公主东还。在高丽大臣数次请求和元朝多次要求下忠宣王仍不肯回国,他甚至以放弃王位来换取继续居留元朝。

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但目前史学界对于此问题的观点存在较大分歧:其一:忠宣王贪恋元朝生活;’其二:忠宣王在高丽国内缺乏坚实的政事基础;"其三,忠宣王对政事失去兴趣!"其四,高宣王为了在元朝开展外交活动,更好的控制高丽。”

笔者将在前人己有研究成果上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

第一,忠宣王在政事上需要元廷的支持。忠烈王二十二年冬,世子娶宝塔实怜公主。忠烈王二十四年,元遣使册世子誠为王。

第二,八月,元帝命忠宣王及公主入朝宿卫,同时忠宣王还政与其父忠烈王,理由有王:一是,在位期间部分事件处决失当使众屯、疑惕;二是,年少而未及壮,亦疏于经练;

三是,入元以明习事理。忠宣王在元宿卫期间,因拥立元武宗有功而被元授予"征东行省右丞巧髙丽王沈阳王"等称号,不久忠宣王复位。他的两次即位与退位皆为元廷干涉的结果。由此他意识到其政事活动离不开元廷的支持。

但其久居元朝并不代表对政事失去兴趣。笔者认为王久居元而不归的主要原因是厌倦了政事生活的观点有待商榷。忠宣王虽人在元朝,但其遥控着高丽的政权,由信臣传达他的旨意,执行他的诏令,开展他的改革。

忠宣王同时还参与元廷的政事,他曾向元仁宗进言主张设科举,由此即表明其并不只是喜爱元文化而对政事失去兴趣。

第三,忠宣王在国内缺乏坚实的政事基础。笔者赞同王明星的观点,认为忠宣王在国内缺乏坚实的政事基础,在他复位后,不仅有洪氏家族的反对,而且也因为其长期居住在元朝,在高丽国内缺乏坚实的政事基础,虽然窩丽国内先后请其回国,但都被他拒绝,始终没有回去。

他本人一直居住在元大都,对高丽政权进行遥控。忠宣王久居于元,不愿回高丽生活,以下四点便可体现;其一,髙丽国内数次请求其归国,甚至元朝多次要求其归国,都被他拒绝了;

其二,当面对无为辞境地之时,他不借以退位来保全其继续留在元朝的机会:其三,当其退位后不得不回国,而回国后不久又返回元朝:其四,即使后来在元生活时被元英宗流放到吐蕃,召回后他仍选择继续留在元朝生活,直至他生命的结束。

第四,忠宣王喜爱元朝生活。忠宣王在元朝宿卫的十年间里习惯并喜欢上了元朝的生活。在文化生活上,忠宣王对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春巧结交名儒,并与之交游。

第五,忠宣王将王位传给忠肃王王寮后便建万卷堂,招揽天下儒士阁复、姚燃、赵孟顆、虞集等,与之游玩并探究学问以此来自娱。在政事生活上,忠宣王在元宿玉千年间,与元武宗、仁宗关系密切,忠宣王亦因拥立元武宗即位有功,而被封为"沈阳王"。

第六,不久他便重新掌权,得复位。但其复位后不久便入元,忠宣王元年四月,大臣崔有翁等请求王还国,王不从,"时太后及帝待王甚宠,王不乐东归"。

韩国学界部分学者认为元廷对高丽的政局具有决定权,所以忠宣王留于巧朝的目的是在元廷开展外交活动,以便更好地控制高丽的内政,其依据是忠宣王在其退位后仍然干涉离丽内政。

笔者认为即使为了开展外交也不至于一直不回国,或者回去不久马上就离开。虽然其退位后仍干涉高丽的政权,但他只是以上王的身份帮助忠肃王管理国家,对年少无经验的忠肃王统治能力有所担也,因此想帮助他掌控大局。

而韩国学界主张退位是更好的控制高丽,理由有些牵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他久居元朝一方面是为了得到元廷支持,另一方面是春爱元朝生活,而不回高丽的原因则是在国内缺乏政事基础,此点在其即位改革失败的原因上即可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政事   吐蕃   附属国   蒙古   世子   忠烈   元朝   笔者   事务   原因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