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何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中国上上下下五千年,历经无数个朝代,这些朝代的在任时长,有的多,有的少。

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哪个朝代历时时间长,哪个朝代的实力就一定会很厉害。

抛开夏朝和周朝先不论,其余朝代时长最长的朝代就是汉朝,这个起于汉高祖刘邦的朝代,前前后后有四百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和繁荣的存在。

汉朝之后便是唐宋,接着就是明朝。

(明朝时期画图)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上来看,明朝是除了清朝之外,与我们现在最接近的一个古代朝代。

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这个帝国。作为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朝代,历经几乎三百年的时间,是又一个继唐朝之后的繁荣盛世。

但和其他王朝相比,明朝是我们中国最有能力的朝代。在那300年里,不割地,不赔款,国家繁荣昌盛,这些都离不开好的君主的领导。

而这些明君中,明宣宗朱瞻基就是极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朱瞻基 电视剧剧照)

明成祖朱棣从这个孙子刚出生起就非常疼爱,而且朱瞻基从小能文能武,英勇果敢,在继承王位之后也是为国家鞠躬精粹,明朝上上下下的人都在感谢上天给了他们如此一个明君之时,上天却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这个明君只活了三十六岁,这个年纪哪怕放在古代,也才正值壮年时期。

一、至今谜团重重的死因

到今天为止,朱瞻基已经去世了几百年了。这几百年间的历史学者们,在赞叹仰慕朱瞻基的同时,也纷纷猜想,朱瞻基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死的呢?

但众说纷纭,了无定论,有的人说朱瞻基喜欢玩弄蛐蛐,天天把宠物蛐蛐捧在手心。虽然蛐蛐不致命,但装蛐蛐的容器确实对身体十分有害的铅制成的。

(朱瞻基 电视剧剧照)

也有的人说朱瞻基自少年时期就开始打仗,打仗必定或多或少都会在身上留有伤口,就算是“战神”一般的朱瞻基也不例外。

当年朱瞻基驾马率领军队亲征蒙古时,受了伤之后为不让蒙古人看见他的虚弱,为了展示大明的威严,伤口就没有处理好,从而导致伤口的感染和发炎,这才夺走了朱瞻基的性命。

更有的人说朱瞻基看到自己治理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当然想继续自己的辉煌。于是还在健壮的年纪就想要寻求长生不老之道,服食各种丹药,各种毒素在体内聚集,把身体掏得虚空,一病不起。

但是这些说法总归是人为的猜测,从各个方面来看都不是绝对的原因。

朱瞻基即使作为帝王,却从来没有幻想过长生之事,反而对于人的性命保持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就在朱瞻基快要死的时候,他都在说:“生死是个定理,人命的长短是由天定的!”

(朱瞻基 电视剧剧照)

再一说,铅中毒更是不可能的事。从现在医学的角度来看,铅中毒主要是被人吃下去才发生中毒反应的,朱瞻基喜欢玩蛐蛐,但不可能喜欢到上口去啃装蛐蛐的器皿吧!

对于朱瞻基的死因,最靠谱的一种说法就是遗传!

或许从朱瞻基死的那个年代看,看不出个遗传的所以然来,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放宽,观察整个明代皇帝,以及他们子孙的寿命时,就可发现其中端倪。

因为在朱瞻基和他父亲朱高炽之前的两任皇帝,都算得上是长寿的人,朱元璋七十多岁才去世,朱棣也到了六十多岁才走。都到了老年时期,子孙们都长大,培养好了后继人才离开人世的。

(朱高炽 电视剧剧照)

但是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四十多岁就去世了。可是人家的去世是有明显理由的啊,朱高炽肥胖过度又不控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三高”都有,非常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胖了这么多年,四十多岁才去世已经是幸运的了。

但是朱高炽的儿子们却没有他那么幸运了,朱高炽可不止有朱瞻基这一个儿子,纵使他身体肥胖,但好像并没有影响到他的生育能力,朱高炽去世的时候只有四十几岁,但是他前前后后却生了十个儿子!

虽然其余的九个儿子没有朱瞻基那么优秀,但是他们和朱瞻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短命

(朱瞻基)

朱高炽的十个儿子,活过半百的才只有一个,有七个儿子都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了。

这种事情可不能归为偶然事件了,这只能说明朱高炽的寿命基因差,着实影响了后代。

以至于从朱瞻基开始,明朝的帝王们几乎都是短命的,朱瞻基的两个儿子甚至命更短,都在二十多岁,还是毛头小子的年纪去世了。

所以纵观明朝皇帝们的生命长度,16位皇帝中,在二十多岁、三十岁去世的就有十个!

这样比较下来,朱瞻基的生命长度算得上是长的了,至少他还有时间生了两个儿子,不至于绝后。可是他的儿子朱祁钰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儿子,一岁夭折之后没多久,连带着他自己都没命了。

(朱瞻基)

到了今天,朱瞻基仍然是人们谈论的对象,说他的英勇,说他的明智。但他这个人,仿佛生来就是当帝王的料子,窥探他的成长之路,我们便可以知道其中的原由。

二、从小就是受尽宠爱天赋异禀的孩子

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一个儿子。从各个历史上来看,朱瞻基得谢谢他的父亲朱高炽,感谢他生下了自己,作为皇子出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这一辈子都能过地高枕无忧。

事实却正相反,朱高炽虽然是明成祖朱棣的儿子,但从外表看,完全没有遗传到朱棣的优点。

三百斤的体重,虽然有一颗爱民之心,但是不擅长武,与朱棣骁勇善战相差甚远。,所以在他儿子朱瞻基出生之前,他即使作为朱棣的长子,但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机会当太子的。

但他有一个很有本事的儿子——朱瞻基。

(朱棣画像)

不同于大儿子朱高炽一般优柔寡断,也不像二儿子朱高那样不懂民心,心狠手辣,从小孙子朱瞻基都体现出了他不凡的特质。

朱棣在朱瞻基还十分年幼的时候,为了试探朱瞻基的胆量和胸襟,不止一次带着朱瞻基去攻打蒙古。谁知小小年纪的朱瞻基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对此跃跃欲试,十分感兴趣。

甚至还有一次,朱瞻基听到了祖父朱棣关于鞑靼的意见过后,坐在一旁思索良久,最后拉着祖父的衣服劝说朱棣去御驾亲征,把鞑靼给打下来。

这样的胆量和谋划让朱棣不由得感叹,他这个孙子和他年轻的时候太像了。年纪虽小,但是有着不输于成年人的果断和成熟,完全不像自己的那个大儿子,朱棣心里想可能这就是所谓的隔代遗传吧。

(朱高炽画像)

不仅如此,朱瞻基还拥有体恤百姓们的同理心。纵使从小出生在帝王家,但偏偏朱瞻基生来就有这样的能力,和朱棣每次打仗回来。不用朱棣多说,朱瞻基都会十分主动地跟随祖父去走访百姓农户的家,了解民生民情,体会老百姓们的不容易。

朱棣再次意识到这个孙子,如果以后当上了皇帝,绝对是造福百姓们的皇帝,这一点恐怕就是遗传了自己大儿子朱高炽的优点。

总的说来,朱棣发现自己的儿子们中,或多或少都有不可弥补的缺点,没有一个能完全担当起一国之主的重任。但是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他把自己和朱高炽的优点结合了,这样的人不做皇帝简直是浪费!

(朱高炽)

所以当上皇帝之后的朱棣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储,朱棣效仿他父亲的做法,想在自己百年之后,把王位直接传给自己的孙子。

虽然身边大臣都在劝告,不要直接把皇位传给朱瞻基,他自己心里面也清楚,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就是第二个他,直接把王位传给朱瞻基的话,恐怕要给朱瞻基招来祸害。

所以思来想去,折了个中。立大儿子朱高炽为太子,朱瞻基就是皇太孙,兜兜转转皇位最后还是会回到朱瞻基手里。

三、两父子想不到的意外变故

之后的朱棣更是把朱瞻基随时带在身边,亲身教导他所有,毕生所学,人生经验尽数传给了这位宝贝孙子。

(朱瞻基 电视剧剧照)

等到朱棣去世的时候,朱瞻基已经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人,能文能武,在决策和政治方面绝不输于朱棣,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典型。

所以朱棣走的时候,心中是没有挂念的,他知道自己的孙子会担当起这个国家的重任。

接下来,就是朱高炽当皇帝的时代了,可是这位仁义孝道,受人爱戴的好皇帝性命十分短暂,他才刚上任皇帝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因病去世了。

(朱高炽 电视剧剧照)

对于这个,朱高炽本人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对于朱瞻基来说,听到父亲死讯的那一刻心里也是不敢相信的。

于是当时只有二十五岁的朱瞻基接手了王位。

那时明朝的所有百姓们都知道,朱瞻基是朱棣一手培养起来的,所以尽管新皇帝是如此年轻,但他们也不怕朱瞻基治理不好国家。

(朱瞻基画像)

事实果真如此,朱瞻基即位之后深知要想国家安定,必须得要百姓们安定的道理,这一点他继承了父亲朱高炽的优点,亲民爱民。

深切体会到百姓们不易的朱瞻基,殚精竭虑地寻找着让他们生活更好的方法,改变政策、兴修水力、开垦荒田……。

这样的付出肯定会收到好的效果,就说在朱瞻基统治期间,人民的经济上升不止一个维度

在军事上,朱瞻基是由祖父培养起来的,朱棣是个马上作战的人,武功自然高强,所以朱瞻基也不会差,强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退让的气势,高强的谋略,这些都让外敌不敢来犯。

但就是这样的君主,在三十多岁突然死亡,没有一点儿预料,让无数人叹息,真的是天妒英才!

参考资料

赵中男.论朱瞻基的历史地位[J].北方论丛,

赵中男.明朝的拐点:永乐皇帝和他的子孙[M].中华书局,2015.

范军.朱高炽:从太子到皇帝的危机人生[J].各界, 201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皇帝   文武全才   明朝   孙子   蛐蛐   大儿子   王位   壮年   朝代   剧照   真相   儿子   父亲   意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