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祖荫一句话保住左宗棠性命,为报恩,左宗棠送给潘祖荫一件国宝

文:激流文化

编辑:激流文化

咸丰八年,晚清名臣左宗棠遭遇人生最大的劫难,因此险些殒命。

当时,咸丰皇帝看完弹劾左宗棠的奏折之后,非常愤怒地下达命令,要求严查,如果确有违法乱纪的行为,负责此事的官员可以将左宗棠就地格杀。

晚清内忧外患,迫切需要人才挽救颓势,朝堂上也有一些正直之人,正巧左宗棠在当时已经颇有名气,所以便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

潘祖荫,就是为左宗棠说话的人之一,而且,只用一句话,就保住了左宗棠。

那么,左宗棠为何有此次劫难,潘祖荫说了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长沙一战,左宗棠声名鹊起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不过相比于另外三大名臣,左宗棠前期的仕途并不顺畅,尤其是科考之路,可谓满是坎坷。

嘉庆二十一年,左宗棠开始读书,数年后,他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获得第二名的成绩。不久后,左宗棠母亲去世,他只能放弃下一次的考试。

三年后,左宗棠的父亲也去世,他再次因丁忧而未能继续读书科考。服丧结束,左宗棠才继续在长沙城南学院读书,后来参加科考,考试结果不错,获得了举人身份。

然而,他的科考之路到此就停滞不前,后来左宗棠多次参加科考,都未能考取功名。不得已,左宗棠只能放弃科举,然后回家谋求生路。

求学期间,左宗棠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也亮出了自己高尚的品格。

当年左宗棠的父亲去世后,家里的经济情况就变得十分不好。为了让已成为寡妇的嫂子继续生活,左宗棠和二哥一起商量后,决定将家里所有的田产留给嫂子。

然后,左宗棠独自一人出门求生,这一年,他年仅十八岁。

因为这些事迹,所以即便左宗棠没有考中进士,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都很好。回到湖南之后,当地人对左宗棠也很重视,所以很容易获得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后来,时任云南总督的林则徐因为胡林翼的举荐,也注意到了左宗棠。

不久后,林则徐在长沙见到了左宗棠,二人一见如故,林则徐认为左宗棠是个人才,日后一定会位极人臣。

可惜,林则徐再看重,此时的左宗棠只有举人的身份,没有官位,就更别说位极人臣了。

一年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咸丰二年,太平军围攻长沙,长沙非常重要,清政府断不会坐视不理,所以咸丰皇帝下令,命云南总督张亮基改任湖南总督,以解长沙之难。

结果到了长沙之后,张亮基根本无从下手,他对湖南的情况一点也不熟悉,急需要一个能帮助他处理政务的当地幕僚。

很快,左宗棠就出现在他的视野里,经多人推荐,张亮基决定请左宗棠出山。三顾茅庐,这才请来了左宗棠。

成为幕僚,并不是左宗棠的理想,但是事已至此,左宗棠也只有尽心尽力地去做,毕竟长沙如果失守,会有无数人因此丧生。

有了左宗棠的帮助,长沙保卫战以清军的胜利结束,太平军在长沙之战损失惨重,西王萧朝贵战死。

此后,左宗棠声名鹊起,不仅在长沙有很高的名气,整个朝廷都知道左宗棠这个人。不过因为他没有考中进士,所以不能授予官职。

虽然没有官职,但是湖南总督对左宗棠礼遇有加,张亮基卸任后,新一任的湖南总督骆秉章也是三顾茅庐请来了左宗棠,从此做了个甩手掌柜,大小事务全部交给左宗棠处理。

事实上,左宗棠和湖南总督毫无区别,只是差了一个名分。

名声一大,好事坏事都会不请自来。

小人诬告,左宗棠差点丢命

左宗棠的劫难,和湖南永州总兵樊燮有关系。当时左宗棠是湖南著名的幕僚,声名在外而且拥有举人身份,所以许多官员见了左宗棠,都会毕恭毕敬地行礼。

时间一久,左宗棠就习惯了别人向他行礼。

一次,湖南永州总兵樊燮在路上遇到了左宗棠,本来是应该行礼的,可是樊燮就像是没看见左宗棠一样,不仅不行礼,而且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

一个总兵,竟然敢这样轻视左宗棠,这让他十分生气。于是左宗棠派人拦住樊燮,问他为什么不行礼。结果樊燮拒不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出言不逊。

左宗棠虽然不是湖南总督,但是湖南总督骆秉章把所有的权力都给了他,所以一个小小的永州总兵,左宗棠想要处理他是很容易的事情。

不久后,左宗棠就以樊燮不行礼为由,罢免了樊燮永州总兵的官职。樊燮怀恨在心,于是想要参左宗棠一本。

永州总兵虽不是一个大官,可是樊燮本人的来历并不简单,他在湖南本地有很广的人脉,一段时间之后,樊燮便找到了湖广总督官文。

樊燮将事情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然后说左宗棠欺人太甚,如果不严惩,以后肯定会威胁到官文的地位。

于是樊燮和官文一起写了一份奏折,上疏弹劾左宗棠。很快,咸丰皇帝就知道了这件事,大左宗棠声名在外不假,但是咸丰皇帝对汉人没有太大的好感,所以对左宗棠并不了解。

并且此时左宗棠没有官职,仅仅是一个幕僚的身份。湖广总督和永州总兵的话,自然更能得到咸丰皇帝的信任。

所以咸丰皇帝十分生气,下令严查此事,区区一个幕僚,如果情况属实,负责此事的官员可以直接将左宗棠就地正法。

结果命令还没执行,左都御史肃顺就知道了这件事,他很清楚左宗棠的才华,所以知道其中必然有隐情。

即便是左宗棠真的违法乱纪,可就因为这点事情就处死左宗棠,将会是朝廷的一大损失。

所以肃顺立刻召集幕僚想办法营救左宗棠,身为左都御史兼满清宗室,他不能直接站出来说话,此时最重要的,是把这个消息送出去。

很快,肃顺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秘密派人找到时任翰林院编修的郭嵩焘,然后授意郭嵩焘带着汉族官员立刻上书保护左宗棠,然后肃顺就可以站出来说话了。

如何上书,奏折怎么写,就成了当时最重要的问题。郭嵩焘觉得自己一个人肯定不够,随后,他找到了一个叫做潘祖荫的人。

潘祖荫是当时的刑部尚书,很擅长写奏折,而且在汉族官员中有很高的声望,如果他能够上书保护左宗棠,一定会引起咸丰皇帝的重视。

潘祖荫和郭嵩焘本就是好友,双方之间十分信任,所以郭嵩焘开口,潘祖荫根本没有追问,就直接开始写奏折。

因为同为汉族官员,潘祖荫对左宗棠也是早有耳闻,不管左宗棠犯了什么错,先把人保下来,等查明真相再处置也不迟。

在潘祖荫等人写奏折期间,相关的人员也对此事展开了调查。其实事情的真相和湖广总督所陈述的情况大有不同,根本没有所谓的左宗棠因为樊燮不向他行礼就罢免樊燮的事情。

其实是因为湖南永州总兵樊燮多次违法乱纪,后来被左宗棠发现,所以就罢免了他的官职。

可是樊燮并不服气,他觉得左宗棠不过是个幕僚而已,仗着有湖南总督撑腰,所以才敢这么干。于是樊燮就请湖广总督帮忙,打算参左宗棠一本,直接通过朝廷弄死左宗棠。

这边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潘祖荫的奏折也写好并且送到了咸丰皇帝的手中。咸丰皇帝仔仔细细地阅读潘祖荫的奏折,忽然,他看到了一句话: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咸丰皇帝看到后大为震惊,也非常疑惑,左宗棠只是个幕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而且这句话竟然出自刑部尚书潘祖荫之手。

咸丰皇帝很快就意识到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于是他让人立刻召集朝会讨论此事,不久后,湖北巡抚胡林翼保护左宗棠的奏折也送到了咸丰皇帝的手中。

而后,咸丰皇帝拿着两份奏折问肃顺等中央大臣,打算听听他们的意见。肃顺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于是他向咸丰皇帝说明了左宗棠在湖南的重要性。

长沙之战能打赢,左宗棠是首功,只是因为总督在前幕僚在后,所以他的功劳很多人不知道。

后来,湖南总督骆秉章治理湖南多有政绩,其实政令多出自左宗棠,骆秉章只是挂名而已。在外人看来,这是骆秉章的功劳,在他们这些内行的眼里,其实左宗棠才是功臣。

所以肃顺劝说咸丰皇帝,不要再追查此事,而且要重用左宗棠。不仅是肃顺这样说,包括潘祖荫、曾国藩在内的许多大臣,都是这个意见。

咸丰皇帝这才弄清楚了潘祖荫奏章里的那句话,于是他下令不再追查,而且任命左宗棠为三品京卿用,协助曾国藩处理军务。

潘祖荫的那句话,不仅救了左宗棠一命,而且自此之后,左宗棠深得清廷信任,而后对他委以重任。

数年后,因为潘祖荫、肃顺等人的保举,外加左宗棠自身的才华,遂成为封疆大吏。

为报恩情,左宗棠破例送出大盂鼎

如此大恩,左宗棠不得不有所回报。可是如何回报,左宗棠却犯了难,他很少给人送礼,也没有研究过。

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给潘祖荫送什么,而且在左宗棠看来,这种救命之恩外加知遇之恩,送什么东西都难以显示他的诚意。

于是左宗棠派人多方打听,想要知道潘祖荫最喜欢什么。不久后,左宗棠便得知潘祖荫一生最喜欢古董,并且是个资深的古董收藏家。

左宗棠觉得这是个可以尝试的方向,所以就派人去找年代久远且文化价值高的古董,不管花再大的代价,都要买下来。

后来,左宗棠得知大盂鼎在古董界有很高的地位,而且至今下落不明。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文物,后来深埋地下,道光年间,大盂鼎重现人间,引起古董收藏家的争夺,最终,岐山首富花重金买下了大盂鼎。

结果还没捂热乎,就被岐山县令抢去了,商人毕竟玩不过官吏,所以只好认栽。

岐山县令可不是古董收藏家,他抢大盂鼎,完全是为了钱,然后以高价卖到了京城。说来也巧,后来这位岐山首富去京城考试,又发现了大盂鼎,所以花了三千两银子买了回来。

之后,大盂鼎就一直在岐山,至于具体在哪里,没有人清楚。

左宗棠觉得如果能找到大盂鼎并送给潘祖荫,足以表明自己的感谢之情。于是他派人去岐山找当年那位岐山首富的后人,想要花大价钱买下大盂鼎。

然而等到岐山后,发现首富早已家道中落,他的后人也不知去向。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首富的后人去了西安,大盂鼎大概也在西安。

所以又去西安找,找了很久,这才找到了首富的后人,结果一问,发现大盂鼎早就被卖了,至于卖给谁,首富的后人一时间也想不起来。

就在左宗棠派出的人到处找大盂鼎的时候,大盂鼎却自己送上了门。原来当时买走大盂鼎的人,此时正是左宗棠的幕僚,此人名叫袁保恒,是袁世凯的叔父。

他得知左宗棠求购大盂鼎,于是快马加鞭找到左宗棠,把大盂鼎送给了左宗棠。

不久后,左宗棠花重金将大盂鼎送到了潘祖荫府上,潘祖荫对大盂鼎爱不释手,还特意请金石名家篆刻方印。

历经多年,大盂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如今,大盂鼎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无论是左宗棠还是潘祖荫,如果泉下有知,应该会感到欣慰。

参考资料:

《清史稿》

《左宗棠传》

《曾国藩传》

《胡林翼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湖广   岐山   咸丰   总兵   奏折   幕僚   长沙   总督   湖南   国宝   性命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