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中的“五色云”:君权神授的集中体现,稳定唐政权的重要基石

文/文史大课堂

“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

在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人们对于各种各样的天文景象充满了不解。有些天文现象被认为是祥瑞之气,有些天文现象被认为是灾难的开始。“五色云”在我国古代的天命观念中属于祥瑞之气。加上唐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五色云”就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意蕴。在唐朝历史上,“五色云”经常出现,具有非常浓厚的吉祥意味。

儒释道思想的丰富,人们跳出单一的文化体系圈,“五色云”成为统治者与百姓重点关注对象

众所周知,唐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具有楷模作用的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一系列盛世景况都发生在唐朝时期。可见,唐朝时期我国的国力都多强盛。

唐朝是多种思想发展的时期,儒释道思想在这个繁盛的时期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和丰富。人们的思想不再受到单一的文化体系束缚,各种思想交相融合,思想领悟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对于许多新的事物,人们不再固步自封,敢于尝试,由此,不少新的劳动工具开始出现,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接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安康的生活,再加上五色云的频频出现的,老百姓们自然会认为这和天上的五色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五色云就是祥瑞之气的象征,它的出现,就是告诉人们,好日子即将到来。

不仅如此,唐朝自建朝以来,统治者就实行了开放包容的政治政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相比较过去,人们摆脱了饥寒交迫,食不果腹的状态,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同时,国家的财政税收也大大增加,统治者利用这部分税收,兴修水利,鼓励农业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唐朝,可以说是国泰民安,到处弥漫着一股祥和的景象。而五色云的出现,这种奇异景象的出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将富足的生活状态和这种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由此构成了唐史中极具祥和意蕴的五色云现象。

“五色云”现象在唐史中的运用主要依托两大方向:文学创作、统治者重视度

五色云在我国古代的许多书籍中曾被多次提到,它曾经被当做国家礼仪性的工具出现在朝政事务中。在古代,“五色”代表了青、赤、白、黑、黄这五种颜色。在《释名•卷一》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记载:

“徐州贡土五色有青黄赤白黑也。”

可见,在唐朝历史中,五色云作为一种象征着祥瑞之气的东西,又因古代对于五种颜色的解释,所以“五色云”在唐朝时期一直和国家政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时,在《周礼•冬官》中也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後素功。”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五色”在古代的文化观念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在唐朝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这就是“五色云”在正史中的运用,在正史中,五色云都是以祥瑞的姿态出现,这个时候,统治者都会做出一些相应的措施。因为五色云象征着祥瑞,所以皇帝所颁布的政令都带有宽容,仁厚的特点。在《旧唐书》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主要是用来说明当象征着祥瑞之气的五色云出现以后,统治者颁布的政令:

“敕:先经流贬罪人,不幸殁于贬所,有情非恶逆,任经刑部陈牒,许令归葬,绝远之处,仍量事官给棺椟。”

在古代,受“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每当有“五色云”现象出现的时候,某些有权有势之人还会利用这种现象,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巧妙的利用这种自然现象,来强化“君权神授”思想在人们头脑中的地位。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韦皇后就曾经利用过“五色云”这种自然现象。韦皇后一党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想要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愿望,特意在景龙二年出现五色云之时,谎称自己的衣裙上也出现了五色云的投影,从而使自己的衣裙呈现出五色。

在古人眼里,只有贤德之人,被上帝认可的人才会有祥瑞之气降下,韦皇后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衬托自己贤后的形象,同样也是为了争取以韦皇后为首的集团的利益。

所以,在唐朝的正史中,“五色云”一般为皇室人员所用,起到彰显天威,巩固皇权的作用,同时也有可能被一些人作为谋取自身利益的手段。

不仅仅是在正史中,“五色云”现象在唐朝文学作品中同样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众所周知,唐朝有大量的诗歌流传于世,这些流传下来的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在选材的运用上也有不拘一格。“五色云”作为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也时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文学创作中。例如,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中就有提到过“五色云”现象。在《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中写到:

“桃竹书筒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在同时代的许多其他的诗人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五色云现象的存在。在这些诗作中,五色云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很少被赋予其他特殊的含义,整首诗的感情基调也多是积极乐观的。

与此同时,除了在诗歌创作中,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五色云”现象也大量存在,比如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朝杂文以及唐朝许多文人留下的笔记中,都能看到“五色云”现象的出现。在这些带有浓厚的民间文学气息的作品中,大多有着一个统一的观念。

“五色云”为天降之物,是仙人腾云驾雾时所用的器物。每当有“五色云”出现之时,就肯定会有仙人出现,所以人们在“五色云”现象出现之时,都会下跪磕头,祈求大富大贵,平安健康。在《广异记·长孙甲》中就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唐坊州中部县令长孙甲者,其有笃信佛道。异日斋次,举家见文殊菩萨乘五色云从日边下。”

唐朝“五色云”现象的运用,实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与唐朝政治密切挂钩,“君权神授”得到集中体现,稳定了唐政权

衍生于古代传统“五行说”的“五色云”现象,被人们归属于祥瑞之类的天降之物,代表着世间完美的一面。对唐朝的统治者以及后来的许多朝代,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一种象征着祥瑞的现象,“五色云”逐渐成为统治者评价自己治国理政的标准之一。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够千秋万代,自己的子孙能够延绵不绝的统治这个国家,而每当有“五色云”现象出现之时,统治者就会认为这是自己的统治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于是“君权神授”便在这个时候得到集中体现。

由于自己治国有方,上天特地命人制造“五色云”现象,就是为了告诉统治者,其治国方法的正确性,给统治者极大的鼓励,同时也让统治者对自己的百姓多一份关怀,更多的融入民生,做一个好君主。这同时,也对后代的君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都希望做一个贤君。

但是,“五色云”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情况,古时人们封建思想的一种体现。“五色云”现象出现之时,人们祈神拜佛,烧香磕头,希望上苍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古时人们寻求各种长生不老之药,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都是人们思想落后,迷信思想的表现。

总的来说,“五色云”现象在唐朝的出现,一方面代表着皇室对祥瑞之气的看法,也代表着普通老百姓对五色云的认识。“五色云”现象的存在,既能提醒统治者及时实行仁政,缓解老百姓的积怨,同时也能稳定唐朝政权。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五色云”在唐朝,更多时候是被赋予了某种政治意蕴,与中国古代政治密切挂钩,更是君主专制的强化,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君权   正史   祥瑞   统治者   基石   唐朝   象征   时期   古代   现象   稳定   思想   唐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