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中,为什么英国最后选择了帮助清朝?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中期的「内乱」,虽然只历时短短二十年,却深深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太平天国的势力扩及六百多个城市、十八个省份,绝非单单「农民起义」可以达到的成果。


从「太平军能够一路打下江南一带」这件事来看,不可否认其势力之广大,但他们进军上海的过程却不像过去一样顺遂。太平军在上海的战事有胜有败,这之中除了受到清军军力的影响,更受到外国势力的牵制,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败亡。

在众多外国势力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第一个和清朝开战的英国了。但是为什么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英国人会选择和清朝站在一起,而不是帮助同样宣称是基督同胞的太平天国呢?

要知道在国际局势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所以说答案很简单——「只有利益才是一切」。对日不落帝国来说,商业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英国从一开始就选好边站了。

1853 年,太平天国爆发的第三年,英国外相罗素勋爵收到驻华全权公使濮亨所写的一份报告书,内容提到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态度:

无论其行动如何以及其动向如何,在谨侯朝命之前吾已决定:在任何形式下绝不左袒中国政府而加以干涉。因为吾信吾之干涉,虽或在最初时可得完全不同之结果,但适足以延长其战争而已。

也就是说,在最初时,英国政府打算对中国情势保持中立。不过,随着战事演变,英国不得不改变想法。透过以下的大事年表,也许可以一探究竟。



从图表中可看出,使英国转变心意的关键极有可能在于上海。在太平天国爆发之前,英国就因鸦片战争而在上海获取不少商业利益,特别是能在上海开港通商。

没几年后,英国为了榨取更多利益,要求和清朝朝廷换约,但是并没有成功。后来借由亚罗号事件的爆发,英法组了联军攻打北京,俗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并没有受到清朝战争而改变,主要是因为英国在中国南北方的战场是分开的,而且主事的人也不同。


▲红色部分为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


不过,当太平军威胁到上海的时候,英国的态度就改变了。与此同时,英国在北京已经成功和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朝承诺给予英国更多权利,加深英国和清朝共同攻打太平军的意愿。


但是为什么上海能够影响英国的决策呢?


首先,从「维持秩序」的角度思考,英国来到中国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通商,而想要好好赚钱,就必须先有良好的社会秩序。


自从上海成为外国的通商口岸后,俨然成了中国的国中之国,即便在上海外滩上,各国领事馆也有各自的规矩,但共通点在于,只要是挂上外国的旗子,实际上就不归清朝管辖。所以当英国有了上海这块宝贝之后,当然会希望它不受战事困扰。


相反地,太平天国却为上海带来两种威胁──难民和战争。


当太平军一一攻下江南各城时,许多有钱、从商的人们,为了避免受到战争波及,纷纷涌入上海成为难民,寻求外国势力的保护。上海一下子承载了这么多难民,当然无可避免地出现不少社会问题,例如:卫生、难民窟、秩序散乱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英国的商贸事业。


不仅如此,战争本身也对上海造成直接威胁。当太平军宣告绝对会拿下上海时,不只英国、其他洋商也忧心忡忡,担心他们在上海的投资会因为太平军到来而一夕化为乌有。所以在「维持秩序」这个层面来看,英国出手攻打太平军,十分合情合理,也算是自保。


但除了维持社会秩序外,深远的「通商利益」才更是影响英国最后决定和清朝联手的原因。


英国在中国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商业利益。自从茶叶传进英国之后,大大改变了英国人的饮食习惯,甚至成为英国人的生活必需品。英国政府也因此对茶叶征收 100% 的进口税,从茶叶获得的丰厚收入让英国十分重视茶叶贸易。


向中国购买大量茶叶的同时,英国也希望平衡与中国的贸易,鸦片正是被选中的商品。清朝买鸦片,英国买茶叶,两边各取所需,维持贸易平衡。


而除了这两项商品,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就是来自美国的棉花。英国用汇票向美国买棉花;美国把英国汇票兑换成美国汇票后,拿去买中国的茶叶;中国将收到的美国汇票兑换,再拿去跟英国人买鸦片;而英国人把售卖鸦片的所得,拿去向中国买茶叶。汇票经过中间一层一层的兑换,所值远超过一开始向美国买棉花的价格,真的是发大财。


但是太平天国却挡了英国人的财路,一次牵涉鸦片与茶叶这两项贸易,直接触犯到英国人的本命。所以要说英国人「真正」决定攻打太平军的理由,就是通商利益了。


▲南京附近的太平军海战


从茶产业来看,太平天国活动的范围与中国东南茶叶产区重叠。当太平军横扫各处时,当地农耕的人民也会跟著离开。也就是说,种茶的人口流失了,战乱使得茶叶产量变少,英国人并不乐见这种情况发生。


若从鸦片产业来看,鸦片是英国人赚钱的工具,当年甚至为此和中国打了场鸦片战争。在签订《南京条约》后,英国终于可以享有较多贸易特权,但是太平天国却坚持反对鸦片。太平天国创始人洪秀全曾写过〈戒鸦片诗〉表明其坚定立场,名将忠王李秀全在致书给上海洋商时,也言明会尽力满足通商之便,唯独鸦片不行。


▲当时描绘的吸食鸦片的国人


由此可见,英国攻打太平天国的理由实在非常充分,特别是在与清朝朝廷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后,不但拥有各种特权,甚至可以自由买卖跟进口鸦片。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即将爆发因黑奴问题而起的南北战争,直接冲击了棉花产业,一时之间,英国的茶叶、鸦片、棉花都岌岌可危。所以当确定鸦片贸易在中国的合法性后,英国终于正式放弃了中立立场,和清军联手攻打太平天国。

有了英国等外国军队的协助,清朝顺利的解决了太平天国运动。但是从历史发展来看,对垂垂老矣的清朝来说,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可喜之事,过不久便受到外国势力的瓜分,也许正应了当年奕䜣那句「只要我们能平乱,对外国要求样样都会照办」吧!


参考资料:

1、吴绳海,《太平天国史》复印本,2007)。

2、王国平,《太平天国史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3、崔之清,《太平天国战争全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史蒂芬˙普拉特,《太平天国之秋》(新北:卫城出版社,2013)。

5、乐炳南,《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1)。

6、杨家骆,《太平天国文献汇编》(台北:鼎文书局,1973)。

7、杜文澜,《太平天国战记》(台北:广文书局,1961)。

8、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不详:不详,1936)。

9、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香港:简氏猛进出版,1962)。

10、简又文,《五十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64)

✧ 每日一推✧ 每日一读✧ 每日一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太平天国   英国   太平军   清朝   美国   鸦片   英国人   上海   中国   茶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