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工作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调查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深刻阐明新时代新征程上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调研内容、方法步骤、工作要求。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写于1930年5月,原题为《调查工作》。

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辟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面对当时共产国际和党内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毛泽东最早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开展调查研究,并且把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一项制度确定下来。总结、回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在新时代继承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实践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开始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等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针对敌强我弱的局面、革命队伍部分成员对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毛泽东对井冈山宁冈、永新等地自然条件、经济、政治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先后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指出农村武装割据必然胜利的原因,为土地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此后,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毛泽东等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更为广阔的中央苏区。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寻乌、兴国、上杭等地开展多次调研,其调查研究思想逐步成熟。

1930年5月,为了解当时苏区的社会情况,深化土地革命,毛泽东在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协助下,对位于闽粤赣交界的寻乌县开展了调研,对当地的政治区划、地理交通、商业活动、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的状况,进行全面而详尽的考察分析,后整理成《寻乌调查》,共5章39节,8万多字。经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掌握了当时苏区土地分配的情况,弄清了富农与贫农斗争的关键所在,为确定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原则提供了实际依据。此后,毛泽东又在兴国、东塘、木口村等地开展调研,进一步完善了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分配政策: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政策的改变,有力地促进了广大群众对共产党土地革命的支持,为苏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的经典之作,其中提到调查研究要掌握方法和技巧;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调查对象与样本,关系调查结论的可靠性与科学性等一系列经验总结,对于此后共产党开展调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在自身积极从事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毛泽东认识到调查研究制度化的重要性,“红军政治部制定了详细的调查表,包括群众斗争情况、反动派状况、经济生活情况和农村各阶级占有土地的情况等项目。红军每到一个地方,都首先要弄清当地的阶级关系状况,然后再提出切合群众需要的口号。”

在寻乌调查等一系列实地调研基础上,毛泽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巨大危害,1930年5月,他写出《反对本本主义》,针对当时党和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成为共产党调查研究工作的总方针;并且总结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重要观点。《反对本本主义》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观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与此同时,毛泽东极为注重调查研究在军事斗争中的重要性,不打无准备之仗,要避敌锋芒,针对敌人力量薄弱的力量进攻,根据实地情况开展迂回穿插,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中央苏区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

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调查研究实践

这一时期,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也十分重视调研工作。1929年9月,周恩来在给红四军前委信中指出:“关于调查工作应切实去做”“前委应指定专人去做,这个工作做得好,对于了解中国农村实际生活及帮助土地革命策略之决定有重大意义。”1933年,为解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刘少奇深入苏区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于1933年6月撰写了《在两条战线斗争中来改定合同》《在改订合同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积极性,维护了职工的基本权益,促进了苏区工业的发展。朱德有关调查研究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针对红军的军事行动,他指出:“侦察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敌情、地形,供指挥员定下适当决心”,“各级指挥员都应在自身任务范围内进行侦察。”正是注重调查研究,红军总是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战胜敌人。对于军事斗争,毛泽东更是强调深入调查研究,哪里的敌人力量薄弱就向哪里进军,进行大穿插、大迂回。

邓小平、陈云、张闻天、彭德怀等人在苏区时期也很重视调查研究,他们在经济、军事、法治方面的实践丰富了党的调查研究理论。

总之,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展的各项调查研究工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此后党的调查研究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调查研究是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

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内容来看,井冈山精神中的“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苏区精神中的“求真务实、一心为民”,都与调查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彰显调查研究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调查研究工作,充分体现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特征。共产党是最讲认真的,从实际出发,讲认真,说到做到,针对革命道路上的各项困难和矛盾从不马虎、敷衍。中国共产党人总是通过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的本质,并以科学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不迷信经验、权威,敢闯新路,在探索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先后克服各类艰难险阻,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始终想着人民群众,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制定各项政策之前都要深入群众开展相关调查研究,甘当人民的小学生,反映出共产党“依靠群众”“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共产党人总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类事情办好,在苏区干部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与支持,无数的群众义无反顾地选择跟党走,甚至在敌人的屠刀和枪炮下也毫不退缩,成为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过程中,注意到调查研究重要性,并将其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治、社会事业等各项工作之中,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辉煌成果,并且将调查研究逐步理论化、制度化,成为共产党领导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各种客观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传家宝,永远都是激励共产党战胜各种艰难风险、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姜庆刚,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土地革命   中国共产党   井冈山   周恩来   本本主义   寻乌   时期   苏区   共产党人   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   中国   共产党   群众   土地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