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模范到臭名昭著,鲁国经历了什么?(下)

01.续言

我们上一篇已经介绍了鲁国近一半的历史,我们对鲁国衰败的历史了解了一些,那么在鲁釐公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又是什么导致鲁国灭亡?我们这一篇来介绍一下。

02.衰落

鲁釐公死,子姬兴继位为鲁文公。鲁文公打了两波团战,和齐国、晋国灭了个小国家。文公有两个儿子长妃生的叫恶视来,次妃生的叫俀,俀比较狡猾,暗中贿赂大臣,大臣联合刚上位的齐惠公把恶视来杀了,立俀为君,成为鲁宣公。这一次鲁国大臣主动干预国君废立,标志鲁国孙叔视,季叔氏,三桓氏壮大,公室衰弱。

鲁国地图

文公死,宣公立,宣公死,襄公立。经过好几代鲁国国君更替,公室已经衰弱的不行了,三桓氏掌握了鲁国三军大权,征伐之事出于三桓。

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孔丘降生,当时普普通通的一位孩童,日后成为了举世闻名,流传千古的思想家孔子。

襄公有个儿子叫姬裯,很顽皮,十九岁时襄公死了,这崽子不但不悲伤还打打闹闹,好像死的不是自己爹似的。大臣不想立他为君,但没办法,最终成为鲁昭公。

昭公很喜欢与晋国为伴,年年去朝会晋国,可是晋国对这个“舔狗”不太喜欢,每次晋公都婉言谢绝,鲁人觉得很耻辱,但昭公一心认定晋国了,不管楚国多么抛橄榄枝,他也不管。

鲁国作为周公封地,是周朝重要的礼乐制度封国,可以说是非常注重礼制的。但是晋公死了,晋国却要鲁昭公送葬,这对鲁国人民来说太耻辱了,心想我是为周大哥服务的,你我都是周大哥小弟,凭什么我给你服务?但昭公好像很乐意。

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有名叫鸲鹆的鸟在鲁国筑巢。懂算命的说:鸲(qu,渠)鹆来鲁国,国君居乾候,鸲鹆住进来,国君去野外。这是一种预示呀,鲁国不行了呀。

鸲鹆鸟(当时鲁国认为不好的象征)

03.权臣立朝堂

季氏和郈氏两家斗鸡,季氏给鸡披上铠甲,郈氏给鸡装上铁爪,季氏觉得郈氏玩不起,就发兵攻打他,感觉是季氏玩不起。臧氏和季氏也有怨气,就告诉了昭公,昭公就打季氏,季氏很痛苦,孙叔氏,孟叔氏和季氏关系好,就联合起来把昭公打跑了。


昭公逃到齐国,齐景公封给他土地,这就象征他是齐国属臣而不是周公之国了。昭公没答应,跑到晋国。他想让晋公送他回国,但季氏先来送礼贿赂晋国六卿,晋公没答应,把昭公安置到乾侯这个地方,是荒郊野岭。还真是鸲鹆来周国,国君到乾侯。


因为鲁国权臣的拒绝,晋公也没法送昭公回去,不久昭公便死在乾侯,鲁国权臣立昭公弟弟姬宋为鲁定公。这时,可以说鲁国的权臣已经强大到无法制止了,他们的党羽遍布朝野,所以关键权力一定不能轻易下放,不能轻易给予他人,不然遭罪的就是自己。

定公和齐公一起相会,齐人想害鲁定公,不料孔子是主讲人,金牌讲师孔子在讲台上大骂齐国好淫乐,不干人的事。齐公老脸都红了,连忙把侵占鲁国的土地还给鲁国。但鲁国权臣却暗地收了齐国给予的美女,孔子快气死了,骂骂咧咧地离开齐国。

孔子(和蔼可亲)

定公死,子哀公立。吴王夫差强大起来,攻打齐国和鲁国,鲁国去和吴王打口水战,用礼制说服他,吴王夫差听懵了,很不耐烦,就撤走了。不得不说,鲁国口水战很有一套。

吴国又攻打鲁国,孔子为保卫家乡,回到鲁国。这时,齐国田常弑君,孔子想打齐国,鲁哀公说用脚趾头想都打不过,就和齐国建好,齐国归还土地。

吴王夫差

鲁哀公十二年(前479年)孔子死了。还有四年就进入战国时期了。

哀公死,子悼公立。悼公在鲁国诸侯面前位卑如鼠。

悼公死后,又经历了好几代国君,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公元前315年,秦惠文王称王,诸侯也纷纷称王,与周王平起平坐了。

公元前273年,鲁国最后一位国君继位成为鲁顷公,顷公二年,秦军攻克楚国郢都,楚王跑到陈地。楚地太小了,楚军就对鲁国发起猛烈进攻,顷公二十四年(前249年)楚考烈王灭鲁,顷公逃跑,成为平民,默默无闻的死了,鲁国灭亡。

04.小结

鲁国的灭亡是必然的,但其国家内权力不在国君手中却不是必然的,只是鲁国国君不重视权力的掌握,轻易将国家权力给予他人,导致自己最后位卑如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晋国   吴王   国君   楚国   孔子   礼制   权臣   臭名昭著   齐国   公元前   大臣   模范   道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