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振威震西方,为何差点被唐玄宗处斩,最终忧郁而死?

713年十一月,唐朝名将郭元振得到了唐玄宗的“恩旨”,他被任命为饶州司马,不必再去流放地新州了。但是,郭元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在一个多月前,他还是唐朝的宰相、兵部尚书,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得罪皇帝了!郭元振怀着忧郁的心情上路,他没能走到饶州,死在了半路上。那么,郭元振为何会得罪唐玄宗呢?

一、威震西方

郭元振本名郭震,元振是他的字。673年,年仅十八岁的郭元振一举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通泉县尉。虽然少年得志,但郭元振的仕途却很不顺,在通泉县做了将近二十年的县官。他还贩卖人口,引发了当地百姓的不满。武则天听说此事后,就召见了郭元振,一番交谈之后,她对郭元振非常赏识,当即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充使聘于吐蕃”。

从吐蕃回来后,郭元振接连向武则天献策,提出了对付吐蕃的计谋。在郭元振的谋划下,吐蕃发生内乱,大将论钦陵被杀。701年,郭元振出任凉州都督,在任五年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之后,郭元振又被任命为左骁卫将军、检校安西大都护,经营西域期间,也颇有功绩,可以说是威震西方。

二、出将入相

710年,唐朝爆发了唐隆政变,韦皇后及其党羽被杀,第二次登基的唐睿宗李旦征召郭元振入朝为官。郭元振离开西域时,安西各部落的酋长流泪相送,有的甚至用刀划破脸颊。刚进入玉门关,距离凉州还有八百里时,凉州百姓就已经前来迎接了。回到长安后,郭元振被任命为宰相,同时担任兵部尚书。

712年,唐睿宗退位,唐玄宗登基,郭元振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负责修筑丰安、定远这些城池。一年后,郭元振再度拜相,“以兵部尚书复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年七月,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对太平公主下手。郭元振率兵“保护”着唐睿宗,还制止了他跳楼的举动。事后,唐玄宗重赏了郭元振,“进封代国公,实封四百户,赐一子官,物千段”。

三、落寞而死

不久,唐玄宗改任郭元振为朔方军大总管,他还在圣旨中称赞郭元振,“经纶文章,今之王佐;出入将相,古之人杰”,然而墨迹未干,他就对郭元振下手了!同年十月,唐玄宗在骊山阅兵,举行军事演习。唐玄宗显得十分高兴,亲自擂鼓。郭元振大概觉得有些不妥,于是出班奏事,中止了相关的演习活动。

唐玄宗发现军队的队形出现混乱,因此勃然大怒,当即下旨将郭元振等人带到纛旗之下处死。刘幽求、张说等人赶紧出来劝谏,“元振有大功,虽得罪,当宥”。唐玄宗这才免郭元振一死,将他流放新州,不久后又让他担任饶州司马。那么,郭元振为何落寞而死呢?唐玄宗初登大宝,需要在军中树立自己的权威,而功高盖主的郭元振就成为他的目标。简而言之,郭元振就是帝王政治的牺牲品

参考资料:1.《旧唐书》;2.《资治通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吐蕃   安西   西域   司马   朔方   兵部   总管   宰相   尚书   唐朝   忧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