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煤山没了那棵歪脖子树,崇祯皇帝选择南下,明朝能续命吗?

#历史开讲#在崇祯年间,有五位人物被派往京城勤王,他们分别是吴三桂、高第、刘泽清、高杰和唐通。

吴三桂和高第很快就接受了崇祯的命令,进入了京城。但是,他们在进入关城之后却走得极其缓慢,甚至在崇祯上吊之前还没有走出永平府的范围。而刘泽清原本也想来为皇帝效力,但是他在前几天坠马受伤,恐怕无法来京城。崇祯得知后,派人去慰问他并表达感激之情。刘泽清受到了感动,决定率领自己的军队南下。

至于高杰,他对崇祯的指示装聋作哑。而唯一一个带领兵马进京的人是唐通,他带着八千人进入了京城。崇祯非常感激唐通的贡献,赏给他四千两银子。唐通很快发现,李自成在榆林招募了八位退休总兵,并且给予每个人五万两银子的高额报酬。虽然唐通只得到了四千两银子,但他知道这是全军的赏赐,每个人只能分到半两银子。所以,他本人只得到了四十两银子。此外,崇祯还派遣了一名太监担任唐通的监军。

唯一进京的唐通带领着八千士兵,崇祯皇帝奖赏了他四千两银子,唐通却十分不满,感到被皇上看不起,于是抛弃了朝廷,离开了京城。

若崇祯皇帝能够逃至南京,他对于左良玉、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这五位将领,是否能够给予更多的军饷和更广阔的地盘呢?如果仅凭着“合法性”要求几十万士兵前去送死,是否可靠呢?事实上,就连提多铎都是欺负人,从山东偏师南下的准塔,带着柯永盛、夏承德这两位总兵,八旗和绿营加起来才一万多人,而江北的明军则有几十万,难道他们连这一万多人都无法击败吗?因此,即使这五位将领肯献身,也无法改变局势,早已注定失败。

清朝六次入侵中国北方,劫掠土地资源。首先,李自成打不过多铎的主力,何况对抗清军。江淮明军已经是残兵败将,他们几乎没有可能打出什么成果。崇祯是一个脾气火爆的皇帝,睢州之变后,他可能会把史可法关进诏狱。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南京政府的前景并不乐观。

这几次动乱表明,领袖的个人意志力量是无法扭转全局的趋势的。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崇祯如果跑到南京的情况。即使崇祯逃到南京,他也不一定能够重新振兴朝廷,让明朝重焕辉煌。相反,南明的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首先,南京不是一个足够安全的地方,因为清军的入侵只是时间问题。其次,即使崇祯招募了一些名将和大批士兵,他们的能力和士气也无法与清军相比。南明的军队在长期的战乱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经济也十分困难。因此,即使崇祯愿意给予左良玉、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等人更多的地盘和军饷,他们也不一定有能力打败清军。

另外,崇祯的个性非常固执,他很可能会在南京中心进行集权式的统治,这可能会引起一些官员和将领的不满和反叛。最终,南京朝廷的命运仍然取决于北方的形势。只要清军占领了北方,南京朝廷就很难维持下去,最终注定要灭亡。不管是谁在南京当皇帝,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南京政府的存亡取决于李自成在北方能坚持多长时间。只要清军腾出手来,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进攻江南,并将南明政府赶下台。这个结局似乎是注定的。

南明政府内部的不和和外部的敌对势力对南明政权的最终崩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政治稳定和内部团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如果朝廷内部存在严重的分裂和斗争,外部的敌对势力就有可能趁机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政权的覆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崇祯   皇帝   明朝   军饷   总兵   京城   南京   将领   朝廷   银子   脖子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