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读历史:二好学生

站在齐国的境内向南方远眺的话,会看到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那就是五岳(豆知识)之首的泰山。在中国历史上,从没有一座山像泰山那样受到如此关注,不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帝王将相,都对它推崇备至。有个词叫“泰山北斗”,就是用来指那些德高望重、有极大影响力的人。你还能找到很多类似的词语,例如稳如泰山、泰山压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等。

还有许多诗词歌赋都在赞美泰山的雄伟,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要数这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文《望岳》/杜甫)。你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势吗?

泰山脚下有一个叫鲁的诸侯国。齐国鲁国都位于现在的山东省,这就是人们习惯把山东称作齐鲁大地的原因。

鲁国是提倡礼乐制度的周公的封地,所以它就像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即便是在礼乐制度崩坏之后,人们还感叹地说:“周礼尽在鲁矣。(文言文)

鲁国算得上是班里的学委,可是他从没当上过三好学生,因为在德智体三方面,唯独在体能方面他表现得并不突出。鲁国只是一个中等强国,尤其与他的同桌齐国比,他几乎一直处于劣势,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周公自己早在建国之初就看出了苗头。

周公由于要辅助成王治国,就派儿子伯禽去治理鲁国。伯禽用了三年终于让当地的人们学会了整套礼法。而齐国的姜太公只用了五个月,他根据当地的民情,简化了礼法,使它更容易被百姓接受。周公感叹地说道:“政策只有平易近民(成语出处:平易近人),才会得到认可。鲁国死守着礼法,不寻求变通,看来要输给齐国了。”

由于鲁庄公曾支持公子纠,所以齐桓公上台后,这位大班长与学委之间有了矛盾。鲁国虽然总被欺负,但并非全无还手之力。俗话说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在齐鲁长勺之战中,鲁国就赢得了一场漂亮的胜利。

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齐国军队进攻鲁国。一个叫曹刿(gui4声)的平民求见鲁庄公,二人间进行了坦诚地交谈。受到鼓舞的鲁庄公决定与曹刿一同赶赴长勺战场。

双方摆开阵势后,鲁庄公就想擂鼓进攻,却被曹刿制止了,他命令将士们严阵以待。齐军那边可没闲着,他们一连三次击鼓进攻。前两次他们看到鲁军坚守不出,就都退回去了。他们以为第三次还会是这样。

可他们错了,这次曹刿命令鲁军全力出击。齐军渐渐抵挡不住鲁军的攻势,开始败退了。

鲁庄公想要擂鼓追击,曹刿再次阻止了他。他从战车上跳下来看了看地面,又跳上车眺望了一下逃走的齐军,这才对鲁庄公说可以追击了。

事后曹刿解释说:“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士气。第一通鼓响会令士气高涨(成语出处:一鼓作气),第二通鼓响时士气就会稍有低落,到了第三次鼓响时敌人的士气已经耗尽。我军却憋着一股劲,所以才会取胜。齐军强大,虽然败退,但恐有埋伏。当我看到地上车痕杂乱,他们的旗帜丢得到处都是时,这才下令追击。(典故:曹刿论战)

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但两国之间的较量有时并非发生在战场上。

鲁国的纺织业非常发达。鲁缟就是一种又薄又精细的纺织品,深受贵族们喜爱。齐桓公担心这样下去鲁国的国力会赶超齐国,就向管仲请教。管仲的对策令人困惑不解,他颁布了一条法令,要求所有齐国人都要穿鲁缟做的衣服。

管仲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呢?

由于齐国的巨大需求,鲁缟成为最紧俏的商品,供不应求。鲁国人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他们抛开手头的工作,全民参与到这个热门的行业中来,估计生产出来的鲁缟足够把地球包在里面了。

管仲看到时机成熟,就又颁布了一条法令,禁止齐国人再买鲁缟。

鲁国人的嘴巴真的合不拢了,看着堆积如山的鲁缟,他们不之所措。更糟糕的是由于长时间没人耕种农田,鲁国最后不得不以高价从齐国买进大量的粮食。管仲不但赚回了所有花出去的钱,还伸手把鲁国人的衣兜淘了个底朝天。

这次较量,鲁国惨败。

在春秋时期,诸侯们有时会聚在一起,相互结盟,共同发展和应对各种困难。当今社会也有类似的组织,比如你在电视(豆知识)新闻中经常听到的欧盟(豆知识)

那时的结盟要选出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盟主,领导众人。所以当齐桓公要求鲁国前来会盟时,明摆着是要鲁庄公服从他的领导。可是鲁庄公不敢不去。

结盟大会上,齐桓公很是得意,他嘴里反复念叨着“班干部不让班干部管班干部,班干部非要班干部管班干部”。鲁国将军曹沫心中有气,他手持匕首,猛地抢步上前挟(xie2声)持了齐桓公。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一突发事件惊呆了。

曹沫狠狠地瞪着齐桓公,厉声要求他退还侵占鲁国的土地。看着寒光闪烁的匕首,齐桓公连忙点头应允。

接下来进行重要仪式:歃(sha4声)血为盟。齐桓公这时还惊魂未定,就由鲁庄公主持。他用尖刀割下一头牛的耳朵,放入盘中呈给齐桓公。这就表示尊齐桓公为盟主。然后二人各饮一口牛的鲜血,表示诚意。

会盟一结束齐桓公就反悔了,管仲劝他不要因为小利而违背自己的诺言。齐桓公毕竟是齐桓公,他如数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

这一次较量鲁国得到了实惠,齐桓公因为信守承诺而赢得了声望。

鲁庄公死后,他的弟弟庆父一心想要谋取王位。这个人心狠手辣,给鲁国造成了极大的混乱,齐桓公派大臣到鲁国查看局势,大臣回来后说:“如果庆父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结束。”

百姓们对庆父恨之入骨,他们合力赶跑了他,鲁国这才安定下来。(典故: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历史上的鲁国人才辈出,大圣人孔子就是鲁国人。可是鲁国就像守株待兔(成语出处)故事中的那个农夫一样,一直死守着周礼,不知道变通,后来被南方的楚国灭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管仲   周礼   庆父不死   泰山   礼法   礼乐   齐国   士气   成语   亲子   班干部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