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的民国国立大学那些事

民国时期,根据学校设立主体与资金来源不同,一般将民国时期大学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公立大学,主要包括国立和省立两种;二是私立大学;三是教会大学(严格来说,教会大学也属于私立性质的大学,主要因其办学资金来自国外教会,才单独分类)。

国立大学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912年-1921年的起步阶段

民国元年仅有北京大学一所国立大学,到1921年也不过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洋大学、山西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商科大学等6所国立大学。

1922-1926年的加速爆发阶段

此时期为国立大学数量增长最快阶段,到1925年底,我国拥有的国立大学数量已达21所,公立大学(含省立)达34所。

1927-1936年的稳步发展阶段

抗战前十年,国立大学进入了比较平稳的发展阶段,数量也基本稳定在13所,即中央大学、北平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四川大学。

1937-1949年的再次增长阶段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立大学再次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国立大学的数量逐渐从1937年的12所增加到1949年的39所。


图一|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

国立大学的建设在民国则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大学制度主要以日本制度为蓝本,设立大量的专门学校及单科大学 ;国民政府北伐后,美国制度逐渐成为主流并被最终确定,以在每一省设立一所国立综合大学为目标。抗战过程中,高等教育虽受战争影响,大量高校内迁。但至1948年时,除内外蒙古,黑龙江,宁夏,河北,青海,西藏,新疆之外,其他省市皆有一所国立综合大学。

以下藏品为本人收集多年的部分国立大学书信,通过百年前的国立大学书信及邮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也再力争还原一段中国的教育史。

图二|国立清华大学|陈珲藏


图三|西南联大|陈珲藏


图四|国立西北大学|陈珲藏


图五|国立浙江大学|陈珲藏


图六|国立安徽大学|陈珲藏


图七|国立湖南大学|陈珲藏


图八|国立东北大学|陈珲藏


图九|国立武汉大学|陈珲藏


图十|国立山西大学|陈珲藏


图十一|国立中央大学|陈珲藏

本文版权四清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北洋   北平   浙江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综合大学   民国   教会   数量   阶段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