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孙姓起源和孙姓祖先的故事

根据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孙姓人口在百家姓中排第12名,今天就来详细扒一扒孙姓起源和孙姓祖先的故事。

百家姓——孙

孙姓的主要来源

孙姓有四大主要来源,下面详细展开介绍:

1.源自商朝王族子姓孙氏,距今3000多年

2.源自周朝王族姬姓孙氏,距今2700多年

3.源自楚国王室芈姓孙氏,距今2600年左右

4.源自虞舜后人妫姓孙氏,距今2500年左右


一、源自商朝王族的子姓孙氏

比干,本名叫子干,子是商朝王族的国姓,干是名字,子干是商朝国君文丁的庶子,因为被封在这个地方(今山西汾阳)而被称为比干。

比干从小聪慧好学,为人正直,由于是庶子,没有王位的继承权。商王文丁的嫡长子帝乙继承商朝王位后,比干年纪轻轻就以太师的身份辅佐兄长帝乙了,比干强调轻徭薄赋,重视农耕农牧,特别重视金属冶炼铸造技术和富国强兵,金属冶炼铸造在那个时代至关重要,战争中谁有更好的兵器,谁就更容易取胜。兄长帝乙去世时,将儿子帝辛(子受)也就是后来的商纣王,托付给比干辅佐,比干作为丞相继续辅佐侄子纣王。

河南卫辉市比干庙内的比干像

纣王子受本是商王文丁的小儿子,上面还有两个兄长子启、子衍,但子启和子衍的母亲不是正妃,而纣王母亲是文丁的正妃,最终还是拥有嫡长子身份的纣王子受继承了王位。后来武王伐纣灭商后,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作为诸侯国统治商朝王畿地区(商朝首都周围的地方),结果周武王伐纣灭商3年后去世后,武庚与周武王的三个兄弟老三、老五、老八发动了叛乱,反对老四周公姬旦摄政,史称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姬旦用3年时间平定,平定后纣王的儿子武庚被杀,纣王的哥哥子启(也叫微子启),被周公分封到商朝故地(今河南商丘)并更改国号为宋,成为西周诸侯国宋国的开国国君,纣王另一个哥哥子衍成为宋国的第2任国君。

纣王即位后,早期到处连续征伐开疆拓土,比干建议他先把新纳入的领土先巩固一段时间,让百姓们修生养息后再继续征伐,纣王压根不听。后来,纣王骄奢淫逸,与宠妃妲己卿卿我我不顾政事,建酒池肉林,行炮烙酷刑,比干亲自到摘星楼直言劝谏,痛陈纣王杀皇后、杀大臣的各种过错,带他回顾商朝先王们创业的艰辛,希望他能幡然醒悟改过自新。

此时的纣王已经沉迷无法自拔了,比干的劝谏完全听不进去,很不耐烦。

比干叹息道: “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 (译文:君王有过错时做臣子的不劝谏,就谈不上忠诚;如果臣子怕死而不敢直言劝谏,就谈不上勇敢;君王有过错臣子就劝谏,君王不采纳臣子就去死,这才是极致的忠诚。

比干见劝谏无效,待在摘星楼3天都不愿意离去,反复劝谏。纣王被说烦了,反问比干何以自恃(译文:你凭啥?)。比干答: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译文:凭我一心向善行仁义之举的初心)

纣王愤怒答道: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译文:我听说圣人的心有7个孔,真是这样吗?)于是纣王下令杀了比干,把他的心挖出来看。

明朝许仲琳的小说《封神演义》对比干的死做了戏剧化的处理,比干在一个酒席间意外发现了妲己同类们的狐狸尾巴,派黄飞虎带兵追踪这群狐狸至轩辕坟,堵死洞口放火将洞中妲己的狐狸同伴们全部烧死了。妲己得知后气得咬牙切齿,怀恨在心,假装生病,并声称只有吃了七窍玲珑心才能治好,纣王问哪里才能找到七窍玲珑心,妲己直接告诉纣王比干的心就是,于是纣王直接召见比干,并让比干挖出自己的心。在姜子牙的封神榜上,比干被封为文曲星,掌管人间的福禄财源,因此也被称为文财神,因为无心,所以不会偏心,成为公正无私的神。

比干庙内的文财神比干像

比干不怕死的直言进谏,被历代帝王和史官们一致称颂,成为千古第一忠臣的代表,唐太宗曾追封比干为忠烈公(上图文财神比干像下面文字——始祖殷比干忠烈公就源于此)。武王伐纣灭商后,十分敬佩比干的忠肝义胆,追封比干为国神,并且寻找比干的后人进行封赏,最终在长林(今河南卫辉市狮豹头乡卧龙村)找到比干的遗腹子名叫子泉,根据他的出生地赐姓林,并改名坚,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县),自此,林坚成为林姓的得姓始祖

比干的一些后人在比干被纣王杀害后,为了躲避灾祸而改姓,其中有分支因属于王族子孙而改姓为孙,成为子姓孙氏的先祖。

二、源自周朝王族的姬姓孙氏

话说周文王姬昌和正妃太姒一共生了10个儿子,分别是:老大伯邑考姬考、老二周武王姬发、老三管叔姬鲜、老四周公姬旦、老五蔡叔姬度、老六曹叔姬振铎、老七郕叔姬武、老八霍叔姬处、老九康叔姬封,老十冉季姬载。

老大伯邑考在商纣王时期就被纣王所杀,老二周武王姬发继承了王位,最终于公元前1046年完成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在伐纣灭商3年后去世,传位给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姬诵,也就是周成王,并托孤给老四周公姬旦辅佐,周公摄政代为处理国事,引起老三老五老八不满,到处散布周公摄政不利于周成王的言论,并联合纣王儿子武庚和一些东夷诸侯国发动叛乱,也就是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地图

周公姬旦花费3年时间平定了叛乱,平定后,将原来的商朝的地盘一分为二,一半封给为人比较老实的商纣王的庶兄子启,建立宋国。另一半封给刚刚成年的九弟姬封,建立卫国,姬封成为卫国的开国国君,姬封死后谥号“康”,因此被称为卫康叔

姬封初封卫国时,老四周公姬旦对这个刚刚成年即将担任卫国国君的九弟语重心长的说:卫国现在的地盘上大多数是商朝的遗民,你要多多向商朝遗民中的长者请教,问一问他们商朝曾经兴盛和最终灭亡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善待这些商朝的遗民。你一定要牢记纣王最终是沉迷酒色荒废政事才导致国家灭亡的,务必引以为戒。

姬封到卫国就任国君后,谨记四哥的教诲,勤政爱民,把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受民众爱戴。

卫国首任国君卫康叔姬封

周朝时期爵位等级分为6等:周天子独一档最高,下面分为公、侯、伯、子、男5档,其中公和侯的封地一般方圆百里以上,伯的封地方圆70里,子和男的封地方圆50里。卫国最初的爵位是伯,首任国君卫康叔开始,一直父传子传到第7代第7任国君都是伯爵,谥号都是卫x伯,到第8任国君姬岫xiù的时候,通过贿赂周天子周夷王,爵位从伯升为侯,史称卫顷侯

卫国国君世系前10代

卫顷侯的儿子卫釐侯姬甸即位后,虽然立了嫡长子姬余(另一说姬馀)为太子,但是比较宠爱小儿子姬和,像所有宠爱幼子的父母一样,可以说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溺爱,要啥给啥,给了幼子姬和大量的赏赐,这也为卫国的动荡埋下了祸根。姬和从小野心勃勃,很早就开始发展自己的党羽,收到的赏赐大多都用来收买和赏赐给自己的党羽,不断招贤纳士,充实自己的核心团队。

卫釐侯驾崩后,太子姬余即位成为卫国新的国君。按照周礼,诸侯国君驾崩后5个月才能下葬,下葬之前,通常由长子亲自到墓地巡视检查父亲要入葬的地宫,检查没有问题才会安排正式下葬。

就在姬余视察父亲地宫的时候,姬和安排自己的党羽袭击了姬余,两种说法,一种说姬余见无力反抗最终自杀,另一种说法是被姬的党羽闷死在地宫中,总之,最终姬余死在父亲的墓地地宫中,姬和最终将兄长姬余安葬在父亲的墓旁,并给兄长姬余上谥号“共伯”,史称卫共伯

古代国君的谥号,主要由继任国君的礼官,通过总结已逝君王的一生来确定和宣布,名义上执行的是礼官,实质上产生的过程以继任君王的意见为主。本来姬余的爷爷卫顷侯和父亲卫釐侯时,卫国国君的爵位已经晋升成侯爵了,结果姬和弑兄后,给姬余的谥号,降成了伯,是想从谥号上否认兄长作为卫国国君的正统性。

卫武公姬和(公元前852-758)

姬和最终取代兄长,即位成为新的卫国国君,姬和在任内,恢复先祖卫康叔治理卫国的政策方针,卫国治理得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安定和睦,就像历代篡位的帝王一样,比如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明朝的明成祖朱棣,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力图证明自己才是最合适的国君人选,是一代明君,国君中的榜样。

姬和任内,经历了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姬宫涅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姬和亲自率领卫国军队勤王,帮助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姬宜臼平定犬戎之乱,并且护送周平王完成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为表彰其卓著的功勋,周平王将卫国从侯爵晋升为公爵,姬和在位55年后去世,死后谥号全称为睿圣武公,史称卫武公,其谥号对其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褒扬。

卫武公有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名叫,字武仲,以他爷爷惠孙名字中的孙为氏称为孙乙孙乙就成为姬姓孙氏得姓始祖

姬姓孙氏得姓始祖孙乙

三、源自楚国王室的芈姓孙氏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的先祖出自颛顼zhuānxū帝高阳氏(封地高阳在今河南杞县高阳镇),颛顼是黄帝的孙子,颛顼有个儿子叫有个儿子叫卷章卷章有两个儿子,老大叫重黎,重黎在帝喾kù时期担任火正一职,主要负责观象授时(占卜)、点火烧荒(农耕)、守燎祭天(祭祀)、用火作战(战争),帝喾赐他祝融的称号,当时共工氏作乱,帝喾派重黎去平叛,帝喾对平叛结果不满意,杀了重黎,让重黎的弟弟吴回接任重黎的火正一职,仍然称为祝融。

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陆终娶了个女子,怀孕了3年都没生出来,最后不得不剖腹,结果破腹生下6个儿子,分别发展出8个姓:己、董、彭、秃、云(妘)、曹、斟、芈,被称为祝融八姓,其中老六季连就是楚国和芈姓的始祖

楚国和芈姓始祖季连之前的世系

季连后代以芈为姓,芈姓族人早期生活在河南新郑一带,后来在中原华夏各部族争斗中被迫南迁至汉水流域,根据考古学家唐兰对西周铭文的解读和分析,中华的华以前是个地名,就在现在河南新郑密县一带,包括黄帝的有熊氏都在这一带,季连后人的芈姓,有很大概率来自于生活的地名华,华的古体写法与芈字接近。

到商朝末期,有个叫鬻yù熊的季连后人,也被人称为鬻子,因博学多识,被周文王拜为老师,且兼任火师一职,与先祖吴回和重黎担任祝融火正类似,需要通晓天文地理才能胜任,文王去世后,继任者周武王仍然拜鬻熊为师,因担任过两任周王的老师,鬻熊后人引以为豪,很多后人以祖先的名字中的熊为氏,成为芈姓熊氏

楚国先祖鬻yù熊(周文王的老师和时期大臣)

鬻yù熊曾孙熊绎时,楚国正式被周王室承认,熊绎受封为首任楚国国君,爵位为子爵,建都在丹阳(今湖北秭zǐ归县)《史记·楚世家》描述楚国早期在熊绎带领下,创业的艰难时这样形容: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筚路指当地荆竹编制的简陋的车,蓝缕就是破破烂烂的衣服,楚国先君熊绎架着破车,穿着破衣,带领楚国人民去开辟山林,建设和发展楚国。

作为子爵的楚国,早期地盘不过方圆50里,20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现在一个村,物资匮乏,连祭祀祖先的牛都要趁夜晚去邻国偷来,晚上举行祭祀,由此可见楚国早期的艰难。

熊绎作为楚国第1任正式受封的国君,在周成王分封诸侯后在岐阳(今陕西岐山)举行的第一次诸侯盟会上,兴冲冲的去参加盟会,会上等待礼官安排座位时,其他诸侯国君都被一一叫到先后都落座了,迟迟没有叫到楚国国君,熊绎纳闷就去问,结果得到答复是:今日只有公、伯、侯爵位才能落座,你小小楚子,蛮夷之族,何以入席?熊绎憋了一肚子气,才有后面楚国称霸中原的雄心,到楚庄王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真正成为一方霸主。

湖北襄阳保康县楚城的熊绎雕像

楚国传到第16任国君楚蚡冒时(本名熊眴,公元前758-741在位),楚国通过历代国君开疆拓土,已经变得相对强大了,《韩非子》中称他为楚厉王,从他开始楚国开始僭越周朝礼制,一个子爵诸侯国,开始自称为王,与周天子平级。

楚厉王死后,他的弟弟熊通杀了他的太子夺取王位,成为楚武王。和氏璧就发生在楚厉王和楚庄王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不识货怪卞和骗他下令砍了卞和左脚,等到楚武王时卞和又献给楚武王,楚武王请人鉴别后还是认为卞和骗他下令砍了卞和右脚,直到楚武王的儿子楚文王即位,听说卞和抱着璞玉天天哭才相信,最终从玉石中加工出一块美玉,楚文王给它取名为和氏之璧

楚厉王有另一个儿子熊章,因为被封在蔿wěi这个地方而以蔿为氏称为蔿章蔿章有个孙子叫蔿贾,在楚庄王时担任司马,掌管战马和马车,属于掌管军队的要职。蔿贾有个儿子叫蔿敖,字孙叔(另一说法字艾猎),人称孙叔敖,小时候聪慧仁厚,因为父亲陷入朝中权势斗争被害,居家迁居至期思(今河南信阳市淮滨县)隐居,长大后孙叔敖在楚庄王时期担任楚国令尹,令尹一职相当于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帮助楚庄王实现称霸一方的梦想,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孙叔敖在历史上口碑很好,为后世所广泛称颂,子孙引以为豪,子孙中有人以他的字孙叔中的孙为氏,从此他成为芈姓孙氏的始祖。孙叔敖的主要功绩:

1.2600年前主持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水利工程芍陂QuèBēi(今安徽寿县安丰塘),造福淮河沿岸百姓,借淮河泄洪并灌溉周边农田,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比都江堰还要早上几百年。2019年水利部评出中国历史上12位治水名人,将孙叔敖排在大禹之后位列第2。

2.多次拒绝楚王重赏,一生清廉,为国为民,去世后,家中清贫到连棺椁都没有准备,儿子以打柴为生,被司马迁列为天下第一循吏(守法循理清廉正直的官员)。

3.无愧于民,无愧于君,高超的处世哲学,狐丘丈人曾对他说:人有三怨,爵位高的,人们会嫉妒;官大的,君王会厌恶;俸禄厚的,各种怨恨集中于他

孙叔敖答道:我爵位越高,越会心系下层;我的官越大,野心会越小,只想着百姓;我的俸禄越多,我就越广泛布施分享。这样可以免于三怨吗?

狐丘丈人说:说得好啊!这三怨,连尧、舜这样圣贤的君王都会感觉痛苦和为难。

湖北荆州中山公园的孙叔敖像

四、源自虞舜后人的妫姓孙氏

从尧的女婿舜接受尧的禅让以来,古代中国的历朝历代都在奉行二王三恪的礼仪制度,也叫二宾三恪或二代三恪,意思是,新的王朝对之前王朝的后人封侯赐爵,延续宗庙祭祀,以示尊敬。比如舜封尧的儿子丹朱在刘地,尊称为虞宾,当成来自前朝虞的尊贵的客人,而不当做臣子来对待。同理,夏朝的时候,封前朝虞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国,封前前朝尧的后人在唐地,对待这前两朝的后人,除了封地赐予最高的爵位,平时往来不当做臣子不行君臣之礼,而是行宾客之礼。前面两朝的后人,不只封的爵位最高,而且可以延续自己之前的历法,甚至衣着习惯,不必按照新朝的历法和衣着要求。

周武王姬发纣灭商建立周朝以后,封前一朝商朝纣王的儿子武庚在原来商朝都城周围管理原来的商朝遗民,后来武庚在周武王去世之后跟着三监造反(前文讲过,不再赘述),被周公平叛后处死,重新封前朝商朝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到宋,此为一王;周武王还封前前朝夏朝的后人到杞国,此为二王;这前两朝后人的封国,都赐予公爵(诸侯国中最高),拥有特殊的特权,比如夏朝纪年从农历一月开始算起,商朝纪年从农历十二月算起,而周朝纪年从农历十一月算起,宋国和杞国可以按照各自前朝的历法来纪年祭祀自己的祖先,不必与周朝保持一致。

除此之外,周武王还封前两朝之前更早的黄帝、尧、舜的后人到祝国(今山东肥城县)、蓟jì国(今北京)和陈国(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称为三恪。

舜本姓妫(另一说法是姚),名重华,舜的第33世孙妫满,在周朝初期的三恪分封中,作为舜的后人被分封到陈国,成为陈国的开国国君,死后谥号胡公,被后人成为陈胡公胡公满,后代有的以封国陈为氏,有的以谥号胡为氏,陈胡公因此成为陈姓和胡姓的始祖。

陈胡公/胡公满妫满

陈国自陈胡公传到第11代第16任陈宣公陈杵臼的时候,通过兄终弟及从哥哥们手上继承王位的老三陈宣公,想废长立幼立宠妃的幼子为新太子,就杀了原来的太子,陈完本是陈宣公已故大哥陈厉公的儿子跟太子关系很铁,一见太子被三叔陈宣公杀了,怕自己被连累问罪,连夜逃往齐国,到齐国后改陈姓为田姓,陈完变田完,田完的后人,在齐国逐渐站稳脚跟成为齐国卿大夫,到田完第10世孙田和时,完成田氏代齐,称为齐太公

陈国陈氏与齐国田氏的关系

在第10世孙田和完成田氏代齐之前,田完的第5世孙田书,字子占,在公元前523年,因为辅佐姜姓吕氏的齐国国君齐景公伐莒国(今山东莒县)有功,被齐景公封在乐安(有争议,山东广饶/惠民/淄博一带),并且赐姓孙,自此田书就变成了孙书,孙书的后代都以孙为姓,成为孙姓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孙书也就成为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妫姓孙氏始祖孙书,周朝齐国大夫

孙姓的其他来源

孙姓的其他来源主要是历朝历代的赐姓和改姓,主要包括:

1.西汉时期夏侯婴后人夏侯氏改孙姓:刘邦创业早期的合伙人夏侯婴,同是沛县人,创业成功后被封为汝阴侯,他的曾孙有个叫夏侯颇的,取了刘家的公主,这公主也是随母亲姓孙,所以叫孙公主,夏侯颇和孙公主的后代都随了母姓姓了孙

2.汉宣帝时期荀姓改孙姓:汉宣帝刘询即位后,为避讳其名字中的询,命令荀姓的人不得再姓荀,全部改为孙,甚至连汉朝以前战国时期的荀子都不放过,以至于荀子在汉朝很多书中被称为孙卿、孙卿子。至今,孙姓中有一支就来自汉朝时荀姓的后人。

3.三国时期东吴将领被赐姓孙三国时期,东吴国姓为孙,跟随孙坚孙策征战沙场的东吴名将俞河,本来姓俞,后来被孙策赐予国姓孙,从此成为孙河,他的后人都以孙为姓。

4.明朝初期双字带孙复姓改单字孙姓明朝初期,朱元璋当政时期,禁用胡姓,大多数胡姓都不是单字,两个字的复姓公孙、土孙、叔孙、王孙、长孙等都被禁用,这些复姓的人大多数都改为单字孙姓。还有一些没有禁用的汉人复姓也都干脆简化为单字孙姓,包括:孟孙、仲孙、季孙、大孙、宫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等。

5.历朝历代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孙:从秦以后,汉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很多少数民族的姓氏都有汉化的记录,其中一些少数民族姓氏改为孙姓,比如满族的孙佳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至今多个少数民族中都有孙姓,包括:满族、朝鲜族、傣族、景颇族、佤族、苗族、哈尼族、阿昌族等等。

孙字的起源和孙姓图腾的含义

一、孙字的起源和演进

《说文解字》对孙字的解释是: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也就是儿子的儿子叫孙,由子和系组成,系表示延续的意思,用一个打结的丝带来表示系和延续的含义。

孙字的演变

二、孙姓图腾的含义

孙姓的四大主要来源中,最古老的两个来源是商朝王室子姓和周朝王室姬姓,而商朝和周朝都是东夷的后人,东夷图腾崇拜最核心的两个元素就是太阳和玄鸟,我们之前在多个东夷姓氏的图腾中都曾看到过这两个元素,包括杨、周、刘、吴、徐等。

所以孙姓的图腾也不可避免的含有玄鸟的图案。孙姓图腾就是一个老奶奶弇(yǎn)兹氏,和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一大群玄鸟组成,尽享天伦之乐。象征着孙氏家族以玄鸟为图腾,子孙后代绵延不绝。

孙姓图腾

孙姓祖地和祭祖活动

综上所述,孙氏主要的四大起源是相对独立的分支:1商朝子姓孙氏、2周朝姬姓孙氏、3楚国芈姓孙氏、4虞舜后人妫姓孙氏,祖地和祭祖活动也是比较独立和分散的。

1.子姓孙氏的祖地在比干的故乡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祭祖地主要是卫辉市的比干庙

河南省卫辉市的比干庙

2.姬姓孙氏的祖地在始祖孙乙所在的卫国都城,最初是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后来主要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

3.芈姓孙氏的祖地在始祖孙叔敖的故地期思(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

河南淮滨的芈姓孙氏始祖孙叔敖像

4.虞舜后人妫姓孙氏的祖地在始祖孙书的封地乐安(山东广饶/惠民/淄博一带)。

山东淄博的妫姓孙氏始祖孙书像

2019年4月6日妫姓孙氏祭祖大典在山东淄博临淄区举行

为团结全国孙姓宗亲,2014年10月12日,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建成一个中华孙氏文化园,汇聚了全国各分支的孙姓始祖和先贤,在此经常举办全国孙氏宗亲联谊和祭祖活动。

河北保定中华孙氏文化园

最近一次在2018年3月27日,全国各地八个孙姓脉系(姬姓孙氏、妫姓孙氏、芈姓孙氏、子姓孙氏、荀姓孙氏、冒姓孙氏、俞姓孙氏及少数民族等改姓孙氏)的孙姓宗亲代表800多人,在此举办了隆重的祭祖大典,共同聆听孙姓家训,共同祭祀孙姓的始祖和先贤们。

2018年全国孙氏祭祖大典在中华孙氏文化园举行


#大有学问##历史##头条创作挑战赛##姓氏##二十四史名家精讲##文化##孙##百家姓##我要上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卫辉市   国君   楚国   谥号   商朝   周朝   爵位   始祖   祖先   起源   后人   儿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