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潢川:春申君黄歇故里 黄氏及黄冈、黄石等地名竟都源于此

潢川曾为春秋黄国旧地

在这座不知名的县城里,随处可见以“春申”“黄国”命名的街路、商铺。

河南信阳潢川县,春秋时期的黄国故城,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故里。在黄国被楚灭亡后,“以国为姓”的黄国人流亡各地新建家园,于是有了黄石、黄冈等地名……

潢川,也被公认为是天下黄姓的祖地。


//////////////

“善治水”的春申君黄歇


在鄂、豫、皖三省交界有个金三角地带,就是潢川县,隶属信阳市。

潢川,古称光州,浮光,定城,弋阳,义阳、黄国等。

潢川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三省通衢,水路便利,自古便是鱼米之乡,是豫东南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因潢河得名潢川。

潢川三省通衢,水路便利

潢川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潢川不算江南水乡,却有非常多的湖泊塘堰,是豫东南有名的鱼米之乡。

“河洛重镇,吴楚上游”,在潢川你会发现,它与苏州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源于春申君的治水功业。

影视作品中的黄歇

黄歇本黄国贵族后裔,封地首封于淮北黄国故里今潢川县,所以《史记》曰:“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

黄歇作为太子师,护佑楚太子入质秦国,协助楚考烈王登基,后官至楚国令尹(相国),获封包括今潢川县在内的淮北12县作封地,在潢川县今县政府驻地居住十余年后,又改封吴地今苏州等地。由此,潢川与苏州结下不解之缘。

潢川县春申君黄歇雕像

近代,潢川商贸兴盛,江浙商户云集,建立商铺,雇佣劳工,经商置业,“顺河街”户户是作坊,生产胭脂、笔墨等近千种手工艺品,南城至今仍保留“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和遗迹,被人称作“豫南小苏州”。这些都展现了苏信两地千百年来历史人文一脉相承、悠久绵长。

《苏州志》《吴县志》记载,黄歇善于治水,正是他对于沼泽地、盐碱地的卓有成效的治理,才使得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一带一举成为“鱼米之乡”,人间天堂。上海别称“申”和境内的黄浦江,这两个名字都源于春申君黄歇。

小潢河从潢川县城中间穿过,将县城一分为二。按照地理位置,小潢河以南的叫南城,小潢河以北的叫北城。很长时间以来,北城是工商业区,是潢川人工作和商贸活动的地方;南城是住宅区和古迹区,这里的房子鳞次栉比,古色古香,被称为弋阳古镇。

潢川县风光


//////////////

农业大县 “甲鱼王国”


潢川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水稻、油菜、小麦、水产等,特产有光州茶、光州贡面、中华鳖、潢川金桂、光州姜、淮南麻鸭等。

鳖、鸭、花、猪、粉、菌、茶,外加一只小龙虾,潢川县成功培育形成了八大特色支柱产业。

潢川甲鱼,河南省潢川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潢川县是河南省最大的甲鱼繁养基地,为中华鳖的正宗原产地,年产生态中华鳖(甲鱼)36万公斤,被誉为“甲鱼王国”。潢川甲鱼,曾被国家定为出口免检产品。

潢川县是河南省最大的甲鱼繁养基地

潢川甲鱼质地上乘,腹色清白,裙厚上翘,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风靡豫南一带的佳肴,为光州的食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光州志记载,早在唐朝时,潢川县就有了“光州马蹄鳖压断街”的说法,清朝时,有专职人员在光州为皇室捉鳖烹制菜肴,光州马蹄鳖与光州贡面、潢川金桂并称光州三绝,成为了宫廷贡品。潢川人民研制出了甲鱼各种不同的吃法,形成了光州特有的鳖食用文化。

潢川形成了光州特有的鳖食用文化

潢川名菜“甲鱼蒸鸡”,又称“霸王别姬”,以香气扑鼻,汤醇胶浓,肉质酥烂,裙边滑润著称,延续至今。

近年来,潢川食品工业异军突起,出了两个‘世界冠军’——世界最大的全产业链‘樱桃谷鸭’加工企业和世界最大的糯米粉加工基地。

“中国鸭王”年生产加工樱桃谷鸭7000万只,产品畅销韩、日、中东、俄罗斯和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潢川贡面、卜集州姜、淮南麻鸭、高桩馒头、三股油果等地方名产名吃享誉全国。

鱼米之乡潢川

最值得一提的是,潢川虽然只是一个县城,却有着发达的交通网络。京九铁路和宁西铁路交汇于此,未来的宁西高铁和京九高铁阜冈段也将从这里经过,目前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乘坐火车几乎都可以直达。

潢川还是两条国道干线和两条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未来还有一个4C级国内支线机场——潢川桃林机场。所以,潢川县的交通相当便利,外地游客来这里游玩也相当便捷。


//////////////

黄、陈两姓族人祭祖圣地


潢川县,知名度不高,却是中华黄氏和浮光陈氏两大姓氏的发源地。

据史料记载,黄姓出自嬴姓,是古帝少昊的后代。少昊的后代皋陶,在虞舜时期担任大理的职务。皋陶的儿子伯益,因为帮助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为嬴。伯益的儿子大廉,被禹封在黄,建立了黄国,他的后代也就世代居住在那里,并且把黄作为他们的姓氏。

可以说,自黄国诞生那天起,便诞生了"以国为氏"的黄氏。

黄国故城

黄国,存在于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约有1400多年的历史。黄国固然值得称道,奈何国小民寡,最终在和强楚的对抗中败下阵下。

潢川的古黄国被楚国灭了之后,黄姓族人中一部分逃亡至各诸侯国避难,为后来著名的淮阳黄氏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有一批人迁到广大的江南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交融,秦汉时期在湘、鄂、闽、粤、川等地繁衍开来,成为较早到达少数民族地区的黄姓族人,即南方蛮越地区的黄姓人。

这些黄国人在各地建立新家园时,都以“黄”来命名新的地方,现在湖北的黄冈、黄石、黄梅、黄陂、黄安,都是黄国后人到过的地方,都是他们所起的地名。

黄国故城

黄歇的长子黄尚移居到了江夏一带,形成了江夏黄氏。如果有朋友去过福建、台湾、广东等地,你会看到很多人家的门楣上贴着四个大字“江夏流芳”或者“江夏衍派”,不用看,这家人一定姓黄,这四个字就是他们所尊的祖地。

黄姓名人里面,像二十四孝里的黄香,纺织业的鼻祖黄道婆,大文豪黄庭坚,民国开国元勋黄兴,他们都是潢川黄。除了改姓黄的那些人不算,其余的所有黄姓都是潢川黄。

有数据统计,当代黄姓的人口接近3200万,为全国第七大姓。

黄国纪念馆

现如今,潢川县还存留着了黄国故城遗址,这也是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春秋时期诸侯国都城。该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城西6公里隆古乡境内,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其城墙长度东墙1650米,西墙1550米,南墙1800米,北墙1720米,周长6720米。

黄国故城是世界黄氏唯一座古建筑的大明唐宫殿,成为海内外宗亲团体及黄氏族人前来寻根谒祖的圣地,每年都有不少黄姓族人前来祭祖。

黄国故城

在福建和台湾两地有一个说法,叫做“陈林半天下”,这两地所有的陈姓可以说都是陈元光的后代。

潢川在唐朝时称为光州,光州的治所就在潢川。当时光州人陈元光奉唐高宗之名去福建一带镇压土著,陈元光带着光州军到了福建后,在这里招抚流亡,开垦水利,鼓励农耕,兴办学校,把偏僻没开化的福建闽南地区治理成了一个繁荣有文化的地方。后人对他非常崇敬,尊他为“开漳圣王”,就是开化漳州地区的圣王。

开漳圣王庙

而在今天的潢川县弋阳镇,仍然有陈元光的故居。因此,每年有来自福建、台湾、东南亚还有世界各地的陈姓人也会回到潢川来祭祖。

这就是潢川这个河南小县城的神奇之处。虽然现在很少人会知道它,但历史的传承会一直在那里,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潢川县内风光秀美的连岗村

注: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END-

文 编辑 丨县小志

封面来源:网络

参考:

信阳日报:《潢川县号称“小苏州”由来考》

潢川在线:《我们潢川是个神奇县城!天下黄姓人的祖地,连福建台湾陈姓人也来认祖》

信阳法院:《【大美信阳】大美信阳之秀美潢川》

潢川新闻网:《潢川甲鱼》

河南商报:《黄姓源于嬴姓:被楚国灭国 后人“以国为氏”》等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商务/咨询/合作/投稿,欢迎私信留言《新县志》

新县志,

优晟文化与羊晚集团战略合作内容平台

县域经济、文化IP打造、乡村振兴、城乡链接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潢川   潢川县   光州   弋阳   黄冈   信阳   黄石   国故   河南省   甲鱼   苏州   福建   河南   故里   地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