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开国全传(29)

位面之子、天选之子、东汉光武帝刘秀

第一卷 乱世英豪

第四章 初定河北

二、亡命河北

上集摘要:算命先生王郎和刘林联合在一起,在邯郸称帝。他们制造谣言,使黄河对岸的赤眉军无辜躺枪,看看两千年前的人是怎么造谣的?王郎称帝,直接威胁到位面之子刘秀,刘秀只好向北去蓟县。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四、东汉开国名将耿弇出场。


先做个简单介绍: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但老耿家原本不在这里,他们也是钜鹿郡人,和前面说的耿纯是一个地方。

当年,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之后,朝廷为了削弱关东地区的势力,增强首都地区的实力。他和随后几代皇帝,陆续把关东一些官僚、大户迁到关中。

这是一项历时几代人的政府行为,有一个形象的形容是“强干弱枝”。

耿弇家族就是在汉武帝时期,从钜鹿郡迁到茂陵的。以后要讲到的老英雄、伏波将军马援,他家也是那时从邯郸迁到茂陵的。

耿纯、耿弇都姓耿,最早都是钜鹿人,也都是大家族。他们是不是一家人?史书没记载,我也不敢乱说。

耿弇出生在干部家庭,也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他父亲耿况,职务是上谷郡太守(年俸两千石的国家高级干部)。

耿况虽然身居高位,却从没放松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个有学问的人——他不仅熟读经书,还专门向高手学习了《老子》这部著作,就是现在特别火的《道德经》。

受父亲影响,耿弇从小也喜欢读经书——要不说,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太重要了。

每次想到耿弇父子,我都特别惭愧——几十岁的人了,自己才勉强读完一遍《道德经》,有些地方还看不懂。所以,我将来一定抓紧时间多读书,学点有用的东西。

耿弇父子所在的上谷郡,当时属于幽州,在今天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北京市延庆区之间。

有人说张家口不是挺好吗?有不少旅游景点呢。崇礼还是滑雪胜地,2022年冬奥会就在那里开的。

说的都不错,但这些都是现在的事。

在两千多年前的张家口(当时还没有这个名字),可没有旅游业,“战争业”却很发达。

由于上谷郡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当时咱们国家的北方边界,所以成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前沿阵地。时刻受到的战争威胁,使当地人民养成了常备战事,崇尚武力的民风。

大家知道,游牧民族都是骑着马跑来跑去的,而且是边骑马边射箭。如果靠两条腿的人,顶着密密麻麻射来的箭,去追四条腿的马。追不上不说,还基本就等于送死。

经过世代战争的洗礼,北方边境的很多郡,培养出一支中原地区无法相比的强大兵种——骑兵,当时称为北方突骑。

上谷郡的突骑就非常厉害,当时为了选拔骑兵人才,政府在每年年底都要举行一次考试,称做“试骑士”。考试内容有两项:骑马和射箭,上谷郡更是不例外。

大家还记得吧,刘秀就是把起义日期定在南阳郡试骑士那天。

耿弇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军营中飘扬的旌旗、嘹亮的号角鼓声、骑兵战士威风凛凛的英姿,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这样,本来喜欢文化课的耿弇,很快喜欢上另一门学问——军事,特别是骑兵。

史书写的是“弇少好学,习父业。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yì)驰射,由是好将帅之事。”

意思是:耿弇喜欢军营的旌旗、战鼓、军帐,还经常跑到军营里,观看骑兵们训练骑马射箭。虽然年龄小,但每到试骑士日,他必定前去观看。

聪明和天赋,加上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使耿弇在名将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更始元年(公元23年)年底,更始帝刘玄向全国发布招抚的诏书。

这时,耿老爹的官职是朔调连率,其实就是上谷郡太守。以后见到这种奇怪的名称,就知道是王莽改的。

如今,王老板换成了刘老板,耿老爹开始担心了:这个上谷郡太守,新老板还让不让干?

太守这样的高级干部,耿况当然不想轻易放弃。于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怎么办。

最后家里面决定,让耿弇代表老爸去一趟长安,拜见更始帝刘玄,向新老板表一下忠心,希望老板还让他接着干这个太守。

耿老爹想得很周到,他没让儿子空手去,还带了些礼物(不知道具体什么礼物)。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让儿子去给新领导送礼。

这时耿弇才二十一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听说要见皇帝,竟一点也不发怵,也不管这件事好不好办,二话不说带着几个随从就出发了。

他们一行人刚走到钜鹿郡宋子县(耿纯的老家),就听说王郎称帝了。

这下新问题来了:一下出了两个皇帝、都是刘氏宗族的人,都在招抚大家。要去见的皇帝在长安,路途太远,而新皇帝离得近,到底去见哪个皇帝呢?

两个随从当即表示:“刘子與(王郎)是汉成帝的儿子,和更始帝相比他才是正统。邯郸离得也不远,咱们应该投奔刘子與。长安这么远,咱们还去那儿干什么?”——看出来了吧,王郎那篇诏书煽动性有多大。

也不清楚耿弇是怎么知道王郎底细的,听完这话就气坏了。只见他手按宝剑,怒斥两个随从说:“刘子舆这种贼人,早晚会被抓起来。到长安后,我一定告诉朝廷上谷、渔阳突骑的厉害。从长安回来,我还要规劝太原、代郡的突骑。几十天时间,就能联合四个郡的骑兵。到时剿灭王郎那帮乌合之众,会像摧枯拉朽一般。你们两个连投靠谁都不清楚,离身死族灭不远了!”

刚刚二十一岁,就有这样的见识和气魄,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虽然耿弇壮怀激烈,奈何两个随从受骗太深,并没听耿弇的话。他俩还是找机会,跑去投靠王郎了。

现在,去长安的路上只剩下耿弇一个人。但他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丝毫没理会近处的王郎,继续向长安进发。

突然有一天,耿弇听说刘秀正在招抚河北,而且就在卢奴。听到这个消息,耿弇可高兴坏了。因为刘秀是更始帝的使者,投奔刘秀就等于归顺更始朝廷。刘秀离得这么近,省得大老远跑长安了。

还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耿弇早听过刘秀的名声——无论昆阳大战,还是在洛阳迎接刘玄进城的事情。

想到这里,小伙子再没犹豫,他快马加鞭赶到了卢奴。

刘秀见到耿弇,第一印象还不错,就把他留在身边。毕竟是刚见面,不互相了解,耿弇又太年轻,就让他当了门下吏。大家记得吧,祭遵刚来时也是门下吏。

但很明显,耿弇可不是来当门下吏的。见刘秀之前,他就计划着联合北方四郡剿灭王郎。投奔刘秀后,这个想法一直没变。

年轻的耿弇很有心眼儿,他没直接跟刘秀说,而是找到刘秀的老同学朱祐,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还求朱祐让他回去调兵。

朱祐一听,觉得事情有点大,自己不敢做主,就赶紧报告了刘秀。

这下,刘秀对耿弇刮目相看了: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就敢有这种想法,可不简单呀。

他不禁赞叹道:“小儿曹乃有大志哉!(这个小伙子竟有这么大志向啊!)”

为了加深了解,刘秀特意找耿弇谈了几次话。互相了解后,对耿弇就特别看重了。

但刘秀毕竟是当领导的,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可能觉得王郎刚称帝,目前形势不明朗,自己先贸然动手不合适。

而且刘秀从没见过北方突骑,不知道多厉害。单凭年轻人一说就相信,也不是他的性格。

别管什么原因吧,刘秀没答应耿弇的计划,而是让他跟随自己来到蓟县(今天北京市大兴区)。

蓟县属于幽州的广阳郡,就是说,现在刘秀已经出了冀州,进入幽州地界,咱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幽州。

到西汉末年时,大汉王朝最北边有三个州,从西向东分别是凉州、并州、幽州。就是说,幽州在国家的东北。

幽州包括十个郡、一个国,最北部边境有六个郡,从西到东分别是:代、上谷、渔阳、右北平、玄菟、乐浪郡。

说明一下:当时幽州最东边,也是西汉最东北边的乐浪郡,全部在今天的朝鲜境内。大致是朝鲜的慈江道、咸镜南道、平安北道、平安南道、江原道和黄海北道。

蓟县所在的广阳郡面积不大,只下辖五个县。蓟县是广阳郡的治所,当时广阳,上谷、渔阳三个郡挨着,呈一个倒过来的品字形。上谷、渔阳在北边,广阳郡在南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蓟县   道德经   太守   邯郸   之子   幽州   长安   随从   东汉   骑兵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