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的命运深渊,聪明如贾诩,又怎会想不到曹操终要报杀子之仇?

曹操一生之中有三次濒临死亡,一次是赤壁之战中,曹操多次濒临险境,第二次则是被马超逼的割袍断须,不过这两次的危机表面来看凶险万分,实际上曹操的人身安全还是有所保障的,唯独第三次,曹操真正意义体会到了死神就在身边。

在张绣的夜袭下,曹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如果不是曹昂将自己的马给曹操,典韦拼死抵抗,曹操绝对走不出宛城,这一战,曹操的长子曹昂战死,大将典韦战死,可以说曹操与张绣有着血海深仇,可谁又能想到,几年后张绣竟然再次投降曹操.....

宛城夜袭

建安二年,曹操带着大军来到宛城面前,深知自己不是对手的张绣选择了主动投降曹操,这让曹操十分的开心,不但大摇大摆的进了城,还要将张绣的婶母占为己有,这简直是杀人诛心的行为,难道曹操就不担心张绣会进行反抗吗。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之所以敢这么做,除了自己喜好人妻的恶趣味之外,已经决定要杀掉张绣,因此没有准备给张绣好脸色看待,谁又会在意一个死人的看法呢,不过曹操还是小看了张绣。

《三国志》对于这一段有十分清晰的描述:“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这一战可以说是曹操东征西讨中损失最大的一战,究其原因,还是曹操确实小看了张绣。

作为曹操的敌人,张绣对曹操非常的了解,自然会早早的做好准备,在得知曹操有了杀心后,张绣的做法也非常果断,为了刺杀曹操成功,他命人和典韦喝酒,在典韦酒醉后拿走了典韦的武器,这也是典韦后来身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战场之上,没有了趁手的兵器和考试没有拿笔一样,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发挥不出来。

关于这一段历史,其实存在非常多的疑点,从张绣的过往经历来看,曹操不应该对张绣如此的轻视,毕竟在整个三国历史当中,张绣也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武将。

智如贾诩

要评判一个武将,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带兵能力,另一个则是个人的战斗力,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武将,便是因为其个人战斗力和带兵能力确实强悍,从个人战斗力来看,吕布一生从未输过,即使是号称“武圣”的关羽,也只能在两位兄弟的帮助下才能和吕布打成平手。

在带兵方面,吕布手下的“陷阵营”可以称作三国的特种部队,整体战斗力异常彪悍,在同等数量的战斗当中没有遇到过对手,那么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张绣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呢。

张绣师出名门,他的师傅是传奇大侠童渊,赵云是张绣的师弟,至于赵云的战斗力自然不用多说,他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有可能和吕布打成平手的人,张绣虽然不如赵云,但起码可以持平张飞这样的猛将。

在带兵方面,张绣也不遑多让,张绣是公认的汉末军阀之一,凉州门阀势力的代表人物。

董卓时期,张绣便已经成名,在于曹操的多次作战中,张绣也能够和曹操持平,在宛城地区有很高的声望,不仅如此,张绣的身边还有毒士贾诩的存在,抛开当时的周边环境来看,张绣是有能力和曹操证明对战的英雄人物。

那为何曹操还会在进入宛城后如此“掉以轻心”呢,或许是当时的曹操太自信了,他认为有典韦在,张绣就翻不起什么风浪,又或者是曹操就是在等着张绣偷袭自己,结果安排失误,弄巧成拙罢了。

不管原因如何,曹操和张绣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两人至少也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可为何后来张绣还是会投奔曹操,难道张绣觉得曹操就不会杀他吗?

宰相肚里能撑船

张绣能够在东汉末年建立自己的一番事业,他的个人能力尤其是头脑一定十分出众,其聪明程度至少不会亚于贾诩,那为何张绣还是会选择投奔曹操,难道他真的认为曹操不会在意杀子之仇吗。

这就不得不说到张绣当时的投奔时机了,张绣投奔曹操的时候,恰逢曹操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战斗:官渡之战,这是改变曹操人生命运的一场战斗,如果获胜,曹操可以顺利统一整个北方,奠定自己统一天下的目标,如果失败,曹操一生可能再也无法翻身。

而此时投奔来的张绣,将会成为曹操的一大助力,张绣手下的兵马数量不少,再加上张绣本人的战斗力,将会使曹操胜算大幅度提高,因此此时张绣投奔曹操,不但不会死,反而还会得到曹操的重用。

根据记载,曹操对张绣的投奔非常开心,不仅用很高的礼节来招待,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张绣的儿子,和他成为了亲家,可见张绣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虽然张绣最后的结果还是死亡(史料记载为自杀),可那时执掌魏国大权的人已经是曹丕,换句话说,曹操至死也没有杀死张绣,是曹丕为自己的兄长报仇,因此张绣的时机选择的非常正确。

那么站在曹操的角度来看,他为何要放弃杀子之仇,吸收张绣进入到自己的队伍当中呢,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同样是时机,官渡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当时曹操的纸面实力明显不如袁绍,再加上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死于非命,曹操此时正是缺人之际,张绣虽然和他有仇,但张绣的战斗力却得到了曹操的认可,事实上,无论是官渡之战还是后续的战斗中,张绣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对曹操的帮助很大。

第二:胸襟,在乱世当中想要获得大量优质人才的认可,领导人必须有足够大的胸襟,刘备如此、曹操同样如此,虽然历史上曹操也杀过不少人,可留下的人对曹操确实忠心耿耿,典韦、许褚、张辽等,都是可以为曹操舍命的人,想要做到这一点,曹操的胸襟就不能小。

曹昂虽然是他的长子,但曹昂已经去世,如果曹操能够放下这一段仇恨,会让所有人明白曹操是一个有胸襟的人,是一个可以原谅仇人的人,此时恰逢他与刘备等人的关系比较敏感,曹操或许也试图用这个行为来重新吸纳刘备进入自己的麾下。

第三:人才,曹操重新接纳张绣,除了认可张绣的实力外,对于贾诩也有很大的兴趣,贾诩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毒士,其计谋并不在诸葛亮之下,董卓能够称霸一时,便得益于贾诩,张绣同样如此,因此曹操对贾诩的能力非常清楚,他明白让贾诩单独来投奔自己的可能性非常小,可如果以接纳张绣为由顺便接纳了贾诩,贾诩也会心甘情愿的为他效力,毕竟曹昂的死和贾诩也有很大的关系。

命运深渊

总的来说,其实曹操和张绣属于双向奔赴,曹操需要张绣这样的将领,张绣需要曹操这样的主公

因为在这个时候时局已经逐渐明朗,像张绣这样的小股势力是很难独自生存下来的,因此张绣即使冒着被直接杀死的风险也要选择投奔曹操。

张绣是个聪明人,聪明人的优势在于做出选择,或许有人会说张绣投奔曹操,最后还是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可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如果张绣没有投奔曹操,或许早早的就会死去。

抛开张绣与曹操两人,其实在这次投降当中还有一个隐藏人物,这个人就是贾诩,或许在《三国演义》当中,贾诩的戏份并不多,其地位也远远不如诸葛亮,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贾诩的能力和影响力要超过诸葛亮,如果将整件事与贾诩串联在一起。

在宛城夜袭当中,曹操之所以这么狼狈,很多原因是贾诩的布置,其实夜袭这件事曹操也遭遇过很多次,也有相对妥当的防范措施,可贾诩偏偏抓住了曹操的漏洞:典韦。

作为曹操的安保负责人,如果典韦出了问题,曹操的安保措施会出现很大的漏洞同时贾诩也明白典韦是管不住的,即使将他灌醉,在出现骚乱后典韦也会很快清醒过来,因此贾诩命人做了一件事:拿走典韦的武器,典韦与其他武将不同,他使用的武器是双戟,在战国时期使用同类武器的人很少,最终导致典韦始终无法找到趁手的兵器,最终只能用性命来交换曹操的安全。

在宛城之战后,张绣的投降有很大原因也来自于贾诩的计谋,只不过这一次贾诩并不是张绣的筹码,张绣是贾诩的筹码,这次投降可以看做是贾诩带着张绣投降与曹操,贾诩进入曹操帐内成为谋士,交换条件为曹操保证张绣的安全。

作为谋士,贾诩与曹操并没有什么仇恨,最多是为了张绣出谋划策而已,而曹操也明白贾诩既然能策划如此精密的夜袭,定然也能为他贡献更多的计谋,相比之下,一个曹昂或许没有那么重要。

在乱世之中,所有的价值观都会被击毁,为由利益才是最重要的纽带,曹操能够为了利益“原谅”张绣,刘备为了利益可以礼贤下士,任何人都可以在利益面前放下曾经的仇恨,因此讲义气的关羽才会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张绣才有把握进入曹操的阵营不死。

不过张绣的“免死金牌”也只能停留在曹操时期,曹操当着众人和张绣结为亲家,不管是内心真的放下了仇恨,还是表面上放下了仇恨,他在有生之年都不能对张绣动手,不然会有大量的归降大将离开他的身边。

可曹丕就不同了,曹丕上位后魏国局势已然形成,众多大将需要和曹丕重新建立关系,这时,曹丕就有能力为自己的哥哥报仇,不管张绣是否真的自杀,他的生命都终结在曹丕的手中。

结语

乱世出英雄,可乱世只是英雄的舞台,却不是英雄的归宿。

纵观整个三国历史,又有几位武将和谋士能够得到善终呢,想要得到名望就要以命相搏,至于能够活多久,有的时候并不是能力可以决定的事情。

号称仁义的刘备,手下的武将却十不存一,反而被很多人所诟病的曹操,手下的众多武将得到了善终,至于张绣,他只能说是一个降将,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融入到魏国队伍当中。


#历史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魏国   谋士   武将   胸襟   大将   战斗力   乱世   深渊   手下   想不到   聪明   很大   命运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