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以弱国对战强国,却意外获得胜利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德国是一个经济强国,但是其历史上也经历了很多分裂和动荡。不过,你知道是哪个国家结束了德国的分裂时期吗?居然是一个与德国相距甚远的小国,这背后的故事也十分有趣。

在17世纪上半叶,欧洲发生了一场长达30年的宗教战争,也称作“三十年战争”,战争主要发生在德意志地区。


这场战争虽然表面上是宗教纷争,但实际上却是地盘和反对皇权的战争,欧洲各国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目的。

战争过后,德国四分五裂,甚至有多达300多个邦、1700多个骑士领地,形成了一片领土的独立小国。

在宗教战争中,奥地利被法国打败,奥地利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变得既不神圣也不罗马。

从此,德国开始了四分五裂的时期,甚至有300多个邦,1700多个骑士领地。领地内甚至不敢进行军事演练,因为不小心炮弹就会落到别人的领地,引发争端。

但在这混乱的时期,一个小国正在崛起——普鲁士。


虽然现在的普鲁士只是个小国,但最后,德意志的统一离不开普鲁士。普鲁士四面平坦,易攻难守,因此国家十分注重军事实力,广泛招募士兵,以至于在普鲁士,几乎12个人中就有一位士兵。

说起普鲁士,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俾斯麦。


他在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有名的铁血将军

他主张用铁和血的政策统一德意志松散的联邦,于是掀起了普丹战争、普奥战争还有普法战争,今天我们主要讲述普奥战争。

普奥战争爆发于1866年,是普鲁士统一德意志过程中掀起的第二场战争


如果说第一场普丹战争是俾斯麦对于自己铁与血政策的一个试验,那么普奥战争就是一场铁与血的实践。

美因河畔举行的一次会议中,就统一德意志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以奥地利为核心,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以普鲁士为核心,普鲁士想要统一德意志,与奥地利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这场战争可以取得胜利,俾斯麦首先得确保当时的欧洲霸主法国不会对这场战争进行干涉。

为此俾斯麦在1865年9月,对驻柏林的法国外交官说,只要法国不干涉这场战争,普鲁士就承认法国侵占法语区的土地,并承诺会在战后与法国共享胜利的成果。

当然,拿破仑三世并不会因为俾斯麦口头上的承诺打动,他之所以同意不干涉,是认为普鲁士不可能战胜奥地利,因为无论是国家面积还是军队实力上,普鲁士都并不占优势。


但是,就是这样不被看好的普鲁士,却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要从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力和随之而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德国(包括普鲁士和各邦国)铁路系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铁路里程从1840年的469公里迅速增长到1850年的5856公里,此时它规模是法国铁路网的三倍以上。

弗里德里希·哈克特就此提出过将铁路运输运用到军事中,但当时并没有大规模、高效率运输人员和货物的经验。因此,这个提议并没有被太多国家放在心上。

但是李斯特提出了在普鲁士全境修建铁路的主张,并逐渐开始对该国的军事思想产生一些有限的影响。

事实证明,铁路运输在军事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普鲁士的毛奇意识到一个发达的铁路网络可以极大提升普鲁士军队的战斗力,将其运用在普奥战争中,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普奥战争采用了分进合击的战略,分进合击战略就是从二个或多个方向从外部向在中间的敌人发起进攻的作战方式。

要想从多个方向对在中间的敌人发起进攻,首先就要确保:

1、军队可以在战场上进行快速的转移。普奥战争的时候四通八达的铁路就提供了军队快速转移的作战条件;

2、军队之间信息的交流要及时。在普奥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就大规模的运用电报联络,这使得老毛奇能够在远离战场的地方就可以指挥前线的普军,并使得多个方向的普军能够同时联动。

俾斯麦在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前,拉意大利为盟友,想通过两面夹击的方式攻打奥地利,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意大利很快就战败了,两面夹击路线行不通。

普鲁士自己的军队,分三条路线,向奥地利所在的地方集合。

第一路是易北河军团,由比滕费尔德将军指挥约3.9万人,从萨克森的德累斯顿向东南进军,包抄奥军的左翼;

第二路也就是第1军团由卡尔亲王指挥,带领约8.5万人,由西里西亚的格尔利茨向南突击,应对奥军的正面;

第三路由威廉太子率领第二军团的约10万人,由西里西亚的尼萨向西南推进,包围奥军的右翼。

但是第一军团在到达指定位置时,另外两只军团并没有按计划到达,这就使得普鲁士军队一时间陷入被动,毛奇坚守正面战场,等到了从两翼包抄来的战友,险中取胜。

普鲁士虽然只是小国,但却以武力取得胜利,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铁路运输引入军事中,从而提升了军队的机动性和快速联通的能力。

采用分进合击的战略,在普奥战争中获得了胜利。而在这场战争中,俾斯麦更是通过拿破仑三世,让法国不参与战争,最终确保了德国的统一。

普鲁士能在这场战争中胜出,也因为它有一位伟大的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

他是一个热爱战争的国王,信奉“武士道精神”,认为以武力解决一切。他将大量资金用于军队建设,创造了一个由士兵和官员组成的封闭群体,也就是“普鲁士式的军队”,这一制度后来被其他国家效仿。

但普鲁士的统一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德国。

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繁荣、科技发展等,使得德国成为欧洲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

它也在一次次的战争中不断壮大。可这样一个袍泽的国家,最后竟然被一个与其相距甚远的小国结束了分裂时期,这背后的故事实在是太有趣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战争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它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造成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现在的世界唯一的正确选择就是和平共处,珍爱和平这一人类的宝贵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普鲁士   俾斯麦   德意志   分进合击   奥地利   弱国   法国   德国   小国   强国   军队   意外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